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44-148
构建动态复合衍生h指数、即时复合衍生h指数和时间活跃型复合衍生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19种图书情报学期刊进行实证分析,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种指标体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与情报》创刊30周年之际,从CNKI提供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进行了各项数据统计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近10年《图书与情报》作为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学科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h 指数的核心作者遴选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期刊高发文量和h 指数相结合”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评选高影响力作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h 指数手工统计方法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适合程序处理的、基于领域专业期刊被引信息的h 指数统计新方法,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经与手工统计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h指数的核心作者遴选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期刊高发文量和h指数相结合"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评选高影响力作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h指数手工统计方法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适合程序处理的、基于领域专业期刊被引信息的h指数统计新方法,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经与手工统计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体系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是图书情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一个国家总体图书情报学科研究实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窗口,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从政治标准、经营管理、编辑水平、学术水平、期刊影响力和期刊稳定性6个方面来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评价的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h指数批量统计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研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已成为国际情报学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领域,但实证研究手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以作者为检索单位的传统h指数统计方法不适于领域层次大范围作者h指数研究等缺陷,提出以期刊为检索单位的h指数批量统计法,它一次可自动提取某领域全部作者的h指数,具有适合程序处理、精确、快速等特点.以国内图书情报界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用该方法和WOS数据得到国际图书情报界高影响力作者名单及其h指数.最后指出该方法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从知识交流效率视角构建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探索期刊影响力的多维指标评价及优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DEA模型测算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基于期刊效率的差异性与DEA方法的原理识别出期刊间的认可关系,构建认可网络并求解各节点的α中心度以表示期刊的影响力,运用期刊指标的相对强度值及其分类结果揭示期刊影响力的成因,并测算期刊知识交流的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结果/结论] 图书情报类期刊整体知识交流效率较高,但存在着差异性;期刊依据影响力的大小,分别位于期刊认可网络的中央、核心和边缘位置,受其他期刊的认可总数与认可程度依次递减;期刊分为学术热点、知识扩散、网络传播、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和改进型6种类型,国际影响力型的期刊较少;改进型期刊需要减少期刊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以提升期刊效率;提出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动态h型指数、即时h型指数和时间活跃h型指数,对10种档案期刊进行研究,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类指标体现了档案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档案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复合型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揭示2009年以来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前沿的主题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探测未来研究的前沿趋势,为相关研究者追踪前沿信息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2009-2016年5月发表在图书情报领域12种核心期刊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共被引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Ⅲ软件工具,绘制2009-2016年5月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前沿主题的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2009年以来,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形成了h指数、特征因子、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科研绩效等十二大研究主题。其中,通过转折节点文献,派生出新的研究前沿,形成了h指数、语言模型、概念模型、科研绩效、替代计量学、信息情感等前沿主题,未来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我国图书、期刊的出版情况,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预测应注意模型的应用范围和精度。  相似文献   

11.
结合集成影响指标(I3)和h指数构成I3型多变量指标框架,获得发文矢量X=(X1,X2,X3)和引文矢量Y=(Y1,Y2,Y3)、集成发文指数I3X=X1+X2+X3和集成引文指数I3Y=Y1+Y2+Y3等多变量指标。实证研究显示:整体h核分布适用于评价学者,h核指数X1和Y1适用于评价大学的核心影响力,集成指数I3X和I3Y适合替代期刊影响因子JIF。多变量指标为学术评价提供了结合I3和h指数优势的多维视角,可丰富学术评价测度。图5。表4。参考文献18。附表3。  相似文献   

12.
利用CSSCI (2004-2006)年数据对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期刊的发文、引文及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了解《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的研究特色,提高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对图书情报期刊的利用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发展成就,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不理想的状况及其原因,强调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开展学术科研的重要意义,着重探讨加强利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资源,促进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科研及业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分析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的影响力出发,对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社会影响、学术影响和实践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基于学术授信思想提出一种能够衡量图书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图书Z指数。[方法/过程]根据图情领域高影响力(h指数≥5)学者名单,从CSSCI采集这些学者的图书被引信息,利用批量统计法计算全部相关图书的Z指数,并从作者、出版社、机构等视角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图书Z指数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将Z指数应用于图书评价,可以描述高影响力施引者的数量和学术地位,为评估不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提供较为精细的测度工具,在学者、机构影响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易基圣 《编辑学报》2017,29(1):55-57
针对科技期刊编委会成员产生方式主观性较强、编委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期刊编委遴选方法.从专家学术影响力、学术活跃度和编委贡献度3个维度选取H指数、前3年年均发表文章数、本刊投稿数、审稿数等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中国舰船研究》编委会换届为例给出了计量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遴选出学术影响力较高、符合期刊发展预期的编委,尤其是遴选出处于学术研究上升期的中青年编委.  相似文献   

17.
h指数对期刊的解读——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将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h 指数进行了统计,探讨了h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有效性,描述了期刊动态h 指数和期刊静态h 指数的成长特点,而且从纵向和横断的角度对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刻画。同时, 提出利用期刊静态hmax和hmax /Np两个新的指标,可以对期刊在一定时段的内在价值及质量进行简便、科学和合理的评价,并能够有效克服期刊影响因子“即时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真诚欢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踊跃投稿 为了繁荣图书情报学术研究,进一步提升《江西图书馆学刊》在我国图书情报界的学术影响力,努力打造精品期刊,经研究和论证,报主管单位同意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从2011年起该刊将增加刊期,即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江西图书馆学刊》是江西图书情报界唯一的一种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性专业期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被评为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以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师生为主要对象 ,以开展图书情报学学术研究和交流为宗旨 ,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专业学术刊物。其任务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 ,开展学术讨论 ,提高学术水平 ,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为适应学术交流和广大作者、读者之需要 ,《中国图书馆学报》从 2 0 0 3年起将增加半个印张的版…  相似文献   

20.
以"高等教育""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为案例,考察非CSSCI来源期刊中高影响力论文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非CSSCI来源期刊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影响力论文;不同学科高影响力论文的期刊分布比例有较大差异;非CSSCI来源期刊应尝试分析高影响力论文,并努力刊发有潜力的论文。学界、期刊界、评价界、教育界、科研管理界和作者在重视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的同时,应十分关注非CSSCI来源期刊等的生存与发展,促进各类型期刊的协调发展,回归学术期刊在及时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原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