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玲 《新闻通讯》2014,(5):32-33
作为如今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应用,微博和微信之间的“斗争”似乎从微信崛起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微博将被微信取代”一度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从属性定位、传播模式、受众需求等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差异,认为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的社交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强于微博,但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方面,微博具有微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微博不会被微信取代,二者将在互补中共存。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self-media),通俗而言就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网络社区等。2004年,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的建立,被视为自媒体平台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在这起事件中,官方消息尚未发布之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出谣言并广泛传播,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如何防治网络谣言的传播,使网络谣言得到及时的消解是当前网络谣言研究的重要目的和主要方向。本文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从媒体、受众、政府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在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如何防治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贴吧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它和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大发言权、选择权,能够集成社群进行事件的讨论,从而形成小型的舆论场.基于社交媒体的用户阅读动力,可分为群体动力、需求动力、兴趣动力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年来的报道,热点事件往往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渠道发酵,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尤其是作为用户超过6亿的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已"深入人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开始形成,颠覆了此前以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为中心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命题。但在新的媒体中,传播学的重要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微信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网络社交自媒体之一,其议程设置与引导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体,也不同于微博、QQ等其他网络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本文以姚贝娜事件为例,讨论公众微信议程设置的特点及模式。本文认为,公众微信中议程设置有极端性、魔弹扩散性、斗争性、隐蔽性多点触发的特点。并勾勒了公众微信议程设置模式图。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3):65-69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断普及。媒介化社会和高风险社会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群体非理性等特征。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传播特性和开放的话语表达使得极端言论和情绪快速增殖,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在社交场域中既相互博弈又相互融合,重构了新的话语空间和公共领域。文章以近两年各地频发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为案例,从场域理论、话语分析出发,分析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场域的话语互动与博弈过程,并提出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贴吧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它和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大发言权、选择权,能够集成社群进行事件的讨论,从而形成小型的舆论场。基于社交媒体的用户阅读动力,可分为群体动力、需求动力、兴趣动力三部分。社交媒体用户阅读动力的新变化1.需求动力的变化需求动力是促进用户进行新闻阅读的内在机制,人的需求动力可以分为人的自尊需求、归属需求、表达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才能推动人们产生阅读动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节目之间的互动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广播新闻为例,微博微信以免费、方便、快捷、即时性等优势,正在改变传统广播节目以热线电话和短信参与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应用到节目互动中。下面就以具体节目为例,浅谈社交媒体、自媒体在广播电台节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发展,使得二者同属的社交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娱乐性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舆论场,抢占网络舆论平台甚至掀起全民狂欢局面。通过分析微博和微信传播特性,找出二者的舆论生成模式的差别和联系,对微博、微信在娱乐性事件中生成舆论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根据各自特征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乔秀宏 《东南传播》2018,(6):116-120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作为休闲娱乐和信息获知、分享的重要渠道,也为大众提供着发声平台.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中人们的转发行为现状以及产生转发行为的动机.研究发现:该类事件的性质弱化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尊重需求,转发行为主要出于利他动机、认知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各类动机的同意程度越高,微博转发形式越多样化;女性比男性在信息防范和评论警惕性上显示出更高的媒介素养;年龄和专业背景也会在不同动机的同意程度上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发现可以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及时、准确扩散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龚捷  秦赛一 《青年记者》2016,(21):18-19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不断升级,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以“短平快”为基本特征的即时信息传播时代——“微媒体”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微媒体”时代,数以亿计的微博、微信用户参与其中,评论、点赞、转发、分享,网络热点事件频频出现. 时效性:网络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微媒体”中信息的传播特性还是网络热点事件的基本特征,都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要素:时间.信息即时传播,热点瞬时爆发,决定了“微媒体”时代网络热点事件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标准相较于以往更加严格.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时性和全时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成本低等特点而被政府机构广泛用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即时通讯与综合服务平台,是联结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民心桥”,并日益成为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逾十万,阅读量突破“十万”已成常态,政务微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不仅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更是如此.政务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所生成的文件理应作为档案予以归档并进行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7.
谭超  杨科  李娜 《新闻实践》2014,(3):48-50
核心阅读:微博与微信,是时下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平台,二者的特性对比及发展趋势预测,一直是业界及学界热议话题,近来唱衰微博论调更盛.作为多年微博的从业者,笔者认为二者特性不一,各有侧重与优劣,也不会取代与被取代,形象喻之,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微博如火焰,外放,聚集、热烈;微信似海水,内生,静谧、深远.  相似文献   

18.
朱佩 《传媒》2016,(5):66-6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然而,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仍然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把关”(Gatekeeping),通过反复核实、汇总提炼,将社交媒体中嘈杂的内容,转化为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使得新闻产品与受众的接近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9.
微博与微信二者都属社会化媒体,鉴于微信相比于微博更新、更接近于普通用户生活,一部分人持有微信有取代微博之势的观点.然而,通过分析微博与微信在传播、社交、沟通3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论证了微博与微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迁移成为各类社交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微博与微信用户规模的此消彼长,既缘于微信独特的优势,也与微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但微博并非因此就丧失了存在价值,相反,作为中国最活跃的公共表达平台,微博与新闻信息的传统和谐一致,以至于微博空间中新闻信息的呈现逐渐影响了大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商业化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微博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使其焕发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