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隐喻,不仅因其修辞功能,更是因其认知功能。读者识别、理解隐喻的能力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隐喻能力不仅是简单识别、理解隐喻的能力,还包括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隐喻能力是读者全面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内涵的“金钥匙”。文章从隐喻修辞和隐喻认知两个方面分析文学作品与隐喻的不可分割性,指出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雨 《林区教学》2011,(1):61-63
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莱考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后得出结论:虽然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即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两种隐喻理论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5.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样重要,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对隐喻的学习仅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是不完整的,除了词汇隐喻理论,还要从语法隐喻理论出发,才能真正认识隐喻现象的本质。英语教材中的隐喻式表达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看待,词汇隐喻有利于隐喻修辞格的学习以及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语法隐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潜势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阐释隐喻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典故等的关系,可以加深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认知隐喻作为认知活动,从思维的角度强调了两类不同事体之间的映射,而修辞隐喻则是修辞格中的暗喻。二者都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基础上,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功能不同。修辞隐喻的应用范围更具有文学倾向性,而认知隐喻的产生则填补了词语的空缺,扩大了人类认知的范围。对两类隐喻进行分析和比较,能丰富人们对隐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创造和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掌握隐喻工作的认知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雏能力和隐喻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正确理解运用隐喻性语言,掌握隐喻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隐喻的能力,在于它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顺应认知隐喻理论发展的趋势,本文将研究的核心放在"隐喻为什么能在词汇教学中有所为?"分析并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旨在达到拓展学生词汇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归纳唐诗中水意象的概念隐喻,并对各类概念隐喻做了详细的认知分析。研究发现,唐诗中共有六类水意象的概念隐喻:"情感是水""人是水""心境是水""时间是水""困难是水"和"力量是水"。用当代认知隐喻理论解读唐朝诗歌,论证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对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隐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达到如母语般流利所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在英语演讲中,隐喻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体现,隐喻本身也具备很强的劝谏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与听众取得同一,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然而如何在英语演讲稿中使用隐喻的相关研究目前尚少,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为理论框架,在分析隐喻的劝谏功能的基础上,以演讲稿的撰写为目标,探讨培养隐喻思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从而指出建立两者关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隐喻能力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更高的要求,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益补充。文章采纳现代隐喻认知理论观点,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隐喻与文化及隐喻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指出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二语教学要注意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领悟能力。隐喻能力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是十分重要的,以达到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114名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及其2篇二语作文词汇使用丰富性的调查研究来看,可以得出以下3个结论:1、他们的莫、汉隐喻能力总体偏低;2、二语作文词汇变化性和复杂性总体上都不理想;3、英语隐喻能力与其两篇二语作文词汇变化性和复杂性都呈正相关,但其汉语隐喻能力仅与两篇二语作文词汇变化性呈正相关。积累常规隐喻词汇表达、引入解释隐喻的理论以及将拓展隐喻能力与读、译、写结合是改善二语词汇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隐喻研究从最初的修辞学、语言学,拓展到如今认知科学领域,被认为是人们认知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作为同样是认知活动的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隐喻理论研究也为这一认知活动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众多学者和教师探寻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隐喻的认知理论为依据,从词汇扩充、语篇理解以及文化的渗透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寻找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新的方式方法,以解决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隐喻被引入认知领域后,认知心理学对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喻的认知属性作了分析:隐喻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思维形式,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隐喻的三种理论阐述了隐喻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作用于感知觉、思维、想象,影响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孙毅  王薇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4):133-137
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这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到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有必要在搜集和归纳大量表示颜色概念的隐喻表述的基础上,验证隐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与个性,探索颜色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特点,进而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及深层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意义结构的普遍模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从意象和隐喻两个视角分析唐朝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对该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人们常常通过隐喻来讨论、思考和认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理论和实际都表明获得、理解和产出隐喻的能力对外语学习非常重要。在简述隐喻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隐喻意识在语言学习,尤其是深层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此外,还指出了发展隐喻能力(metaphoric competence)的重要性,以及隐喻意识在词汇习得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