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提起新记《大公报》,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它充满自由主义精神的犀利言论和“四不主义”的办报主旨,甚少论及被《大公报》同仁视为报业第一要务的新闻报道。《大公报》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高效率的报道流程,同样体现了报纸独立的舆论立场、高尚的报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昭示了它作为一份现代专业化报纸的成熟。解放  相似文献   

2.
覃林 《新闻三昧》2007,(9):55-56
张季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舆论界无人不知的一位骄子。他主持《大公报》笔政15年,成就辉煌,社评影响巨大,开创了大公报时代。《大公报》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新闻行业的一面旗帜,国内举足轻重的舆论重镇。  相似文献   

3.
从张季鸾先生看中国近代的“文人办报”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在续刊之日,就提出“不党”、“不盲”、“不卖”、“不私”的办报方针。在“四不主义”理念下运行的《大公报》纵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事,将民办报纸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成为“社会公器”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把中国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推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被国际社会视为东方最优秀的报纸之一。后来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人的声明》中说:“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4.
仝力 《传媒》2002,(7):47
《大公报》是民国时期的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宗旨,秉持民间立场,并期望以自己的舆论来影响中国社会的进程。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汇集了表现昔日《大公报》的风貌的大量照片,同时较多地选载了  相似文献   

5.
《大公报》(桂林版)是一份高度重视抗战救国,以“国家利益”为宣传中心的民营报纸.通过详细分析《大公报》(桂林版)言论在抗战中的舆论影响,重新评价《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并指出该报舆论监督本地化和即时化的特点,为当前舆论监督的异地化、延时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颂甲 《传媒》2002,(5):40-41
现在人们可能只知道我国香港有一张《大公报》,而不知道当年《大公报》是从天津起家,“文革”前的北京《大公报》曾是中央一级全国性的经济报纸。现在人们大都知道我国有一张权威性的经济报纸《经济日报》,而不知道这张报纸和当年的《大公报》有着某些历史渊源。那么,《大公报》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报  相似文献   

7.
四不方针的提出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大公报》是唯一历经百年仍在出版的中文报纸,《大公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中国独立报刊的杰出代表,1941年,《大公报》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朝日新闻》等报纸一样,获得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奖章,后来联合国又推选《大公  相似文献   

8.
张广宁 《新闻世界》2011,(12):140-141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述开口发表观点。张季鸾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这一观点似乎与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领域不谋而合。张先生重视舆论,《大公报》以他的言论而著称。本文试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的基础上对(《大公报》如何建构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颜春龙  马奕辰 《新闻知识》2023,(2):68-74+95
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就以抗日爱国为宗旨对战事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在抗战初期具有政治、军事双重意义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受到《大公报》的重视。《大公报》始终抓住关键的时间点报道战事进程并加以评论,既很好地展现了战争经过,塑造了守军的英雄形象,又巧妙地化解了“撤退”这一军事决定的影响,在引导国内舆论的同时,吸引国外媒体的讨论,呈现出参与性、共识性、建构性的媒体动员特色,塑造出坚忍不拔的中国军民形象。分析《大公报》对这场战争的报道,可以总结出媒体应如何对战地新闻进行议程设置并引导舆论,为当下主流媒体的话语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两家影响较 大的《大公报》,即诞生于1902年的天津《大公 报》和诞生于1915年的长沙《大公报》。可是, 人们一般只知道天津《大公报》,而不知长沙 《大公报》。其实,诞生在社会剧烈动荡中的长沙 《大公报》,一诞生便表现出了锐不可当的气势。 无论从内容、办报宗旨、版面安排上都超出了处 于低潮期的同时期的天津《大公报》。它的创刊 就体现了一种勇气--报人为民请命、言论报 国、誓死以赴的勇气!11915年9月,正是袁世 凯复辟帝制紧锣密鼓时,它一创刊便高举反对帝 制的大旗,以"毋忘国耻"、"爱国救民"为宗 旨,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无畏气概, 与"帝制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受到读者热烈 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时期,英敛之1902年于天津创办的《大公报》已逐步成长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在表达当时国人对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日俄战争的态度方面,以爱国、敢言著称的《大公报》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论说,表达其联俄、联日皆不可取,惟立宪而后可以救中国的基本立场。本文通过对1904-1905年间《大公报》原件的文本分析,探讨该报对日俄战争的报道倾向与评论态度。  相似文献   

12.
董谦 《新闻界》2008,(3):163-165
《大公报》人才辈出,原因何在?本文从知人善任的人才选拔机制、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企业民主制度管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记《大公报》用人育人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3.
媒体批评政府和官员的限度,是衡量新闻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1912至1916年间《大公报》的言论栏目进行抽样分析,本文发现其时该报享有较高程度的新闻自由。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国家-社会关系使得言论尚有自主空间;二是《大公报》的言论责任观使其立言尽可能公允清楚。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笔杆子"的作用,谁打赢了"舆论战",谁就赢得了话语权和战争的主动权。新阶段新环境,世情、国情、舆情发生深刻变化,党报的建设主题、使命任务不断演进,追溯红色基因发展轨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打赢新一轮舆论攻坚战,成为当前党和媒体建设的重要课题。《新华日报》历经83年风雨,对中共在革命时期赢得民众支持乃至国际社会认可,建构有力舆论环境等方面有重大贡献,对新时代传承与发扬红色基因、践行党报精神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在中共"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号召下,各抗日根据地的黑板报开始普及,经过通讯小组"代办"和干部教师"包办",逐步形成了民众自办的局面,从传播内容到媒介形态均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征.黑板报以广泛的普及性弥补了大报的不足,在社会动员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丰富和拓展了群众办报的理论内涵及实践外延,在以此为中心构成的公共空间里,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登上了乡村社会的历史舞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historians hav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telegraphy on the newspap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egraphy and radio broadcast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Western Union telegraphers and radio sportscasters in broadcasting sports event "re-creatio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 is used with 10 Western Union telegraphers and 12 radio sportscast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early method of providing "live" away-game coverage. Included are sections on Western Union services and re-creation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笔者最近从元明时期的文献中考得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认为: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京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元代。作为报纸的形态,明代的"京报"已经存在,而且明代人所称的"京报"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类是指封建政府的官报——邸报,一类是民间报房的私报——小报。明代"京报"具有的双重性质,可能是由于阅读者的"误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湖南《大公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自己的舆论思想观点,并以此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是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的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了印刷媒体对民族主义具有建构作用,本文以《申报》《大公报》等慈禧葬礼相关报纸文本为分析对象,以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为框架,通过慈禧葬礼报道来探讨读者与朝廷、国家之间的想象性联系。研究发现:国丧面前,报界同时建构了帝国家天下和民族主义的双重认同,报界借此为读者集体参与"想象中国"与"想象王朝"提供了一个媒介化的空间。呈现出此一历史过渡时期的人们身份认同的混杂和多元,也呈现出中国从天下观到民族观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