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人类对人与自然、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认识。说清楚20世纪道德教育的基本状态,才能思考如何更新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根据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提出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根据人类对不同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现状的了解,提出进行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提出主张重新理解集体主义教育;针对人类物质和精神失衡的现状,提出进行生命关怀教育。重视人类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是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后工业社会在某些发达国家已显雏形。后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就是理论知识的中心性。软科学和硬科学一样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新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活。后工业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工业社会将是一个经济多元化的社会,一个知识的社会、服务的社会、公众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其单向度理论。他认为,在看似合理的发达工业社会当中却隐含着不合理性,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性导致了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一方面,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人的异化,人也失去了自我。有鉴于此,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指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社会。这种“单向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政治和“单向度”的思想文化。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单向度”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重视对人的关怀;合理发挥科技的作用;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休闲与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嬗变过程。在古希腊时代,受博雅教育思潮的影响,它体现为教育即休闲。在工业社会,受经济变革和工业发展的影响,它体现为教育为职业工作做准备。在后工业社会,出于对生命本真的考虑,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为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目前教育尚处于为职业工作做准备的阶段,未来社会变化世界中的学校教育,应当确立为休闲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理念,系统地设计学校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追求优质的休闲生活。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领域、社会生活、思想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刻的批判,指出工业社会的发展虽然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富足,却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精神,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工业社会创造的种种貌似的自由条件不但没有让人们摆脱“奴隶”身份,反而变得更不自由。  相似文献   

7.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的理论解读,对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试图用技术发展的"三段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五形态理论"是错误的,对所谓"后工业社会"的阶级矛盾、领导阶级以及所有制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是肤浅的。然而,后工业社会理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认识当代科技革命、经济社会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的有价值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适应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三种社会类型中,职业教育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经历两次脱域化过程。这两次脱域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社会的直观表现。后工业社会治理模式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张康之教授基于对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背景的分析,提出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乃至行动模式是建设合作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及其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同质的单一社会向异质的多样社会、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对成人教育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因应工业发展需要、寻求发展的异质多样性、加强法制建设等多重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在1920年代的发展及影响,成为美国消费社会形成过程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的商品特性,汽车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人们对商品和商品导向行为的态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映射出消费社会在美国的形成。在促成消费社会形成的这一过程中,汽车工业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生产力过度发展和消费不足的问题,进而采取了符合消费主义理念的应对措施。汽车工业部门的这一转变反映了消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消费社会的形成、还是从它的进一步发展来看,汽车工业都是19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关注人的品德素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人本的社会,高科技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人文精神的复兴。“美德素质是人才的首要素质”将成为后工业社会人才观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方式.其内容和形式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社会主要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三个文明阶段.并分别有着与其相适应的语言教学形式。本文从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比较人手,力求阐述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语言教学模式,并就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我国现状来论述转型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教育在一个国家、民族兴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已绎被世界发展史屡屡证明。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备受重视也在情理之中。2008年以来,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新一轮优势竞争已拉开序幕,教育信息化更是成为各国战略选择的瞩目焦点。  相似文献   

15.
也谈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缺乏正确办学理念,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工业社会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科学性、民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而信息社会的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轨中,现代大学理念应注重“四性”的完善,并逐步向“五化”延伸。现代大学理念包括:  相似文献   

16.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际,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影响。而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早已开始探索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许多新的哲学和社会问题。这对于我们认识技术进步的真正目的和动力,避免使其成为凌驾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上的统治工具,对于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以及树立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主体性。这一现象和信息的发达,以及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特点。现代社会的这些特点必将引起客观的教育需求,进而引起教师教育的变革。这是社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必然反映,也是人类生活方式主体化提出的要求,更是信息时代教师工作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1.教育环境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社会也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教育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由职前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工业社会的高等教育是职前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类娱乐行为分为文化娱乐、体育娱乐和休闲娱乐;娱乐产业是服务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主要生长在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结合部,娱乐产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娱乐经济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成果,许多人有闲和有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关系、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娱乐经济的″三大基石″;娱乐经济学的思想源泉是″快乐主义思想″,作为微观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本文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娱乐经济与后工业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拓展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一问题主要产生于引入市场经济以求完成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设想解决方案不能忽视了对市场、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市场社会是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者各司其职的相对静止的和谐状态,通过对市场社会及其内涵要素间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社会理念对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出了三项要求: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依法治国与重塑利益观念,这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