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武瑾 《今传媒》2014,(4):78-79
2012年公映的电影《白鹿原》在上映之前,它的宣传团队就打出了《白鹿原》是"最难拍的中国电影"的口号。作家陈忠实的史诗巨著《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的情感纷争,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农民的群像,具有强烈的民族内涵。其中人物众多,性格各有千秋,关系复杂,要将其改编为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难度的确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白鹿原》在对原著小说改编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来探析长篇小说改编电影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武瑾 《报刊之友》2014,(4):78-79
2012年公映的电影《白鹿原》在上映之前,它的宣传团队就打出了《白鹿原》是“最难拍的中国电影”的口号。作家陈忠实的史诗巨著《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的情感纷争,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农民的群像,具有强烈的民族内涵。其中人物众多,性格各有千秋,关系复杂,要将其改编为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难度的确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白鹿原》在对原著小说改编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来探析长篇小说改编电影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白鹿原》作为一部恢弘的历史题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自1997年获得矛盾文学奖后,更是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白鹿原》也进入了跨媒介传播时代。先后以秦腔、话剧、交响舞剧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2012年小说《白鹿原》出版20周年,电影《白鹿原》的公映,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文化事件。本文通过对不同媒介形式的《白鹿原》文本分析,理清其传播轨迹,对比改编文本的不足与小说的差距,进一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价值、传播效果、跨媒介传播规律做出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高盛楠 《新闻窗》2014,(2):41-43
王全安团队精工细作了7年将民族史诗般的小说《白鹿原》搬上了银幕,电影公映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却饱受争议,褒贬不一。白鹿和朱先生这两个核心意向的缺失,让对《白鹿原》饱含期待的读者慨叹《白鹿原》丢了核心和灵魂,观众也并不为田小娥的大篇幅情感戏而买单。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影视业和出版界多方融通,再加上阅读的大众化、快速化趋势增强,影视图书逐渐在图书市场上风靡.2012年上半年台湾电影效应持续发酵,据开卷数据显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连续两季度占据开卷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TOP5(前5);穿越小说《步步惊心》、历史小说《后宫·甄嬛传》更是在电视剧热映后连续畅销近一个季度之久;而到了9月份,随着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的电影《白鹿原》的热映,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借机重新出版了《白鹿原》,并辅之以"全本"的新噱头,迅速冲上各大排行榜前三名,从而使这部1993年就出版的小说,实现了销售的第二次突破.  相似文献   

6.
从小说发表到电影改编上映已经过去20年。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了大时代变迁的史诗,而对于小说争论和电影改编曲折的20年似乎也反射了一个新时代转型期的精神挣扎作为当代中国最历尽周折的小说之一,《白鹿原》衍生出一部更加历尽周折的电影似乎在预料之中。二十年来,不可开交的争论似乎在《白鹿原》里缭绕不去。这部气局堂堂的作品从一出生便路途艰辛:小说删改后才终于获得茅盾文学奖,影视改编迟迟不批,获准拍摄后又数次易主,一波三折。而好容易拍摄完毕,初剪版本还得到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3月16日,芦苇携新书《白鹿原:芦苇电影剧本》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和诗人仝晓峰、电视剧版《白鹿原》的编剧张光荣、电影学者陈晓云一起讨论新书的创作,以及他们对于电影、剧本创作的见解。据悉,《白鹿原:芦苇电影剧本》是芦苇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完整剧本。这部作品的问世历经曲折,历时五年,前前后后七易其稿,而最后并没有被搬上大银幕。芦苇说,《白鹿原》对于自己是个充满挑战性的诱惑,而自己回应了这个挑战。《白鹿原》小说有四十多万字,六万多字的剧本只有原作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横跨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纷繁复杂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把这一切要压缩到一个半小时或三个小时的胶片中,改编难度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2,(27):21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9月12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白鹿原》出版二十周年庆典暨纪念版、手稿版揭幕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电影《白鹿原》导演王全安,舞剧《白鹿原》导演夏广兴,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何启治(《白鹿原》首版编辑),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管士光等出席了本次庆典活动。管士光在庆典活动上介绍说,《白鹿原》于1992年底率先在人民文学出  相似文献   

