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受结构主义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有关理论的启发,将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视为鲁迅小说整体进行系统考察,得出了民族灵魂不断建构的结论。文章结合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小说作品的实际作了深入细致的论述,认为鲁迅小说民族灵魂的建构是受控于其思想发展水平的,是在鲁迅先生最终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时才得以最终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是鲁迅对"娜拉走后怎样"的回答,鲁迅看来,娜拉出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于是,子君出走后,最后又回到了那个她曾经与之决裂的家中。《伤逝》用一场爱情悲剧解释了为什么娜拉们出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思考新文化运动以后新思想席卷全国的时代氛围中青年们尤其是新青年们的未来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激励青年们要继续战斗。而茅盾和郭沫若则指出了战斗的方向,女性要真正独立,要靠整个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鲁迅人生的改变从"弃医从文"那一天开始,他认为医术只能挽救个人生命,文学则能拯救众人,改变众人的思想、灵魂,进而改变整个社会。鲁迅的敌人就是封建礼教、黑暗现实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鲁迅与它们格格不入。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总是表达着深刻思想:批判丑恶,揭露现实,唤醒民众,呼唤民族觉醒。我们在阅读、理解中学教材中鲁迅各类文体作品时,应该研究性地做到: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残余,新旧交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任  相似文献   

4.
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萧红,创作伊始就回避了令她一生颠沛流离的爱情婚姻题材,而把笔触伸向底层劳动人民和残酷现实的苦难,带着北方农民的粗悍和塞外荒原的泥土气息,向"五四"以来鲁迅倡导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现实主义靠拢,自觉地承担起鲁迅的改造民族灵魂的重担.萧红选择的正是最能反映生活本质和时代需要并渗进了"改造民族灵魂"创作情怀的题材,故乡的情绪记忆、"梦回呼兰河"的家园意识和"改造民族灵魂"的创作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得到完满的交融和统一,使其创作焕发出绚丽光彩,使其思想艺术达至高峰.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中国社会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他们的精神危机,以内向的反省与忏悔对他们的痛苦灵魂进行了深刻追寻。按照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对政治和社会所采取的态度,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抗议、疏离、退隐和裂变四种。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似乎都掉进了一座精神与灵魂痛苦的“炼狱”而无法自我解脱,鲁迅的笔触总是紧紧地地集中在对主人公的痛苦灵魂的深刻追寻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总体的表现趋向是给我们一种追寻意味。通过对主人公“怪异”行为的抓取,描绘出一幅幅痛苦灵魂挣扎图。  相似文献   

6.
《阿Q正传》写于一九二一年,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形象——阿Q.鲁迅通过对阿Q的悲剧描写,一直探寻到我们民族和人民的灵魂的最深处,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批判,无情地鞭挞了阻碍我们民族和人民前进的思想,显示了我们民族的生路和死路.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成就卓著。他以一个思想家、文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初衷,描述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民的真实面貌,体现了对国家民族深深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救国的伟大情怀。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中揭出的"病苦"做出分析,从中领略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深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大都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鲁迅小说中塑造了等级制度下的被"吃"者、"缩小的成人"与健全的理想型等少年儿童形象。这些少年儿童的命运或是死亡,或是前途未卜,而"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透过这些少年儿童形象,可以看出鲁迅对民族命运和国民性改造的深切担忧,在《狂人日记》中他发出了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经历提供给鲁迅宝贵的乡村经验,也滋养了弥漫于鲁迅乡土小说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和悲郁忧思的情感.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了他从事乡土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使小说艺术与中国的社会改造和民族灵魂改造的事业结合起来,他对于乡土的理性认识和批判蕴涵着现代知识分子最执着最深沉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萧红小说的分析 ,并在与鲁迅创作的师承关系及同期作品的比较中 ,表述这么一个观点 :虽然萧红对生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但她以极其个性化的创作深入人心 ,提醒人们只有改造民族灵魂 ,民族才有出路。因此 ,其思想价值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这篇小说,作者鲁迅先生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教育下灵魂被扭曲的读书人形象,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本文通过详细阐述了孔乙己的语言,进而对孔乙己扭曲的灵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汉生 《文教资料》2008,2(9):126-128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除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带有讽刺性的杂文外,其它各篇,或是小说,或是散文、散文诗,其"主题"决非仅仅是批判,更多的是表达鲁迅先生对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13.
《在流放地》寄托了卡夫卡对犹太民族命运的思考,鲁迅通过《铸剑》表达了他立人立国的决心。通过文本细读展开比较研究,探讨两篇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流放地"、"剑"意象之间的相似及相异之处:鲁迅、卡夫卡这两位20世纪初中西文学巨匠有着共同的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与承担,同时二者有着相异的、各具民族气质的表达方式。两位大师都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情怀融入了创作,以伟大的作品推动了人类文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文拟将从小说《祝福》反封建桎梏反礼教吃人的主题出发,深刻剖析新旧交替时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困境——古老民族精神信仰体系的崩塌,并将通过小说中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文中的"我"等典型人物的分析,挖掘鲁迅先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缺失的焦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论文拟将从小说《祝福》反封建桎梏反礼教吃人的主题出发,深刻剖析新旧交替时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困境——古老民族精神信仰体系的崩塌,并将通过小说中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文中的"我"等典型人物的分析,挖掘鲁迅先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缺失的焦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从"摩罗诗力"出发,鲁迅的小说拒绝史传体例,并通过把历史空间化,展开像阿Q这样"无名"之人的历史;它穿过人的外在言动及其矛盾,切入到人的内面,在灵魂的"告白"与"申诉"中,树立起人性的层深结构.中国与世界,历史与人,构成鲁迅小说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我"才是真正的主人公.鲁迅让少年的"我"作为亲历者,让成年的"我"作为叙述者、评判者,三者合而为一,共同担负传达小说主旨的任务.鲁迅通过"我"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微妙的情感和批判的态度,暗示了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解构与重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鲁迅因格式的特别和表现的深切而影响着整个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在刘震云眼中,鲁迅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民族反思精神,但也存有缺乏文学特质的遗憾.所以刘震云在学习与贴近鲁迅小说传统的基础上,还分别在小说表达色调、叙事视角和立场、艺术形式以及历史创作观等方面进行发展与拓新.刘震云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追求小说在思想上与文学上的统一性.尤其在创作后期,刘震云走上了发展创新甚至颠覆鲁迅传统之路.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20.
1 在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丰富的文学主题中,改造农民灵魂的主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引人注目的主题。表达这一主题的艺术实践,是本世纪初年风靡中国思想界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这是先觉的志士仁人为重建民族文化心理、重塑民族文化人格的一次伟大而又艰难的跋涉。正是这一主题,划开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近代、尤其是古代的乡土文学的层次。现代乡土小说这种理性批判精神,使其远远超出了古典文学或“唯农最苦”或“田园怡乐”一类表层的暴露、歌吟层次,在对农民灵魂的拷问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层而。在高张“科学”“民主”大旗的“五四”启蒙运动中,以鲁迅为旗手的“五四”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