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知识转移和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信息系统运维的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培训和运维策略,提出了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和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识转移的宗旨是为了实现知识的价值,促进知识的共享。网络知识库的构建与知识转移的目标宗旨是一致的。知识转移作为知识传播的一个过程。可以通过转移将知识提供方与利用方有机结合起来。从知识转移与知识库的相关性切入.本文从网络知识库对资源进行整合的层面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新模式:表现层、应用层以及元数据层的三种知识转移模式。最后,基于网络知识库视角对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情境知识转移行为关系研究,发现知识转移行为具有社会性动机、关心组织动机以及近景与远景动机。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内涵结构归纳得出:情境下知识转移存在着角色泛化与狭窄、强调知识转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积极主动性的特点;对隐性知识转移前因与后果变量有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从个体和群体层面指出了研究知识转移行为的异同点,为中国情景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效果对企业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探求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目的,在对企业114名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关联论的视角提出一套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知识发送者的能力、可信度和沟通程度在知识发送者向接收者转移知识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并对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信度和沟通程度与知识转移的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而知识转移者的能力却与知识转移的效果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定义与知识转移的过程,论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知识转移,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知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在借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系统建设的必要条件、知识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方法,以及知识系统项目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知识类型的划分与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本质,阐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与流程。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知识转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是知识价值链中的基本环节,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的体现,也是知识经济社会个体实现知识享有的平等并进而实现发展的平等的必要条件.图书馆作为专门的知识存储和转移机构,其知识转移包括馆藏及虚拟资源的显性知识转移,以及执行与完成显性知识转移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转移.图书馆的知识转移具有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咨询企业知识转移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晋图学刊》2008,(1):16-19
本文以知识转移为切入点,着重说明咨询企业有效的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尤其是咨询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知识转移能更多的为知识提供方和用户方中间实现了隐性知识的转移和融合,更好的为咨询企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知识、知识分类和人类社会的知识转移机制,探讨了图书馆在社会知识转移过程的功能与作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社会性和中介性,以及图书馆协助用户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把认知情境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内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能激发个体和群体转移知识意识。认知与心理行为、情境在知识转移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它们之间能产生双向互动作用。当前隐性知识转移工作的根本困境在于缺乏认知情境对心理行为的激发而显得迟钝,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是因认知情境而权变的。在寻找对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的同时促使我们要运用认知的观点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情境知识为切入点,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与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对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进行描述。提出情境起到隐性知识突现的催化剂从而使其达到知识转移目的的作用,同时对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进行探讨性研究,说明构建情境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24-127
指出IT外包中委托方和服务商之间的双向知识转移对于外包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双方知识转移的内容与转移障碍,提出双方应根据所转移知识的性质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在此基础上,从委托方视角出发,确定有效转移知识的工作安排与对知识转移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信息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原理,提出信息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以及推动信息网络隐性知识转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国内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多基于局地图书馆展开的问题,对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图书馆的馆员进行调查研究,为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知识转移活动,提高知识转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回顾形成问卷,调查我国13所图书馆的各类馆员,通过因子分析,得到6个图书馆知识转移因子,运用Excel绘制各因子所有变量的系数(权重)和馆员认可度(变量得分均值)的四象限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处于不同象限的变量对图书馆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结果/结论]提出为了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果,图书馆应该不断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认识,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加强馆员和用户的双向教育,重视并强化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开发用户需求,鼓励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基于相似的知识转移任务建立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式。对知识转移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新媒体在信息与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对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进行对比并追踪国外前沿.[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新媒体领域的相关文献,运用定量研究、对比分析和可视化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新媒体领域的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国内外新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发展动态.[结果/结论]新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近几年关注的热点,新媒体应用中的信息和知识传播规律的分析是此领域关注的共性问题,新媒体在舆情监管和危机预警中的应用、新媒体应用中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模式、新媒体应用中的信息安全将成为发展中关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和共享程度的提高,知识安全逐渐上升为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知识传播作为知识链的关键环节,对安全的需求尤为突出。从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提供者互动的角度出发,以信任为中心讨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结合传统信息安全的访问控制技术、信任评价机制、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组织知识传播安全模型,并简要阐述相关技术实现策略,以期对组织知识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超循环是一种典型的跨场域的知识转移过程,具有开放性、自适应、自稳定、突变及选择评价等特点,适合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本创新过程。就图书馆知识转移超循环理论、系统构成要素和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超循环技术,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feature briefl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transl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knowledge broker role as constituting the next manifestation of the movement that brought us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its derivatives. It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health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currently meet the specification for a knowledge broker role. In doing so it assess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rofession when ranged alongside the five components of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that is, problem identification;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selection; analysis of context; knowledge transfer interventions; and knowledge utilization. Current deficiencies also lie in a need for political astuteness and awareness and in a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models of behavioural change. The feature concludes by exa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knowledge team approaches arguing that gains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 that encompasses the entire knowledge process may be even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pooling of collective knowledge, skills and expertis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促进区域创新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创新能力,基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展开相关研究。[方法/过程] 在对逆向知识转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知识向区域创新系统外部主体逆向转移的方式和条件,构建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平台,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的对策,实现逆向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系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结果/结论]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性企业的知识通过分解-结合的方式,在克服了知识障碍、组织障碍、系统障碍的条件下,完成逆向知识转移过程。完善创新企业与区域用户的保障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逆向知识转移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