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数据馆员和学科馆员的岗位能力,提出我国数据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法/过程] 调研国外典型高校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从职位名称、教育背景、岗位职责、技能要求以及综合能力5个方面比较分析学科馆员和数据馆员之间的差异,并指出数据馆员应该具备的任职条件。[结果/结论] 总结国外高校数据馆员的岗位能力,指出从学科馆员到数据馆员的角色拓展的必要性,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培养数据馆员提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构建面向数字人文的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为开放科学、多学科合作、数据驱动时代的数字人文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方法/过程] 在分析数字人文开放数据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对数字人文开放数据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建构数字人文开放数据生态系统的模型框架。[结果/结论] 数字人文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包括数据人、数据资源、数据环境3个核心构成要素,在内循环和外循环逻辑下,涉及统筹协调机制、协同合作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等内容。数字人文开放数据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聚力突破,从"数据供给"层面为人文研究范式转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总结分析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馆员的发展能力建设情况,为学术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最佳实践案例。[方法/过程]针对面向新科研环境下的用户新需求和学科馆员能力要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开展的学科服务发展能力建设专项,剖析其理论基础、总体方法和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对此专项实施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论]学科馆员服务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包括嵌入协同式团队、咨询交流互动机制、知识化服务和长效管理机制等。经过近5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用户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在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基础战略资源的背景下,梳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揭示数据问题的研究态势,为透视数据驱动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窗口。[方法/过程] 以2010-2019年间与数据有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分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相关研究的机构及学科分布、关键词与主题聚类,对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项目成果间研究热点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探测数据赋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趋势。[结果/结论]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问题的研究以大数据环境、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政府数据和科学数据研究为重点长线主题,以数据库建设及系统设计、媒体平台及服务和国际问题研究为次要热点主题,以融合多元环境、开放数据管理、延伸知识组织、智慧人文服务为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环境下中美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中美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导我国高校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方法/过程]运用文献收集、网络调查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和中国的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两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方面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结果/结论]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侧重对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数据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能力的培养;基于软件服务平台的培养模式侧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和信息分析处理技能的提高;嵌入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总结与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馆员绩效考评的原则与流程,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馆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确立评价原则、成立考评小组和完善考评步骤3个方面总结学科馆员绩效考评的流程,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别从服务能力、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效果4个方面剖析学科馆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结果/结论] 在建立本馆的学科馆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图书馆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开展学科服务所经历的阶段差异,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考评体系,以更好地推动学科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研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环境下融合发展的国内外趋势与特征,分析融合发展的多形态特点和融合文化,指出融合发展对图情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对无线连接、超融合架构、国内外聚焦的融合发展重点以及中国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战略进行分析,对融合发展主体对象的多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论述,对融合发展大势对图情工作的启示进行多维度研究阐述。[结果/结论]人类社会正形成全联接的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世界,融合发展成为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图情事业应当从数字图书馆趋向融合图书馆,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各类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各类风险危机会对现实生活甚至社会格局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探讨应急预警过程中“流程式”情报协同能力及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强情报工作服务于应急预警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应急预警功能的长效机制。[方法/过程] 从情报协同的角度出发,梳理应急预警工作的能力作用和现实困境,基于流程视角分析并构建整体性情报工作理论架构,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组织层面解析应急预警服务模式的情报协同化路径,承接困境分析“流程式”情报协同下应急预警服务的实现手段。