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内涵和必要性,从用户体验、空间构造和馆员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效能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空间再造相关主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回顾,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重塑公共图书馆资源管理、提升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服务效能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智慧空间建设是当代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界应对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等问题开展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以进一步深化认识,持续创新、提高效能,为今后智慧空间的新建、再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以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分析、研究、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服...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会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自身的"空间"进行再造,提升服务效能,创客空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被有效应用于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文章首先对图书馆创客空间进行了概述,并对图书馆创客空间同服务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创客空间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对策展开了探讨,希望为我国图书馆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基于对图书馆空间再造相关研究和再造实践现状的调研,提出对未来空间再造发展的展望,旨在推动公共图书馆不断实现空间服务转型与开拓服务创新。[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分析,阐述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现状;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结果/结论] 空间再造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机生长点,应遵循谋求多元跨界融合、关注特色图书馆、重视智能化建设和坚持普遍均等服务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间功能构建的角度梳理我国公共图书馆空间重组和再造的研究与实践,将公共图书馆功能空间归纳为阅读空间、交流互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展览空间和安全空间,分析空间功能变迁的动因,并总结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空间再造应坚持的方向: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融入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特色资源和并利用现有技术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注重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智能这一新的时代环境下,空间再造是图书馆谋求转型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论述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空间再造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基于对人工智能+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的梳理,提出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空间再造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休闲需求日益增多,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已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需要对馆内及线上服务空间进行再造,创新服务路径,让读者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文章阐述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休闲服务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主要模式,并就如何提升空间再造后的文化服务成效给出了若干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后评估时代"强调以服务效能为中心。图书馆是提升服务效能的保障基础,馆员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载体,读者需求是提升服务效能的衡量标准。通过对这三大要素的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在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献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精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研我国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实践,分析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优化路径:树立服务引导建设理念、提升红色阅读空间效能、推动红色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的兴起以及流空间理论的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逐渐向知识信息与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流空间发展。本文根据流空间的基本理论,建立城市公共图书馆流空间的研究框架,对公共图书馆流空间的要素流强度、路径、效率进行测度,运用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期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的高质量发展思路。文章梳理了智慧文旅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框架,归纳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常见模式,并基于人工智能助力的视角提出了服务、空间、场景、资源与体验等方面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形式,提升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效能,能够让微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职能.文章阐述了影响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效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效能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和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从空间规划布局和空间功能定位等方面对广州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对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共图书馆需要建设全域服务体系以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全域服务是对单域和多域服务的突破和超越,其体现出线性时间与立体空间的延伸、穿越、塑造、融合、选择、感知,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丰富逻辑。全域服务在中国公共图书馆已有了多年成效卓著的实践探索,创造了城乡一体总分型、主题活动推进型、社会协同共建型、物流配送便捷型的新模式。未来,中国公共图书馆应首先在持续深化的法制建设下不断提升全域服务建设水平;其次,根据全域服务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服务模式深化公共图书馆改革;再者,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全域服务建设有机结合;此外,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全域服务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是指其履行使命的程度,提升服务效能是对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本文对影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①法治环境是形成服务能力的前提,尽快颁布《公共图书馆法》是完善法治环境的首要任务;②服务体系是普遍均等服务的载体,总分馆是服务体系中经济高效的组织形式,总分馆布局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布局;③专业策划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职业要求,应体现在设置、建设、宗旨、规划、服务、活动、管理等各方面;④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优质的管理水平,可整合各种资源,使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益相匹配,使服务效能达到最优。以服务效能代替服务效益进行评价,可使评价更全面,也明确了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双向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努力提升服务效能,政府为增强服务能力提供条件。表1。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和电子书的普及正在帮助国人改变原有的阅读习惯,读屏时代的到来,移动、碎片式阅读越来越成为大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面对读屏时代下的新环境,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吸引读者放下读屏,重新回到图书馆,成为值得探究的课题.文章首先对读屏时代公共图书馆用户阅读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新环境下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的含义,再者分析了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具备的优势条件,最后描述了读屏时代视阈下的图书馆可以提供的创新服务和空间再造构想.  相似文献   

19.
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图书馆事业建设新要求,旨在提升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促进优质均衡。均等化、标准化、普惠性、品质化、高效能、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高质量发展赋能公共图书馆新定位,成为品质阅读服务中心、社会公众交往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地、地方文化传承中心。“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包括空间再造、全域服务、情报加工、智慧应用、文旅融合、治理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服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服务体系的层级架构、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政策、技术引擎对服务体系的重组再造、服务体系与城市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