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金融市场稳定是影响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现金持有量和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分别度量企业流动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实证研究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升高时,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且现金持有价值更高,验证了现金持有的“权衡理论”。在区分产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差异后,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量和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更显著。因此,公司应提高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政府应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以降低由于经济政策波动而产生的对于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企业债务成本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联性.一方面,企业债务成本上升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股价崩盘风险增加,债权人要求获得更高的风险报酬,从而提高借贷成本,提高企业债务成本.运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债务成本的上升会显著增加股价崩盘风险,但该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股价崩盘风险的上升会迅速使企业债务成本增加,但成本的上升只是暂时的,随后将会逐渐下降.因此,为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应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大对高风险行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重要信息中介,然而分析师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限制卖空条件下分析师存在选择性评级行为,其后果是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为此,本文从中国试点融资融券政策出发,构建基于放松卖空管制、分析师评级与股价崩盘风险分析框架,揭示分析师倾向乐观评级的制度诱因与后果,并检验中国放松卖空管制的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A股上市分析师乐观评级并未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反而加剧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2)融资融券业务有助于缓解分析师乐观评级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3)异质性检验显示,分析师乐观评级对于国有企业和控股股东未质押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明显;(4)机制检验显示,分析师乐观评级会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买入积极性以及上市公司溢价并购行为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根据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完善卖空制度,强化分析师完整性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投资持股和上市后退出为研究切入点,探讨IPO当年风险投资机构持股以及创业企业上市后风险资本减持究竟是会缓和还是加剧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风险投资持股及减持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IPO当年,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企业上市后,风险投资机构股份减持比例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这一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在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方面更符合“逐名”动机。进一步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有助于缓解IPO当年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利影响,但是对风险投资退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无明显缓解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直接验证了证监会2017减持新规出台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警示上市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制定合理减持计划,也为监管部门完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21,(2):66-73
本文运用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关系型交易视角研究资本市场中企业风险承担现象。研究发现:关系型交易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在产品势力高的上市公司中,关系型交易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向关系更显著;而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水平、法律环境水平的提高显著抑制关系型交易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更进一步发现关系型交易通过企业商业信用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本研究为转型国家关系型交易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提供了增量贡献,同时有助于理解关系型交易的正式制度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效用是风险成本可被转化为预期效用收益。风险投资的不同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是风险企业的风险成本转化为预期效用收益的途径,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转化绩效的评价指标是风险代理效率,风险代理效率模型可反映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转化为预期效用收益的绩效水平。绩效改善途径是促进不同风险成本的演化、降低风险代理成本、建立资本市场以及委托人和代理人市场。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其风险承担能力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以2007年至2018年沪深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资本缓冲和风险承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2.资本缓冲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影响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3.董事会中专业委员会的治理发挥了对资本缓冲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8.
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ICT投资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企业ICT投资水平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为“正U”型非线性关系,ICT投资水平存在拐点,在拐点两侧,企业ICT投资分别降低和推高其风险承担水平。第二,企业ICT投资通过提高信息对称性、强化公司治理,减少现金持有,从而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从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系统中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风险企业家的行为可能偏离风险资本家的目标 ,使风险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失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委托代理风险。因此需要设计有效的控制制度降低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风险 ,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损害风险资本家的利益 ;本文还探讨了我国对于降低风险投资中委托一代理风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分析他们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预期收益和为此承担的风险。认为,企业年金效用在于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预期可以规避长寿风险,但为此员工还要承担短寿风险、委托代理风险以及规制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运用SVAR模型,选取2008-2019年期间以股价和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我国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且对资产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冲击作用;此外,以股价和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利率市场化、资产价格两方面提出建议:增强商业银行定价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资本市场监控,建立有效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近几年出现的公司丑闻都与盈余管理有关,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遵循"股权结构-盈余管理行为-股票价值"的研究思路,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入手,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定价能力。实证结果显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股价正相关,能被市场正确识别并定价;股权适度集中会增加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股价信息含量;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股价信息含量有显著负影响;终极控股股东性质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二元VAR-BEKK-MVGARCH模型,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RMB/USD)与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盘价为样本,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A-股市场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RMB/USD)与中国A股市场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一阶价格溢出效应表现不明显,但存在显著的双向高阶波动溢出效应,且汇率市场对股票市场表现出更为强烈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5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公司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并非具有一致的影响,其中公司创新精神和积极主动精神是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而冒险精神则是负向影响企业绩效。并且,企业营销能力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具有正向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School connectednes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dolescent outcomes, including reducing risk-taking behavior.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literature on school-based programs targeting increased connectedness for reductions in risk taking. Fourteen articles describing seven different school-based programs were reviewed. Programs drew on a range of theories to increase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evaluations conducted for the majority of programs demonstrated positive changes in school connectedness, risk behavior,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any of the reviewed programs involved widespread school system change, however, which is frequently a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task.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extent of intervention complexity required to result in change. This review also showed a lack of consistency in the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 of connectedness as well as few mediation analyses testing assumptions of impact on risk-taking behavior through increases in school connectedness. Additionally, this review revealed very limited evalu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multicomponent programs that are most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reducing adolescent risk taking.  相似文献   

16.
该文考虑含有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衍生产品的定价,以公司价值信用风险模型为基础,在标的资产价格和公司价值均服从跳-扩散过程的情况下,运用结构化的方法对脆弱期权定价进行建模,建立了双跳-扩散过程下的脆弱期权定价模型,在公司负债为随机的情况下推导出了脆弱期权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frequent juxtaposition of the terms "risk taking" and "change" in literature on school reform,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risk-taking behavior. 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field of a psychology of risk-taking behavior has identified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risk: (a) loss, (b) significance of loss, and (c) uncertainty (Yates &; Stone, 1992). In this case study, teacher risk taking was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school-within-a-school (SWS) program, targeting sophomores at high risk for dropping out of schoo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psychology of risk-taking behavior provides a useful lens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risk taking in the context of this SWS innovation.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risk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explain teacher risk taking. Constructs of emotion and gain, which appeared to be embedded in loss and significance of loss, need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nd study. In addition, social interactions,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group or organizational values also appeared to influence collective risk-taking behavior. It is possible that a sociology of risk-taking behavior is an emerging construct that needs great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GARCH族模型,以中国A股市场较有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中存在的条件异方差性和正负冲击对股价波动影响的不对称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2005年4月8日至2009年5月22日)内,我国股价波动存在明显的条件异方差性,但是并未发现正负冲击对股价波动影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以08年以后工行转债数据为样本,研究股价波动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影响.研究发现,转股期间,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数量有正向影响,但是,在股票价格波动单一趋势下,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数量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