[结果/结论] 通过协同全流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报资源来拓展应急预警服务工作,可以拓展和丰富风险社会中突发危机事件的治理思路,为应急预警服务的优化提供新的视角和触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我国政府数据管理机构职能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从组织架构层面明确数据管理的相关方法与策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与文本分析法,对政府数据管理机构职能设计相关描述展开梳理及分析,对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内容、职能设计情况及其特征予以归纳总结。[结果/结论]通过梳理,可发现我国政府数据管理机构得到广泛设置,其职能特征为对接数字转型的整体设定、架构对照分工基本成形、基于数据管理得到有效设定以及面向治理维度延伸。在职能设计方面,未来可进一步扩充服务数字转型战略的职能定位、完备组织架构以提供职能支持、面向数据管理专业性升级职能重心、立足治理体系的要求与目标拓展职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入手,找到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异同点,发现我国学科服务的特点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并提出相应建议,引导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方法/过程] 笔者采用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访问各高校图书馆主页以及与部分图书馆员联系,结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该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情况并进行总结,从学科服务在门户网站上的所属路径、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学科服务内容及学科馆员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建设程度整体上较为薄弱,但部分高校有其特色;国内外学科服务的内容相似,但在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学科馆员的设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用户角度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采取访谈法对高校图书馆主管馆长和部主任进行访谈,从而获取数据,提取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提取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馆员能力与素养"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最大,"空间服务""服务需求程度"次之,"设备设施服务""新媒体服务""资源建设"再次之。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影响因素的"6340模型"。在馆员队伍建设、空间构建与再造、服务模式体系构建、设备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5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分析国外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了解时代变化对馆员职业发展的要求,并对馆员能力提升和如何应对科研环境变革提供建议.[方法/过程]以国外10所一流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主体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对比分析法从岗位职责和能力条件分析其扮演的角色转变.[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外高校图书馆员在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对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进行学习解读,总结其修订要点和创新所在,以此推进业界对新版《规程》的理解与遵循。[方法/过程]采用比较对照法,将新版《规程》与原《规程》的内容进行逐条对照,找出新版《规程》调整、修订和增加的部分新内容。通过新、旧版《规程》内容以及修订要点的对照比较发现,新版《规程》是在借鉴和继承原《规程》合理内容,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进行扬弃的基础上,调整、修订增加了部分新条款,体现了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普遍共识和实践经验。[结果/结论]新版《规程》的修订,能秉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努力服务社会等新理念;在专业馆员学历、嵌入式学科化服务、延长开馆时间、信息素质教育等问题上体现出新意;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准法",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纲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人工智能(AI)正引发链式反应般的科学突破,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图书文献情报领域如何利用AI技术提供智慧知识服务与智能情报系统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方法/过程] 从图书情报行业内外综合分析AI技术与大数据为知识服务范式带来的新平台、新服务以及新机遇与新挑战,提出"AI技术+大数据"驱动的智慧知识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智慧数据、智慧中台与智慧服务3个层面共同构建"科情大脑",提供覆盖科技管理、科技创新与社会学术信息环境的开放智慧知识服务生态环境。[结果/结论] 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献情报数据湖、智能知识服务引擎、智慧知识发现、智慧知识管理、智能情报分析系统以及智能感知环境6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取得有意义的成效。面向未来,阐明AI技术在面向大数据治理、细粒度知识识别、精准服务提供等方面,仍需要在数据、技术以及服务模式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独立开展大数据应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效率低下问题,探索一种多元主体协同的政府大数据应用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大数据价值。[方法/过程] 以纽约市政府大数据应用的实践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政府大数据应用的参与主体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过程进行归纳,并对保障协同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政府在应用大数据过程中,可以借鉴纽约市的实践经验,设立职责明确的统筹机构,对业务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借助大数据企业的力量,并且鼓励公众对政府大数据进行创新式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已经进入瓶颈期,而互联网虚拟学术社区正不断发展,将虚拟学术社区的服务引进学科服务平台,将改善平台用户的交流方式,提高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交流的效率,也为用户之间的科研合作提供平台。[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总结归纳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利用问卷调查法及Kano模型对网络学术服务进行需求分类,并进行功能优先度分析。[结果/结论] 将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融合,共得出26项服务,分为期望、魅力、必备、无差异四种类型,并针对各类型提出FULink学科服务平台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用户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用户画像的方式来识别与描绘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不同用户群体,进而准确地提出符合目标用户期望的功能优化与差异性服务策略。[方法/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途径,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用户利用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目标、行为和态度,进而聚类用户分型并构建用户画像。[结果/结论] 形成"自主进修型""镂心研究型""生活消遣型""资讯衷爱型"4类用户画像,通过解释分析不同用户画像模型中存在的群体特征与关键差异,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面向用户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更具针对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