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是本科生中的优秀人才.在推免生中实施本科阶段过渡到硕士阶段的衔接教育符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本文以语言学科为例介绍了本硕衔接教育的目标、实践方案,以及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机会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应届本科生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由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非机会成本和机会成本分析得知,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机会成本较高。这对高校和学生个人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对考研的理性思考,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另一方面,硕士生要有成本意识,珍惜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免费师范生为例就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意向进行调查,其中79.4%的学生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20.6%的学生不想攻读。结合教师的访谈,分析得到影响攻读意向的因素主要有:对政策中"限制只能读本校在职教育硕士"的满意程度;对教育职业的热爱程度;受社会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等。  相似文献   

4.
“四二”衔接本科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是作为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一种尝试。这一重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试验,是在学校的直接领导和研究生处、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我们选择了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作为试验基地,1988年和1989年招收了两个班,共25人,分别称为工硕1班和工硕2班。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现工硕1班的10名同  相似文献   

5.
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政策实施两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较以往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的招生有明显变化。以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为例,结合首都师范大学的招生数据和意向报考或正在非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梳理中小学教师非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德两国职教硕士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德国职教硕士培养具有管好两端、规范中间、本硕一体、重视实践、突出能力的特点,而在我国职教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全日制生源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相应实践经历,难以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设置仍然偏重学科体系,本硕两阶段学习内容不衔接;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实践教学时间短、过程不规范、质量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培养年限过短,以在校学习为主,对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德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职教硕士培养可从优化生源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法教师培养、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探索本硕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三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专科层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主要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型本科注重加强学生"双师型"能力建设。硕士层次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博士层次含专业博士学位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教育,应针对该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学位申请者对本领域的实际贡献,激发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澳门地区私立高校为例,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硕士研究生接受教育的个人总成本、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接受教育的个人现值差额、硕士研究生接受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三个方面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接受教育的个人总成本为15万元左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接受教育的个人现值总差额约为20万元;澳门攻读硕士研究生教育两年的个人内部收益率为19.8%.针对此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除了关注经济价值之外,还应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专业硕士。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专业硕士与普通硕士有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适应性问题,对G大学机械专业大三年级的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开展学习适应性多个维度调查,运用统计软件对学习适应性与专业课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在心理因素、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专升本学生在知识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影响;专升本班中的跨专业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上存在差异,这对跨专业学生学业发展存在影响。基于上述问题,对专升本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跨专业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专升本教学衔接策略,为机械专业专升本学生更好地适应本科阶段学习提供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做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为不同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决定在我国新增"旅游管理"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使我国旅游管理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以及行业的发展现状,当前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本硕衔接以及招生、就业诸环节的指导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考生信箱     
1.内地高校对港澳台招收研究生的招生类别有哪些?有何报考条件?对港澳台招收研究生的招生类别分为公费生、自费生、自费兼读生和国家教委为香港、澳门、台湾人士设立的全日制奖学金生。报考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人士须具有与内地(大陆)学士或硕士学位相当的学历或同等学历。须有2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2.就读内地高校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有什么规定?根据就读专业的不同要求,攻读全日制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本研究以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颇佳;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职业承诺、专业成长动机和职业规划动机对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中的制度设计与课程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要作为未来教育家奠基性系统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培养实践等方面实施全新的设计。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纵向学习时限模式和横向培养过程模式构成。纵向时限模式采取4+2本硕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其招生对象是推荐免试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学习方式是在职攻读。横向培养过程模式的实践表达是: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采取四大模块。教育硕士阶段的课程安排应是专业理论和教育能力的双提高设计。课程体系本硕连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日益形成以及高校的继续扩招,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刚升格的本、专科院校的师资力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因此,国家为提高高校在职教师的学位及专业水平,适时地推行了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住的招生、考试政策。然而,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是我国一种新的硕士培养方式,对招考双方而言,困难重重。本文从分析高校在职教师的特点入手,深刻阐述了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本研究以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动机。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求学动机主要有四种,即职业规划动机、专业成长动机、外因影响动机和竞争需要动机,其中专业成长动机和竞争需要动机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两个主导性求学动机。  相似文献   

17.
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班,首次让考生在志愿中填报。进入该班的学生在大一就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资深博士生导师为新生担任导师。现在,高校招生越来越多地采取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及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不符合教育规律,值得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关注。首先,该模式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分属不同的教学系列,不论从培养目的,还是从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必须经过分类选拔,将适合培养目的的学生选入其中。我不能说所有本硕博…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本硕培养的连贯性,导致整个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厘清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框架、形成培养主体联盟、明确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设计通畅持续的培养环节和建立职教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更有利于职教教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专业培养中的职业引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的职业引导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逐步细致、深入的产物。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本科生就业指导的侧重点应以职业引导为主线贯穿始终。职业引导实现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职业引导,需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过程,实现创新的教育模式,并逐步围绕建立学生的专业认同开展职业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思政新时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本硕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应用至物理学(师范)专业与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双师型育人团队,实现教学管理的一体化整合,以及实现本科生教师教育与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