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有声读物的市场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读物是指"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定义).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有声读物出版市场,有声读物成为其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每年有声读物在美国有25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赵俊卿 《今传媒》2016,(6):40-42
现阶段我国的阅读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此时有声读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帮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听书这一新兴的方式来达到阅读目的。就目前而言,我国有声读物发展尚未成熟,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有声读物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声读物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移动有声读物成为继纸质书和电子书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用户对数字有声读物的需求包含获取知识的认知需求、获取代入感娱乐需求、获取慰藉的情感诉求以及释放视觉的全场景诉求。通过有声读物的内容挖掘、载体形态扩展、语音交互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细分等途径,可以进一步释放有声读物的经济价值,实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有声读物的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对有声读物内容、生产方式、内容载体及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简要分析了有声读物的内容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语言表达就是核心生产力,悦耳悦心就是最好标准。要坚持精品意识,加快推进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相似文献   

5.
有声读物的异军突起带动了整个音频行业的发展,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沃土。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剧凭借其艺术化的声音表达、戏剧化的内容优势以及有声读物提供的丰富IP内容,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国内有声读物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 《出版经济》2003,(2):24-25
有声读物的兴起及市场现状 有声读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拥有一百多家一流的有声读物提供商,拥有众多一流的有声读物网上书店用以购买、租借和下载有声读物。现今美国的出版市场约75%的文字读物有对应的有声读物版本。 国内有声读物市场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早期在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运用使用与满足、粉丝经济等理论,采用媒介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喜马拉雅FM为例,围绕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情况,从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入手对有声读物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证阐述,对未来移动电台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卷第80题的考查内容,分析在有声读物出版中对著作权问题的常见认识误区。在辨析相关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广大考生正确界定有声读物制作的性质,明确出版有声读物需要获得的授权内容,并对有声读物所涉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有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有声读物的热议话题,本文从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和互联网等领域,探讨有声读物的起源、发展及其传播本质和产业动力。考量有声读物的媒体属性与社会个体需求间的关联和广播媒体对非新闻类内容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变现可能,为下一步广播产业布局在方向性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声书,又称有声读物,也可称作有声出版物,其英文名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美国有声读物协会有较为权威的定义:有声读物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国外的有声书发展的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1.
有声读物从原本的阅读副产品逐渐走向受人瞩目的增长焦点,成为出版领域的变革者。基于再媒介化理论,直接性和超媒介性的双重逻辑推动有声读物不断迭代,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有声读物的传播过程和行业互动逻辑,使得数字出版模式呈现出多重勾连和高速流动的特征。同时,有声读物本身具有可供性,物质、内容、关系成为锚定其未来发展和想象的三个关键维度。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内容开发、录音制作,还是在产品发行、营销上,车载有声读物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储备与质量、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力与受众定位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文本来源单一,内容储备不足;价格过高,销售渠道单一;用户黏性不足,难以养成使用习惯;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同其他媒体抗衡,法制建设不健全,盗版侵权问题挤占盈利空间。从车载有声读物自身优势、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文化资源储备、已有的发展基础四个方面来看,车载有声读物发展具有可行性。从内容与受众、质量与价格、销售与营销、宣传与品牌以及广告与盈利五个角度来看,车载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还可以更明晰。  相似文献   

13.
周美芝 《传媒》2017,(8):43-45
有声书,又称有声读物,也可称作有声出版物,其英文名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美国有声读物协会有较为权威的定义:有声读物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声读物,也叫“听书”,英文是“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指包含文字朗诵作品的录音产品。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定义是:“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录音产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各类阅读载体的进化,有声读物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有声读物的出现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也为传统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对中国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何珊 《出版科学》2023,(2):89-96
移动音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显现成为“听觉转向”的重要标志,并伴随着移动终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逐渐丰富了叙事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叙事学的“听觉转向”为背景研究互动有声读物中的数字叙事:首先,界定互动有声读物的概念,论述其后线性叙事、多模态叙事和空间叙事三大叙事特征;其次,从情节类型、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三方面着手探究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设计;最后,从工具体验、使用体验和意义体验三个维度分析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7.
动听中国     
动听中国(www.ilisten.cn)是全球最丰富,更新速度最快的中文有声读物网站,拥有200多万集各类有声读物的内容储备,其中多数是热门畅销有声作品。从05年开站至今吸引大批的有声爱好者,注册用户更是以每天30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动听中国巳被网友誉为中文有声读物的“No.1”。《读者》《科幻世界》杂志有声版;每月推出的动听DVD有声杂志网罗动听精品;  相似文献   

18.
张伟迪 《出版广角》2019,(20):36-37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用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读”。多媒体的融合快速推动着有声读物的崛起,为有声读物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有效提升了有声读物的竞争力。本文以公众号“每天读点故事”为例,对有声读物的出版与传播进行分析,探讨有声读物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史秋雨 《图书馆论坛》2012,(4):32-35,20
重点分析我国有声读物的受众和特性,阐述有声读物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图书馆建设有声读物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有声读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苏凡博 《传媒》2018,(12):39-42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有声读物播读的理论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非常不利于有声读物播读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声读物播读具有很强的艺术属性,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不能用一套固定的、刻板的、单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层次的、有机的、互动的、动态的.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应该既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播读水准,又有利于推动有声读物市场的繁荣,并最终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进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