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艳 《中国编辑》2015,(2):59-62
由于缺乏专门的学科审稿专家,一些人文社科类小型学术期刊的编辑集责任编辑和审稿专家于一身。这种审稿模式既有优势,也有问题。这类期刊应解决审稿专家不足的问题;加强期刊的办刊水平与宣传力度;对编辑资格和能力严格把关。期刊编辑要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学识能力。  相似文献   

2.
同行评议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医学高校学报因学科范围广、来稿量大、"本校性"特点、部分专家审稿积极性差、需专业对口的"小同行"审稿专家等原因,需要不断扩增学术水平高、愿意审稿、审稿效率和质量高、研究方向对口、与待审稿件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且身份真实可靠的有效审稿专家,以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我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通过检索权威文献数据库筛选审稿专家、核实审稿专家身份、登记详细信息、评价审稿质量等环节扩增有效审稿专家.通过实践,杂志的稿件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均有所缩短,稿源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等方法,研究学科交叉视野下的科技期刊建设的机制;分析期刊政策导向、编辑自身建设、编委审稿团队培养、破解多学科专业理论壁垒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以期刊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以学科交叉反哺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以《中国免疫学杂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四平  倪鹏  王溪婷 《编辑学报》2009,21(4):340-341
随着学科的变化和专业的发展,《中国免疫学杂志》专家审稿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保证审稿质量和审稿速度,编辑部借鉴其他期刊的经验,结合刊物的实际情况,在原编委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新的审稿专家队伍,专家审稿工作有了改观。该文对审稿专家信息收集途径、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等进行总结,以与同人交流。  相似文献   

5.
于红艳 《编辑学报》2020,32(5):522-526
多学科交叉稿件的出现对科技期刊编辑遴选“小同行”审稿人提出新的挑战,仅依据一级学科选择审稿专家将难以满足精准审稿的需求。本文以图像处理这一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为例,从专家与稿件研究方向匹配度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阐述稿件送审实例,总结归纳多学科交叉稿件的送审技巧,包括:查作者信息、查参考文献、通读来稿全文内容、借助送审工作总结库、间接途径匹配专家、多送2个多学科专家,并提出送审前的准备工作,如梳理学科框架、及时做好已送审稿件的归纳总结、要求作者标出所涉及细分学科方向等,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7,29(1):58-59
同行审稿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同行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拒绝审稿、勉强审稿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是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文章以《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年来约请审稿人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提高专家审稿积极性的措施:选择潜在作者群作为审稿专家,避免过量送审,加大初审退稿率,尊重审稿专家的要求,与无反馈的审稿专家取得联系,利用ORCID认可审稿专家的贡献等,旨在致力于提高专家的审稿同意率,从而在源头上推动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6):560-563
专家审稿是审稿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审稿质量和速度.分析期刊学术影响力不高,审稿专家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编辑送审准备工作不到位、辅助信息提供不完整,以及编辑与审稿专家互动不及时等因素对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推动审稿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行专家对稿件的评价质量,分析综合性医学期刊同行专家审稿的规范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期刊可控角度系统提出规范同行专家审稿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制订明确的审稿规范,系统引导专家审稿,规范审稿质量评价,完善专家审稿库——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审稿质量和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报》2012,24(2)
专家审稿时间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特定原因,个别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常常会延长期刊的出版周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以及加大期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欧阳贱华 《编辑学报》2012,24(2):147-148
专家审稿时间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特定原因,个别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常常会延长期刊的出版周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以及加大期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已有的本体构建方法并不适合高速铁路领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本体的两大构建方法即本体工程和基于叙词表的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从高速铁路领域知识由多学科构成的实际情况入手,并在专家构建的<高速铁路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多专业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以此方法为指导构建了高速铁路各专业本体并将其初步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高速铁路领域本体.对本体构建工具的选择、专业本体构建原则和多专业本体合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动车组专业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专业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景周  崔建英 《编辑学报》2020,32(5):539-542
同行评审意见是期刊编辑用稿决策的重要依据,同行评审专家的来源和遴选与评审结果的质量和公平性密切相关。编辑为稿件遴选出评审意愿、专业、能力匹配,且时间充裕的审稿专家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本文基于投稿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引用的内容、动机及情感分析,提出一种同行评审专家的遴选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小同行”专家的发现,降低不同学术范式导致的同行评议误判率,为编辑的稿件送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科学计量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科学评价中的同行评议专家认定问题转化为科学共同体的认定与辨识问题,通过科学计量学领域本体和共词分析等方法,找寻具有相同科学语境和科学概念体系的科学共同体,保证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冷怀明  罗长坤 《编辑学报》2005,17(5):360-361
分析医科大学学报的来稿范围局限: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学问题较多,审稿专家局限校内,同行专家难找,临床专家较忙不能按时完成审稿任务等.提出建立医科大学学报同行专家审稿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同行专家审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赵来时  王亨君  张健 《编辑学报》2003,15(6):435-436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期刊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探讨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实现编委、作者、审稿国际化,办好英文期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期刊审稿中专家应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我国医学杂志社或编辑部充分发挥审稿专家作用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韵  袁醉敏  陈华平 《编辑学报》2015,27(2):163-166
近年来《浙江农业学报》进行各种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征稿方式,即通过网络资源大量收集农业各学科的专家信息,组建审稿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专家潜在的投稿意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可能为本刊投稿的专家作为审稿专家.目前,通过这一审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本刊聚集了一批既是审稿专家又是潜在作者的“粉丝”队伍,其在优质稿源的征集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类滞审稿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分析其送审过程和审稿结果,探讨适合刊物自身特点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内外交叉审稿、选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审稿专家,同时注意多关注和挖掘学术活跃度高、精力旺盛的青年审稿人,建设有针对性的审稿专家队伍,以期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胡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2):187-190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在审稿期内对论文进行专业、具体、公正的评价是三审制的重要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取舍与发表周期。但在实际处理稿件流程中,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此类现象发生,缩短期刊评审时间与出版时滞,提高刊物的时效性以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