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晓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专业史教研室主任.他,1963年1月生于浙江省缙云县.1979年毕业于缙云中学,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以古代书法理论为研究方向,1998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20年前曾在我院进修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信息管理系樊如霞老师最近赠我一本她的新著《档案编研社会化论》。捧读之下,该书精彩的思想,逻辑的论证,活跃的语言,顺畅的文字,使我从中受益匪浅。读罢掩卷沉思,几点感想浮出,今写出来供读者参考。首先,该书是作者20年来努力辛勤耕耘的成果。作者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1月至1988年1月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两年。主要从事档案编纂学与档案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该书渗透着作者20年来从事档案编纂课程教学的体会,也蕴含着多年来作者搞档案工作以及到…  相似文献   

3.
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之后,我留校担任了该系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1986年因创办档案学专业需要,由政工干部转为专职教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一年。1987年下半年即从事档案学本科专业教学工作。1994年11月担任博学院副院长,主管行政和成人教育。2001年6月随档案学专业并入信息管理系(原图书情报学系),担任副主任,主管教学和成人教育,兼管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王金玉档案学论著》。当我捧读这本书时,平静的心绪不由得翻腾起来,王金玉教授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1986年暑期过后,我刚刚研究生毕业留校,郑大历史系领导安排我和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毕业的黄俊琳同志协助王金玉老师共同创办档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12日 ,值此即将召开党的十六大之际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也迎来了自己的50华诞 ,庆典热烈而隆重。八百人的大教室人头攒动 ,座无虚席。出席这次盛会的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档案学院历届毕业生和在校生。主席台上 ,在鲜花锦簇铺就的背景下 ,“辉煌五十年”几个醒目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档案学院院长、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冯惠玲教授、档案学院的创始人吴宝康教授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郭树银代表…  相似文献   

6.
我的办公桌     
《兰台世界》2014,(Z4):33-34
<正>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1982年我终于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档案局。我能分到档案局,还有个插曲。大三的时候辽宁大学与辽宁省档案局签约开设了我省的首个档案专业班,是从历史专业中选出38名学生改学档案专业组成的。这是我省自己培养的首届大学本科档案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历史系从中选三人留校任教,为补足双方当时签约人数,就又从历史专业毕业生中选出3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幸进入"统分",被分配到省档案局。不然像我这样的条件——从工作单位考入大学、  相似文献   

7.
院庆二则     
转眼之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已经成立60年了。60年的沧桑巨变,60年的神马浮云,足以谱就一部华美的史诗。然而,即便太史公在世,穷其一生,也难免挂一漏万,更不要说我等草芥之辈。故选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庆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60周年院庆公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现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立60周年院庆,46届毕业生返校校友欢聚一堂.在我负责接待校友过程中,我见到了68级三名返校的校友,他们是梁衡、张启华和吴光.我曾是他们三人所在班级的政治辅导员.1963年大学毕业的第二年,组织上分配我担任一年级政治辅导员.那一年的九月,从全国各地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的24名同学,怀着神秘与期待的心情,走入了首都东城张自忠路一号(即铁狮子胡同一号)的中国人民大学原校址之一.经过四年的学习与运动,1968年七月他们毕业离校.受当时政治环境与国内形势发展等影响,24人中只有7人从事档案专业工作,而其他17人则分散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9.
档案之路     
《兰台世界》2014,(Z4):24-26
<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选自诗经)一、在北京规划局工作的九年岁月承载着记忆,记忆又是挥之不去的言语。打开记忆的屏幕,回到1961年金色的秋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的我被分配到北京规划管理局综合档案室工作。由一位资深的档案工作人员汪雅云大姐带领我从事提供档案利用工作。在那不足40平米的空间几乎天天挤满了人,门庭若市。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档案利用者?原因是当时的北京城正处在城市改建扩建之中。城市的改建  相似文献   

10.
<武氏南俸族谱>是我所见的很值得一读的谱书之一.它不仅外观清秀、版式新颖,而且内容丰深,颇有考究之卓见. 该书执行主修、编修武立光同志是山西省档案战线上一名老档案工作者,副研究馆员,曾相继在太原市档案局(馆)多个职能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又两次接受国家档案局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举办的有关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培训以及长达八年之久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经历,使其养成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  相似文献   

11.
继一些“农业学院”、农科专业相继改名去“农”之后,“档案”也按捺不住“另栖高枝”的诱惑,产生了去“档”的冲动。据悉,全国最具权威性、办学历史最悠久、堪称学界老大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终于在2004年暮春的某个日子里,毅然决然地摘去了自己已经在档案界享有崇高声誉的金字招牌,换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新招牌。出此招  相似文献   

12.
中外高等院校开办档案专业教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档案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止,世界各国相继在高等院校开办了档案专业教育。迄今为止,中外高等院校除开办档案学院外,还在以下三个层次(或方面)开办档案专业教育。一、高等院校设立档案系(一)在我国,有以下10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档案系:一是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历史档案系,1974年撤销,1978年复系,改名档案系(时至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扩建为档案学院)。二是1982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设立档案系,后改称为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档案系,现又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  相似文献   

13.
李英  吴薇 《兰台世界》2007,(23):39-40
前不久,《档案聚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2007年第1期公布了"我国省级档案网站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测评报告).它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为了解我国档案网站发展情况、推动我国档案网站建设,于2004年底至2007年3月进行的研究项目,主要从"资源服务"、"业务建设"及"网站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4.
黄玉竹 《北京档案》2002,(11):44-45
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如今已整整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1952年,中央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设置档案专业.在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人民大学开办的专修科档案班于同年11月15日正式开学,也标志着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创办的第60个年头。在这六十年里,档案高等教育逐渐发展壮大,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就档案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做一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向职责以外的时空蔓延。自1961年我就和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单位建档案,为他人建档案,如今我为自己也建立了档案。话还得从头说起,1983年本人申报档案中级职称,本来有许多业务成果,可是回到家里,翻箱倒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找全——有些散失了。尽管职称是评上了,但是自己心里总感到有点遗憾:干了22年档案,自己对自己的档案却未能……  相似文献   

17.
文玉萍 《图书馆论坛》2005,25(5):209-210
我1992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并于当年留校在本系资料室工作。我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从这一天开始。屈指一算,工作已整整12年。12年的工作,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说短是因为和图书馆、资料室工作的老馆员比,我的工作时间太短。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也产生过多次波折,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近日来我有幸拜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原档案学院副院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兆祦先生,倾注一甲子档案情结的呕心沥血的结晶<文件与档案--从理论到方法>一书,欣喜、亲切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先睹为快、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催促下,我欣然命笔匆匆写下如下一些随感性文字.  相似文献   

19.
曹守礼     
曹守礼,1944年9月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大同日报社第一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大同市第十届政协委员。 该同志于1961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技术学院自动控制专业学习,次年奉命赴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后留西藏改学外国语至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79年起做部队新闻领导工作。1984年初从西藏  相似文献   

20.
风雨四十五年———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创建45周年陈智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寒来暑往,档案学院在风雨中已走过了四十五个年头。回忆往事,不尽心潮起伏,这45年的历程是不平坦的,从小到大,从档案专修班、专修科、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