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体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任务,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和创新意识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能力和培养的运用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把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与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作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北京市教委近年来在高校推行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观念的进步,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如今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大部分都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思想以及较为系统的知识架构,但在创新层面的知识与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在此阶段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完成大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与创新的过程探索,通过课程培养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维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是进行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其宗旨为在传授理论知识之余进行专业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全方位发展的高品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创业梦想。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一片广阔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热土,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将创业能力融入商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现代文秘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将创业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为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也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需的重要能力。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分析了开展创新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嵌入VPTP培养模式的实施被认同为是一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和内涵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结构、VPTP的重要性和如何实施嵌入VPTP模式进行论述,对近年来经贸专业实践嵌入VPTP模式成效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实施该模式提出建议,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作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创业创新作为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形式,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毕业生能否进行创业以及创业的成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认知,注重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夯实基础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提升综合能力等。这些都是培养创业人才,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双创也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然发展。因此,相对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大学生无论是从其专业知识,还是道德素养来说,都是当前社会的创新创业大军的主力。因此,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必须结合课程改革等的变化,加快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人是创新活动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新的驱动力归根结底也就是人才的驱动,所以本文就是简单的探讨一下,论普通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及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意义,并就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大胆地走向社会,自主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捕捉机会的眼光和组织资源的能力,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最高形式。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采用更新创业教育观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构建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丰富校园创业文化生活,创新创业教育环境;院企联合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以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社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同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对进一步深造当前大学生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些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社会的益处,那么就要求现在的政府以及高校更好地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并且在当前项目管理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只有将最有效的方法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才可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所以本文就是简单地探讨一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能力是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要求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在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中,要做各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努力,积极探索创业创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为首要任务。树立创业即就业意识,创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一支专业教师、客座教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为师资的教学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培养阶段必备的一个过程,目前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毕业以后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和环节.高校在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校专业社团是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利用专业社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众多高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教研改革的思路,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能力的开始,是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科研创新创业实践与教师指导的结合。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发散的思维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科研能力结合,对培养创新精神与提高实践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我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对有科研创新的同学给予鼓励,大学生也积极申报国家、省、校级创新项目,取得了较多成果,有论文发表、有专利申报成功、有获奖证书、也有新产品开发模型。开展几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思考与探讨的方面。本文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管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大创项目课题对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能力培养的深远意义,并从指导教师指导态度、科研课题结题等几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该从转变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国家社会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受大学生的影响。高等院校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高创新创业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我国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很多不足。要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各高等院校都以各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何确定创新创业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创新创业和专业特色的关联度,高端创新如何带动高端创业,本文通过“中国眼谷”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行业特色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技术高端、创新创业理念高端和创新创业平台高端的高端创业模式.创新创业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如何评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结果,通过辽宁何氏医学院SUSIC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体系模型的研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固化、可量化、可评估、可操作,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可参考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数量剧增、社会资源减少、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去向中的新选择。在此背景下,一批批创业类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培养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新课题。创业沙龙、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和创业培养,应该是学生社团负责人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