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面对当前图书市场态势瞬息万变,商情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面临助学读物业内存在的“同质化现状”和供应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管理的模式。使得“我们”代理商处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处境日益艰难。“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怎样认识服务?“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宝是什么?“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对图书代理商营销服务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和定位思考。“我们”需要营销服务品牌服务也是商品,服务将成为引导“消费”出版物的“商品”。离开商品讲服务和离开服务讲商品,都会有点偏…  相似文献   

2.
含糊之用     
读书时,老师总说:用词要准确。还搬出了“经典”,把“准确、鲜明、生动”当作优良文风三要素,“准确”摆在了第一。等到学着写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含糊随处都在。比如,“文革”之前,许多文章中都有“我们认为”如何如何。这“我们”是很含糊的。若问“我们”于作者之外还有何人?答曰没有,因为“我们”也者,作者自谓也。既然只是“我认为”,何必要说“我们”?其间奥妙,颇费疑猜。  相似文献   

3.
人们谈到新闻宣传,常常会想到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提出的名言: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4.
“你们是什么?”“菜鸟!”“你们的名字是谁给的?”“老鸟.”“老鸟为什么叫你们菜鸟?”“因为我们笨,因为我们蠢,因为我们没脑子,因为我们缺根弦!!!”这是电视连续剧《我是特种兵》的经典台词.完成从普通士兵到特种兵的蜕变,需要有强烈的军人荣誉感、“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和百炼成钢的艰苦付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做客人民网,谈到:我们今天“走出去”不仅是一个单方面的热情、单方面的愿望,我们的目的是要“走出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走进去”。要“走进去”,我们就必须研究国际市场,研究哪些国家需要我们的什么样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真实的本源是事实。早在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创办《政治周报》时,在“发刊理由”中写道: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是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州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7.
我们坚持“两为”方向,在“小”字上打主意,“大”字上作文章,使我们的广播宣传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发展,取得了效益。 牢记宗旨,把握大方向 我们这些小台,过去就是上级电台播什么,我们就播什么,老是跟着上面“吃现饭”、唱老调。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宣传中靠“两为”定方向,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不仅使我们这个小台把握了大方向,而且获得了主动权。 昔日的韶山,被人们称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呼唤     
新闻界诸君,你们“文士”中有句话叫“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我们“为了”、“取得了”、“受到……欢迎”、“大家认为”、“高兴地说”等众多的语词姊妹,如今在你们笔下却再也新鲜不起来,惊不了人啦,我们这些词语几乎被你们当成了饭桌上的盐,而越来越寡然无味。天天让我们登报亮相,既冷落了我们的同行朋友,也使得  相似文献   

9.
在需求中挖掘商机 “我们希望印刷品的传播效果更好”。“我们要对特定的受众进行集中传播”。“我们要在线上完成印刷”。“我们希望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新闻队伍,“基本上是好的”:我们的行业作风,据说也是“主流健康”的。但辩证之法,就是那么“辩证”、“基本”之外,必然有着不那么“基本”的一面, 主流同时,也一定有着“支流”在。于是瑜不掩瑕,便有了许多“毋庸讳言”的东西,须要我们警觉。举其一而言.例如所谓“三头新闻”的流行。一曰”来头”。一稿到手,取之舍之,先看“来头”。据说有“不成  相似文献   

11.
李爱明 《大观周刊》2012,(30):20-20
康德的启蒙是“勇气”式的启蒙,而福柯的“启蒙”的新问题是启蒙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两者康德使我们理想的建立者,而福柯是毁灭者,是理想的暴徒。也许我们直到现在从未实现“启蒙”,但是我们可以审慎我们以前的启蒙运动,而不应否定“启蒙”到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谁主持谁     
陈曦 《青年记者》2006,(5):55-55
很多事经不起琢磨。见怪不怪,想当然,久了,就容易麻木。不能把“为什么”、“凭什么”丢了,尤其是新闻人。是人,说都脱不了“俗”,但职责所在,新闻人就是应比自己所服务的大众更清醒、更高明。但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清醒”不到哪里去,“高明”不到哪里去,比如我们的电视主持,我们的宣传报道,我们的行事作派。本期“新闻观察”的文章,提醒我们更清醒些,更高明些。  相似文献   

13.
设计随想     
邱陵老师讲,“书籍艺术”属“三边艺术”,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在出版界属“后边”,在美术界基本上是“靠边”,在包装、装璜艺术中仅仅是“沾边”。我们搞封面设计的同志真有点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我想首先应当自强,自己重视自己,只要我们坚韧不拔,不怕困难,航船一定会驶达彼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急需一支合格+特长的幼儿教师队伍,我们把教师师德作为“主件”,把教师素质提高作为“硬件”,强化训练的恒心,以“知耻而后勇,发愤而成才’’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强化“造血功能”,定会使我们的教师逐步达到“一专多能”甚至“几专多能”.会使我们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一个储备足量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15.
这里先要说说“我们”。“我们”是“文革”期间北京日报文艺部编文艺作品稿件的几位编辑,即田臧申、王振荣(笔名阵容)、我李凤祥以及1988年病故的赵尊党兄。现在,回过头看看“检举揭发”我们的那些事,您可能会说“检举揭发”人有神经病,还可能笑弯了腰。然而,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却笑不出来,甚至还有点儿胆战心惊。 在那些年,“检举揭发”我们的事儿有多起,今天我只说说其中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所谓的“为二月逆流翻案”。  相似文献   

16.
王开国 《新闻界》2005,(2):75-76
民俗类电视新闻节目让我们仿佛置身现场,“亲眼目睹”或许一生都不可能接触的民情风俗。当我们陶醉在轻易就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真实状况的满足中时,很少有人想到这种民俗纪录事实上正是一种对我们的欺骗——它采用“代看”的方式制造了“被看”的形象,以让我们置身现场的方式带领我们远离现场,不仅巩固了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将“异域”作为“他者”的观念,而且建构和塑造了我们符合编导意图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从“伦理道德与个体的两难选择”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离我们相当遥远的故事与自我的存在处境息息相关,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时常演绎在我们自身的文化与个人的无尽冲突中的心理现实。这使曹禺剧作获得了现代性,因为这个“过去”的故事讲的是“现在”和“未来”的“人的存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记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常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了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  相似文献   

19.
整整20天、甚至一两个月,我们的心不时被灾情揪紧。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闻狙击战”,打了一场“大仗”。付出了我们的心血,也收获了我们应得的果实,即进一步积累了重大的战役性报道的经验,丰富了对晚报“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报...  相似文献   

20.
在百度新闻搜索栏中打出“最美”二字,除了最美大牌女艺人、最美实习女主播这样的娱乐新闻外,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曾经以及继续“最美”的那些人物形象,“最美妈妈吴菊萍出了第一本新书”、“最美洗脚妹的三个梦”等等。“最美中国女记者”、“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孕妇”、“最美乞丐”等这样的组合,看似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向我们呈现的却是一个我们完全不感到陌生的形象,即学雷锋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