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戴文红 《新闻界》2007,(3):47-48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其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农民和城市居民当前在资源享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媒介的农村传播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农民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必须对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的观念、行为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媒介传播的“瓶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何刚晴 《新闻传播》2014,(3):247-248
当前"新农村"形象和品牌建设还处于简单粗糙的初级阶段,较少利用品牌形象的整体战略,形象建设的效果并不突出。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引进品牌形象构建及传播的整体战略。从"新农村"的符号表征、人文(精神)形象、管理形象等着手构建整体形象,从符合时代特色的传播方式出发,厘清"新农村"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目标、传播手段、传播媒介、传播过程,整合品牌形象和传播策略,达到集聚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贾挺明 《中国广播》2011,(11):40-43
“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对农传播的主流媒体,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农传播水平,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如今我国广播电视对农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传播体系建构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发现,在桂东南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传播出现了分化和失衡,为了改善和优化当前对农传播格局,政府是解决对农传播难题的关键,应以政府为主导,媒介积极响应,农村受众素养同步提升的务件下,构筑"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本"的新农村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5.
戴文红 《新闻界》2007,(3):47-48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其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农民和城市居民当前在资源享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媒介的农村传播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农民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必须对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的观念、行为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媒介传播的"瓶颈"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媛媛 《大观周刊》2012,(31):45-45
公益广告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当今全社会人民最关注的热点话题莫过于就是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公益广告必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舆论传播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此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置身于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之上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将推动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既包括一系列正式制度的改造与创新,也包括非正式制度的扬弃与重建。”[1]其中正式制度就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非正式制度包括农村舆论环境和传播体系。国家政策不断的适应农村社会而更新,因此在充分认识农村舆论传播现状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农村社会的整体变革,对农传播也将出现新的格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对农电视传播观念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提出了对农电视传播新观念的两个发展方向,即知识传播向价值传播的转向,以及相关联的城市电视媒体在对农传播中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农业科技新闻传播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大农业"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发生了质的变革与跨越.认识并把握其变化,对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形势下,作为直接面向“三农”的基层播出机构的县级电视台,一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同样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县级电视台其电视节目的作用、任务和方向,也因此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认为网络舆情信息因其传播模式的网状化、传播内容的开放化、传播主体的隐匿化以及传播手段的个性化等显著特征,使得经典的传播效果理论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尤其是“把关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与“使用和满足”等理论所强调的观点或假说,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实践中,有的得到了印证和加强,而有的出现了背离和不适应。文章试图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使之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在中共"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号召下,各抗日根据地的黑板报开始普及,经过通讯小组"代办"和干部教师"包办",逐步形成了民众自办的局面,从传播内容到媒介形态均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征.黑板报以广泛的普及性弥补了大报的不足,在社会动员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丰富和拓展了群众办报的理论内涵及实践外延,在以此为中心构成的公共空间里,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登上了乡村社会的历史舞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萍乡市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萍乡市农村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功军 《新闻界》2007,(4):17-18,51
我国的传播学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有一些研究者简单地把传播学的概念和相关学科结合,研究泛化、浅层次化、实用化特征明显,冲淡了传播学本身的学术构架和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15.
李红艳  冉学平 《新闻大学》2020,(2):94-101,122,123
从抖音短视频的视角,对乡村社会的另一种"凸显"的思考,是建立在以人与媒介之间关系为基本设定的"人的尺度"与"去媒人界面"的论争中。这种思考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尺度"的追溯与阐释,揭示了乡村社会存在的虚拟现实与经验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回应了抖音短视频带给乡村社会的新挑战;另一方面,透过对"去媒人界面"的讨论与检视,继而达致一种乡村社会与来自后人类主义思想的一脉关联性的认识论转向、"新社会"反省及新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十四五时期关于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需要从管理逻辑转向治理逻辑,多主体协同供给进而优化供给结构,激活乡民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采用全媒体供给增强供给能力,全方位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道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如何发展农村图书馆不仅仅是影响到农村发展稳定的事,更是影响到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和稳定的大事,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文化部将2005年定为“农村文化年”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案又适时提出,在这样的良好契机下,深入、广泛地探讨我国农村图书馆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治理”一词作为“舶来品”已在中文术语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治理理论的极度推崇,却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治理本身的“失灵问题”。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实践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强政治面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强经济面向后,目前正处于文化强国建设时期兼顾“政治—经济—文化”三重面向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的复合治理功能,并且以实现乡风文明为价值取向。这不仅要求政府要有明确的职责定位,而且应当具备平衡社会利益博弈的能力,维持好三种治理面向的“开合”,避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对治理造成损害,建构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体制与规则。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9,(1):7-11
2008年,传播学者一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传播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叉在传播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社会学的地位,传播学本土化的路径、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的局限以及传播理论在中国新的传播语境下研究的新进路进行了探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赵国政 《新闻界》2008,(1):67-69
本文在深入细致地梳理分析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相应的价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