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前国内对“档案砖”的揭裱已有一些研究 ,但都不适于内蒙古地区“档案砖”的揭裱。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档案砖”的成因 ,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纸张、不同字迹的“档案砖” ,经过试验、比较、研究 ,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 ,适合内蒙古地区乃至北方地区“档案砖”揭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海 《兰台世界》2001,(4):35-35
在破损档案的修复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对“档案砖”的修复。由于此类档案均为“折子档”,且多是因为遇水受潮后未及时处理,而又长期摞压在一起自行风干,从而使纸张之间相互粘连,纸质严重受损,变得腐烂糟朽,以致无法开发利用,亦使得大量信息不见天日。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一期《新闻战线》上法乃光画的一幅漫画很不错,它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坐在井底,身旁摊着书,正起劲地抄着井壁砖上“东风浩荡,凯歌阵阵”,“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总之,决心……”等旧话写稿人的形象。粉碎“四人帮”以后,报刊的文风大有改进。但是,象这幅漫画所揭示的“坐井观句——照抄旧话作新闻”的现象,确实还不少。读者时  相似文献   

4.
<正>修裱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抢救破损档案,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档案、提供利用的目的.目前破损档案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霉腐变质的档案;二是破损严重纸张已经发黄成碎片状的档案;三是受潮后已形成“砖” 块形状的档案.怎样才能修复好这些破损的档案呢?这需要修复者正确掌握传统修裱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档案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数量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有“双城堡”、“黑图档”、“三姓副都统衙门”、“盛京内务府”等全宗档案。这些档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流传下来是不容易的。因年代久远和过去保管不善,约有半数案卷破损严重,或受潮后酥脆,或粘结成砖,或缺头少尾不相衔接。为妥善保存这部分档案以便更好地利用,尽快修复这批历史档案,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传统修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裱”这个概念是60年代中期在档案界启用的。“修裱”,简言之即“修补”、“托裱”之意,其目的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补、托裱,恢复其原有面貌、增加强度、延长寿命。修裱不仅是破损档案修复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修复图书、字画技术的核心内容。图书界对图书修复技术惯用的概念为“装修”,其技术关键在于对书叶的保护,修补、托裱乃是保护书叶的核心。文物界对字画修复技术惯用的概念是“装裱”、“装潢”、“裱背”、“装背”等,其技术关键在于对画心的保护,修补和托裱乃是保护画心的核心。因此,修裱技术对于修复破损的档案、图书、字画来说是彼此相通的。 我国修裱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南朝宋武帝刘裕时期,有一个名叫虞和的人,对于修裱技术有过论述,后来宋文帝刘义隆的亲信、历史学家范晔也善于修裱,这两条材料就足以说明修裱技术在1500年前就已经有了,虽然留下的著述极少,但经过1000多年的心授、言传、身教,这项技术在我国被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档案、图书、博物部门保护与抢救档案、图书、字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蒙古文"档案砖"解粘难题,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结合造纸和现代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研究出了一套用纸加固层析的方法给"档案砖"解粘揭粘的技术和设备,从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上,成功解决了"档案砖"解粘揭粘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乃至图书、文物等纸张文献的抢救与修复提供了一套安全有效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会用一些石块作为重物压平修复好的书叶和古籍,我们称其为"压书石"。但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每天使用的工具"压书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压书石沉重的份量会对修复人员的操作安全产生潜在威胁,而造成这种威胁的原因是压书石的设计不合理。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在文中设计了几个压书石的图样,其设计原则只有一个:避免修复人员的手与压书石的底平面接触,防止压伤,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9.
砖文是古代书写的一种形式,其运用的模印、刻划等不同技术,使书法风貌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目前所知最早的砖文始于战国晚期,西汉中期随着砖的普及应用,砖文作为一种以砖为载体的民间书写形式与经典书法并行发展,部分砖文率性洒脱的书体,使我们得以一窥汉唐间真实而鲜活的民间书风。国家博物馆藏砖文类型齐全、来源分布广阔、时代延续不辍,本文择代表性藏品进行梳理,从书法风格、书写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揭示砖文背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书库中发现几块书砖.由于霉变和破损,无法辩别其书名.但从纸张、版式、字体等诸多方面观察,其书应该是明代刻本.  相似文献   

11.
“读未见书”黄丕烈在书跋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性喜读未见书”,喜从“未见书”中“赏奇析疑”。他还以“读未见书”名其斋,治其印。可见他对“未见书”的喜爱和重视。所谓“未见书”,自然是黄丕烈不曾见过的书,荛翁见多识广,他没见过的书,当属少见  相似文献   

12.
在教授变“叫兽”,专家变“砖家”的年代,毛泽东对鲁迅的著名评价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举办15届,每年的获奖图书都会选送至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至今已评选出321种“中国最美的书”,其中19种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作者以“中国最美的书”的始创者和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的书”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最美的书”如何走入中国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14.
《书天堂》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书人的书”,还是一本“关于书地的书”。精致的包装、悦人的享受,钟芳玲的《书天堂》更像是一部爱书人为书行走天涯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5.
陆高峰 《声屏世界》2007,(12):66-66
“奥运‘金银砖’纪念卡震撼发行”、“萨马兰奇:用时间来纪念2008百年奥运第一套‘翡翠金钻表’诞生”、“全国货源告急……奥运‘金银砖’纪念卡一卡难求”、“首套奥运金银‘鸟巢’亮相”……近日,一批打着奥运旗号的金银制品广告、新闻和以新闻形式做的广告,在报纸上频繁亮相,让人感觉到2008年的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与在其他国家相比,似乎是异乎寻常地“贵重”和“璀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三农”书发行不畅是出版社和新华书店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三农”书的发行基本上是通过新华书店这个主渠道,而基层新华书店目前只设置到县一级,这给分散于广大乡镇农村的农民购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多农民经常反映市场上买不到实用的“三农”书,反映在出版社则是有不少的积压书;而同样是这些“三农”书,通过作者下乡作技术服务去销售,往往相当畅销。因此,以现行的图书发行机制发行,并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农民对“三农”书的需求。作为“三农”书发行“正规军”的新华书店,普遍存在着对“三农”书市场的变化不适应,对“三农”书市场和…  相似文献   

17.
《新唐书》说,唐朝时翰林院有个规定:日光照到甬道之第五块砖时上班。当时有个叫李程的翰林学士性懒.日影过八块砖才到。时称“八砖学士”.谓其经常迟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时代,纸媒出版物日渐式微,与之并立共生的书籍设计艺术,为了生存与发展,正通过自我探索,试图找到合适的生存途径.“书筑”“书戏”“书雕”等富有探索性的“书艺”创作观念与设计方法应时而生.“书筑”重在强化三维时空关系,使书籍真正成为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并存的体验“场所”(Locus);“书戏”强调设计创意点的趣味性,通过“玩赏”“嬉戏”等设计形式,吸引观众参与互动;实用功能性“书雕”则运用“拟态”“仿生”“曲变”等雕塑创作手法,使书籍外观造型雕塑化,用以增加“书艺”的艺术感染力.一言以蔽之,以上所述内容不啻是“书艺”生存有效的自我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奖项     
《全国新书目》2010,(7):7-7
《诗经》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刊讯(记者 杨莉)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曾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榜上有名。“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相似文献   

20.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