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已经日益为大众所认识,大众传媒在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强化传播效果,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①农民工作为在城镇长期或短期务工的农民,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针对的重点人群之一,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提升较为薄弱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计划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本文以旧纲要(2006—2010—2020年)执行期间历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为基础,从科学教育视角分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现状和阻碍,试图为新纲要的实施和公民科学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数据分析表明,旧纲要执行期间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到10.56%。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越高。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技场馆的参观人数虽有增加但依旧有限。长期文理分科、应试教育、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了正规科学教育的效果。而非正规学习以单向传播和知识主导型为特征,缺乏公众参与。未来应该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科普激励机制,以及推进精准化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科学素质纲要》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未来5~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措施;明确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科学素质纲要》具有六大亮点:自主创新,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是基础;全民参与,政府领导推动负主要责任;科学发展,提倡节约环保体现时代特征;以点带面,突出科学素质建设重点人群;整合资源,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条件;形成合力,各项工作统筹规划系统安排。链接《科…  相似文献   

4.
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曦 《新闻窗》2014,(2):29-29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所谓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中科协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调查同时显示,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依然是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中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只有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一份调查还显示,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电视成为首选,占到82.8%,这说明电视科技新闻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视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着严重问题,显而易见.的有:  相似文献   

7.
奚晓阳 《新闻窗》2008,(2):31-32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党中央提出用十五年时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大略,公民的科学素质是基础。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多管齐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这方面,媒体责任重大,义不容辞。主流媒体更应积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协2010年底公布的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落后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该调查还显示,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学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公民获取此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由此可见媒体担负着普及  相似文献   

9.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7,(12):1-1
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中国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到2020年,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文章介绍,这一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目标,使中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2,(5):79-79
最近流行一个新名词:媒体学者。这里的媒体学者不是指研究媒体的专家学者,而是指那些频频在媒体露面的专家学者。他们针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明辨真伪,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达到3.27%。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称《纲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有力实施,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建议推广双语挂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可考虑设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双语科普挂图的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新尖端技术正日益深入平常百姓家,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学问。为紧跟时代的潮流,避免出现笑话,人们现在对科技比任何时候都关心。 然而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还是比较低的,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而欧共体国家1989年已达到4.4%;美国1990年达到  相似文献   

13.
张红  张奕 《新闻前哨》2008,(7):77-78
电视在我国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广泛、最为群体所接受的信息传播形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01年82.2%的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2003年为93.1%,2005年仍高达91.0%。可见。近些年来,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建立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昕 《新闻界》2006,(6):42-43
国务院于2006年3月下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深刻问题,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纲要》进一步提出:包括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在内的四项基础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强化整个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行动和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电视科普节目愈来愈多的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电视节目更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科学水平以及公众的的科学素养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公众对科普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把科普节目做得好看,并为科学找到最适合的电视表达方式,达到广泛传播且有引领价值高度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一档高科技、高质量、高品位的科普节目,由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幻科普综艺节目《从地球出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马艳舟 《新闻前哨》2012,(7):113-114
过去一年,黄梅县委、县政府按照《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的要求,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2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为黄梅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吴立辉 《大观周刊》2012,(41):386-386
我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不断提高闩己的教学水平.最大可能的与其他教师互相切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应转向提高全民闻民素质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初,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提供了两组有趣的数据.一个是,截至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另一个是,调查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张倩 《传媒》2014,(11):36-38
正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少年儿童当中要通过有效的载体,采取有效的科普宣传方式,积极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强调,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并鼓励大众传媒打造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报纸是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故本文选取报纸媒体作为对象,来实证地研究2007年我国主要报纸的科学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