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互联网档案馆在原有的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国家应急图书馆项目,该项目突破了受控数字借阅关于“拥有与出借”比例的限制,不再限制同时向用户出借的数字版本图书数量,引发了巨大的版权侵权争议。但是在特殊背景下,国家应急图书馆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属性,也能够通过合理使用“四要素”的检验,具备版权法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因此,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况,建议我国图书馆引入国家应急图书馆服务,并使之成为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和实际需求的图书借阅新模式,《公共图书馆法》也应当增设应急服务相关条款。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是图书馆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图书馆界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纸质图书数字化版本的受控出借,不断探寻受控数字出借的运行机制与法律基础以解决其面临的权益博弈、法律争议等问题。受控数字出借充分释放了图书馆纸质馆藏的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提升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改善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环境,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为我国图书馆引入受控数字出借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图书馆可以直接对进入公共领域的纸质图书实施受控数字出借,充分利用已有的版权许可机制为图书馆实施受控数字出借提供授权途径,不断完善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为受控数字出借提供法律依据,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助力图书馆改革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3.
受控数字借阅是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原则下借出图书的数字副本,通过馆藏纸本资源电子化,创新借阅服务的一种探索,为开放图书馆馆藏提供了理论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受控数字借阅的起源和定义,并对国外图书馆界实施受控数字借阅的实践情况进行梳理,分析面临的障碍;最后,对我国图书馆实施受控数字借阅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需要制定实施受控数字借阅的具体方案、数字副本的具体流通细则、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与出版商、作者等建立合作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立新  阮开欣 《图书馆建设》2023,(6):122-128+140
受控数字借阅是对实体图书馆借阅过程的全面模拟和线上延伸,自提出至今已经过许多图书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其版权合法性问题仍然存在争议。美国法院通过诸多判例确认的“转换性使用”规则可以应用于受控数字借阅的合理使用认定,“四要素”的分析也支持其构成合理使用,进而具备版权法上的合法性。我国应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引入受控数字借阅,且不存在难以克服的法律障碍。我国可以通过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审判规则的明晰将受控数字借阅作为合理使用情形,各类图书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控制性措施,稳妥推进受控数字借阅实践,并依托受控数字借阅发展衍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余祥  聂建强 《图书馆》2023,(1):51-57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借阅面临与版权冲突的难题,美国图书馆界创造了受控数字借阅方式,通过模拟纸质书借阅流程来实施远程数字化借阅,这有利于保护图书版权。但受控数字借阅在版权上存在合法性的困境,如果将受控数字借阅引入国内,法律需要进行调适,以促进受控数字借阅在国内图书馆推广。从内部调适来说,有必要将受控数字借阅纳入著作权例外情形;从外部调适来说,有必要引入公共借阅权和版权补偿金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立法条件下,图书馆开展受控数字借阅服务存在复本控制、适用范围、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风险。图书馆在开展受控数字借阅服务中应重视解决著作权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受控数字借阅服务的资源类型、深入研发与应用著作权管理新技术、加强图书馆相关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建立和推广行业层面的著作权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位于美国旧金山的非营利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主导并实施的受控数字借阅(Controlled Digital Lending, CDL)模式,评介澳大利亚《版权法修正案(版权获取改革)征求意见稿》中图书馆和档案馆向公众传播权合理使用规则的馆舍限制突破,论述疫情常态化和元宇宙语境下合理使用馆舍限制突破的价值,对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图书馆合理使用规则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前台工作,其地位是很重要的。出纳人员每天利用图书与读者交往,既是为书找人,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又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采取什么样的出借形式,也是图书馆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图书开架借阅工作,谈点看法。问题的提出我们社科借书处,在一年前,由闭架出借改为半开架出借。这方便了读者,受到了  相似文献   

9.
论开架借阅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开架借阅的管理与服务夏仲钦(辽宁省图书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大都采用开架借阅图书。图书开架已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将是我国图书馆今后服务的主要形式。从我馆外借部开架借阅的实践情况看,开架借阅,使得图书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但同时带来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欧盟EC92/100指令直接将图书馆公共借阅活动纳入出借权调整范畴,因此将对图书馆公共借阅服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其立法动因、权利主体和客体及其权利限制,探讨了对图书馆公共借阅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欧盟92/100指令对图书馆公共借阅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EC92/100指令直接将图书馆公共借阅活动纳入出借权调整范畴,因此将对图书馆公共借阅服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其立法动因、权利主体和客体及其权利限制,探讨了对图书馆公共借阅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贤 《图书馆学刊》1999,21(6):21-27,20
5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5.1借阅服务研究我省对借阅服务的研究,始于50年代。50年代中后期,为了办好社会主义的图书馆,我省图书馆界开始学习借鉴苏联图书馆的经验,实行图书开架借阅。赵琦撰写的《读者服务的新形式———介绍苏联图书馆如何实行图书开架借阅》(《图书馆学通讯》1959年第6期)一文,从图书开架借阅制度的优越性、图书开架借阅所应具备的条件、图书开架借阅的形式和范围、如何实行全部开架借阅以及开架的宣传问题、目录和书目索引问题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苏联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关于如何实行全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推动的“Borrow Direct”跨图书馆图书借阅试点项目的目标与历史、服务内容与流程,并对该项目的特征与优势、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可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化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岚 《图书馆》1995,(3):53-55
论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化管理与服务陈岚当今世界各国图书馆,特别是在一些科学技术先进和发达的国家里,国家级公共图书馆,以及大小城镇的图书馆,甚至汽车图书馆等,大多数都采用开架借阅图书,图书开架已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将是我国图书馆今后服务的主要形式。我...  相似文献   

15.
受控数字借阅是数字时代极具创新性的借阅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文章以受控数字借阅为研究对象,分析支撑其合理性的法理依据并对国外经典案例进行法理辨析。针对该模式存在的多方利益冲突,从降低对市场影响的角度探讨了风险防范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受控数字借阅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考,包括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实行受控数字借阅的建议,以及实行受控数字借阅在平衡各方权利主体的利益和寻求著作权法律制度革新方面的启示。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6.
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摘以美国图书馆开展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的运行情况、具体操作方式、相关的政策法规、读者的反响和态度及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图书馆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面临的障碍,为其它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开架借阅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提出,开架借阅已成为当今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实行开架借阅,不仅方便读者,而且促进了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图书乱架和图书污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收藏和供读者借阅的是图书,它包括印刷型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是作品的各种载体。所以由图书馆收藏和利用图书而产生的民事关系,也应由物权法去规范和调整,而不应由著作权法去调整。《条例》第7条中关于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馆藏的规定,存在着将作品与载体混为一谈,用客体替代载体,进而以合理使用之名,行限制图书馆借阅网络出版物之实的问题:存在着将物权法性质的法律规范纳入著作权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介绍了“活体图书”的起源和借阅方式规则,阐述了我国图书馆开展“活体图书”服务的可行性,并从征集和筛选“活体图书”、建立健全的服务制度体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袁锋  徐琢 《图书馆杂志》2022,(5):31-38+55
由于我国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的不足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为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中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目的限制缺失、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作品的客体限制缺失以及文本与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型问题。在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 《条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完善。一方面,在《条例》第7条中增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研究或学习”这一主观目的限制,并在该条中明确将视听作品排除出图书馆提供数字复制件的作品类型当中;另一方面,在《条例》第6条中增设图书馆等机构基于科学研究目的而使用文本与数据挖掘的限制与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