9.
《兰台内外》2013,(2):62-63
《白鹿原》是一部小说,它曾荣获茅盾文学奖,轰动一时。它的作者叫陈忠实,曾经的民办教师、基层干部,现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写作《白鹿原》前,陈忠实说了一句话:"如果50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这辈子算白活了。"如今,功成名就,问起71岁的他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答:看到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哪怕是一篇小散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79-79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世代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两家动荡岁月里的国仇家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在经过三年的筹备之后终于被北京人艺搬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2,(34):64-65
土地、挣扎、生存、奋斗、伤害、政治、苦难、情欲……《白鹿原》注定与这些沉重、宏大且充满象征意义的词语相关。很少有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能像《白鹿原》一样,一经问世就能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如此大的争论和如此长久的热议。20年前,陈忠实谨慎且审时度势地选择了出版时机,让这部作品得以面世,然后被要求删改,继而才能被授予茅盾文学奖。几经周折,《白鹿原》终于被允许改编为电影,但之后的十年依旧充满磨难,如同被施咒一般。剧本改编数易其稿,仍立项未果,资方与导演的分歧也逐渐显露,宏大的题材陷入了电影政策与市场的双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十七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十七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十七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16,(29):52-53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从来不是一个新鲜做法,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向文学尤其是小说领域寻求拍摄素材和故事范本,一直是电影人的常用手法.借由大银幕影像的直观、直白和海量传播,不少文学作品得以重返抑或爆红于大众视野,文字与影像相拥双赢.在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最大题材库的今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导,导演郑大圣推进,根据茅盾先生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改编的系列电影《蚀》之《春风桃李》《章台秋柳》《怀朴抱素》《江枫渔火》《霜天晓角》成为现代文学经典影像化创作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14.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都》《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15.
陈庆婷  吴君 《新闻世界》2014,(8):282-283
本文通过对电影《白鹿原》的解析,分析镜头下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陕西关中以白鹿原地区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其中包括有独特的关中自然景观、文化精粹以及那个动乱年代关中地区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自愿阅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应该截止到《废部》《白鹿原》;后来在作家出版社编书,读小说成了工作,成了被迫,甚至成了生意的一个环节,就更不会自愿读小说了。不再自愿读小说的主要原因,一是活得心浮气躁、实惠平庸,很难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同生死、共悲喜;二是没有碰到令我手不释卷的好小说。好小说罕见的原因有许多,只想强调两个。  相似文献   

17.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电影+小说.热卖不停歇 2011年的台湾出版市场,当以暑假挡期时推出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原著作家(暨电影导演)的收获最为亮眼.电影在港台两地大卖十亿元新台币,原著小说也在电影上映期间,短短三个月内卖出七万册,登上最畅销宝座.  相似文献   

19.
这部小说的阅读经历让我有点后怕——平淡无奇的作品名字和同样不显露杀机的作品开头文字,让人差点错过了一部很好的作品。当读到向文成为主的小说中段,私心里已经把这部小说在当代文学中的位置摆到陈忠实《白鹿原》的前面了。  相似文献   

20.
饶黎  吴翔 《新闻通讯》2013,(10):36-38
2013年迄今为止的电影,还是中小片的天下。《北京遇上西雅图》制片成本投资不到3000万,国内最终票房5.2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投资5000万,票房过7亿。2011—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遭遇了“大片瓶颈”时期。姜文的《让子弹飞》之后的大片几乎乏善可陈。2011年的《战国》、《关云长》、《武侠》、《白蛇传说》、《鸿门宴传奇》等都是投资过亿、明星古装大片,也只有《白蛇传说》勉强过2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也是后力不济、虎头蛇尾;2012年的大片《一九四二》、《白鹿原》的票房同样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