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和实习调查,提出目前旅游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成立董事会、校办企业、共建实体四种形式,各高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但总的来说产学研结合办学是旅游高职高专办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深化毕业实践教学改革 探索"宜化模式"新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两个阶段。武汉化工学院重视探索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了“宜化模式”,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办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和实习调查,提出目前旅游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成立董事会、校办企业、共建实体四种形式,各高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但总的来说产学研结合办学是旅游高职高专办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一是"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3+1”、“顶岗锻炼”、“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二是“科研服务社会发展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校企联盟”、“校政合作”、“基层培训”等模式。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措施有:切实提高认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多个政产学研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5.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笔者介绍了高职教育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的几种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模式;“订单教育”培养模式;董事会合作模式;成立研发、培训中心合作模式;围绕优势专业发展校办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上海高校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1、合作教育模式。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海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从8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广泛汲取国外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基本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多元化合作教育模式。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三明治”模式:即工学交替、穿插循环地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实践训练。学生入学后,前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四年则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并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他们的毕业实习和…  相似文献   

7.
谈高职院校如何建立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明 《成人教育》2011,31(2):71-72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不能关门办学,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必须有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但是,现实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是高职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文章站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角度,结合近年来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了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双赢、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在探讨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如建立实习基地、实施精实课程、顶岗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摸索出适合地方高校且符合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方茂扬 《职教论坛》2005,(2X):36-38
“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在学校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已有一定构架.但在微观课程改革和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产学研”结合存在滞后问题。本文试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引入到微观的课程教学上.首先分析笔者多年所教课程《金融学》的特点,再次论证《金融学》引入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设想。  相似文献   

10.
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应注重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STEM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关注的教育领域。本文结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最近六年2015年1月~2021年1月收录的以“学前STEM教育”为关键词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5.7软件,采用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解我国学前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学前STEM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国外学前STEM教育的学习与借鉴”、“我国学前STEM教育的价值”、“STEM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与实践”和“我国学前STEM教育的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发挥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增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加强实证研究、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实现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有效结合;扩大学前STEM教育研究内容覆盖的范围,深化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是,学术研究和政策治理实践中的误解误用,导致学前教育实践无所适从,甚至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学前教育小学化"与国外使用的schoolification进行比较发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命名缺少逻辑检验,概念内涵模糊不清。厘清小学化概念,需要"悬置"相关价值判断,明确概念的事实描述。"小学化"的价值判断涉及学前教育功能,但是目前学前教育功能的争论不断,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功能定位摇摆不定。从"儿童发展中心"观点看,将儿童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有利于密切儿童与其他教育因素的联系,引导学前教育尊重儿童成长规律,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发展。结合早期教育的国际趋势以及国内外学前教育功能定位的差异来看,小学"零起点教学"是一个充满歧义的议题,引发了幼小衔接面临家长质疑和幼儿园困惑的双重挑战,亟需树立"儿童发展中心"立场才能成功应对。  相似文献   

14.
世界幼儿教育"一体化"趋势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教机构从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幼小一体化”两个方面重视与小学的衔接;二是幼教机构从提高服务意识和构建“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两个方面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幼师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幼师体育教学迅速适应学前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探索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符合学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幼师体育教育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各地幼托机构数量的迅速递增,造成幼儿园从教人员的短缺,特别是能承担农村保教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为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顺利承担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应从强化学生职前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编写校本教材、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全面的改革应对。  相似文献   

17.
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起来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题,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讨论了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控制讲授课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实行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加强素质拓展教育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广泛开展;依托省级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以师范院校为基地、以先学后做、集中实习的模式来培养幼儿园教师,这种培养模式存在着难以服务一线幼儿园,难以形成和提升幼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而构建基于园校互动平台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即建立“人才共育”的园校互动平台、进行“工学结合”的园校深层合作,则更能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19.
前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先进的学前教育办学理念,没有明确的本科、专科的办学方向,对实习环节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等问题。因此,办好学前教育专业要有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育的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幼教师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以“合作·变革·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技职)教育”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品牌建设,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等问题,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当前高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辨析,旨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实践方面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