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的总体性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美学—教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等关于广义教育的思想,为构建理想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的理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体偶然性的共在是构建理想的教育的前提,坚持从历史本体论出发就要从历史主义出发,以培养人性能力为出发点,从生存—情感视角对理想的教育进行可能的构建.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既要满足人何以为生的“工具本体”需要,更要满足人为何生的“情本体”需要.  相似文献   

2.
单纯把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说成是“联系”或“脱离”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总的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从本然统一到彼此分离再走向重新统一的螺旋前进式发展过程。在教育研究发展到学科分化阶段之后,无论是联系还是统一,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都会存在距离。以教育学科发展的视角,可以使我们对这一发展过程进行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对这一问题理论层面的研究重在探寻学校少数民族“非遗”教育的理论基础、法律和政策、价值与作用;在实践层面主要围绕学校“非遗”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专业与课程、教育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师资队伍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呈现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以及地域性、交叉性特征,但优秀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推广,实践研究缺乏一定的持续性.以多学科交融的视角构建“非遗”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升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有效指导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4.
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的“教育是什么”的思考与探索,教育理想的追求与教育现实的反思,教育理论的哲理与教育实践的应然意蕴,教育的理论品性与实践品性,这一切——信念的力量,反思的精神,批判的勇气,建设的立场,始终支撑着我寻找教育的“诗性精神”。也许是年轻不成熟的表征,不知何时生成了一种难舍的“批判”情结;也许是理论特有的魅力,召唤着我在痛苦与彷徨中毅然投入这个充满冒险的事业。思考给人的快乐,思想给人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知识实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在实在化过程中应具备“心”与“力”两方面的素质.“心”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信心.“力”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处理和转化教育知识的能力、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一些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实践逻辑”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与实践间的隔阂、脱离是双向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教育理论与实践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进行真诚的合作、对话,而非相互埋怨、疏离,并应展开基于问题情境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 不应等同于“教育实习”,应指与师范生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活动相对应的、旨在促进师范生向专业化教师发展的一切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活动。以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理念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心理学的反省认知理论、动作技能形成理论为依据构建的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入学教育的师范性;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并规范化、序列化;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教育理论学习整合起来;变“实习生” 为“助教”,并重视多种情境下的教育实习;建立广泛的教育实践基地,调动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反思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阻隔是一个老问题,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造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认识引起的阻隔;由教育理论叙述方式、思维方式引起的阻隔;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处场域引起的阻隔。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元问题在今天应从新的视角进行新的思考。在当代中国时空境遇中,在深度介入原生态教育实践过程中,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过程思维审视这一“老问题”时,会发现它不再是一个抽象命题,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以“理论者·实践者”关系为中介的具体的“人·事”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追求超越和探寻存在理想的教育哲学是一种“谈”。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渐放逐了这种“谈”,“谈”变得容易并且容易遭轻视、忽视。其产生的教育后果是教育哲学理论的缺陷与失却,教育实践的缩减以及理智水平的下降与思想的惰怠。重新审视这种“谈”,“谈”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历经10年研究和实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框架;通过个别化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心理辅导课.实践共识是:必须转变视角看儿童;树立整体的研究思想方法;从婴幼期即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联的基点在于真实的教育问题,这是重构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新视角。教育理论源自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育问题意识的弱化是我国教育理论贫困的深层原因,教育理论的贫困加深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重构需要教育研究共同体进入教育场景发现和思考本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展现1996年~2012年间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传播和吸收的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国外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方面显出多样性,其方法论大多可用“外化”理论解释,方法上呈现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结合的走势.这种结合为揭示与解释教育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吸收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历史案例,并促成国际视野的建构.其研究案例有助于重新评价杜威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外化”理论以及历史与比较研究结合的取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性的视角下开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把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时、传统与现代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分析.在“历时性”维度上,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在“共时性”维度上,彰显一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它涉及中西关系、场外理论借鉴等问题,旨在解释与澄清社会实践领域诸多理论疑惑.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育实习的理论思考,可以为教育实习革新乃至整个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在英国取得最好评价等级的剑桥大学教育实习项目,在其理论基础构建过程中,借鉴并应用了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英国教育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以及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的“知识形式论”及“新理性主义”观.这些理论究其根本,都强调了“统合”的理念,这集中表现在对教育实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认识的模糊、理论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甚至还会导致教育自我的理想丧失和功能错位。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不应简单回归生活,而应当追逐理想、引领生活并最终超越生活。这种超越是引领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审视、批判与反思基础上去辨识并趋向真、善、美,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尝试将文化视角引入教育公平的研究,介绍了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威利斯的"亚文化理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教育公平研究与实践的启示.文化视角的引入为我们审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并为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的“言说者”与教育的“行动者”两个群体。根据两者的活动类型,前者从事着教育的“理论实践”,后者孕育着教育的“实践理论”。教育“言说者”之理论的“无用”使得其对教育实践具有“大用”之功效;教育“行动者”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滋养了教育“言说者”的思想和智慧。教育的“言说者”应该在对“教育学家”的追求中,与以“教育家”为最高人格追求的教育“行动者”在相互进入中走向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