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移动地图App竞争愈加激烈,产品趋向同质化,提升移动地图应用的用户体验成为吸引并留存用户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感知示能性理论框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3款主流的移动地图App的版本迭代数据进行编码,从而将感知示能性与移动地图App的具体功能对应起来,并借鉴相关理论对用户采纳和使用移动地图App过程中的需求与感知示能性进行理论映射,构建了移动地图App中的“需求-感知示能性-功能”框架,揭示移动地图App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维度。该研究有助于提升感知示能性理论在信息交互领域的情境化探索,并为当下主流的移动地图App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意义]面对数字资源的智能化、可感知、沉浸式和可互动的未来趋势,三维实体、全景视频等新型资源形态成为记载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形式。以往用户界面模型难以较好地支撑图博档等公共机构的互动情境式数字文化服务,公众需求和交互情境更迭呼唤沉浸体验、自然流畅的新型交互界面。[方法 /过程]通过对数字馆藏资源与服务、多模交互界面与体验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面向馆藏数字资源的多模交互界面模型;多模交互的信息交换过程须以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为约束,通过给出多模交互的信息加工模型,剖析虚拟现实情境下馆藏资源的用户交互认知过程。立足面向馆藏资源的多模交互模型,基于“界面-认知-情境”递进逻辑,分析影响用户交互体验的关键因素。[结果 /结论 ]面向馆藏数字资源的多模交互界面模型应由交互模态、交互原语、交互任务三个关联递进的层级构成,以人为核心的多模交互可在多模感知、思维决策和交互执行等阶段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沉浸流畅的用户交互体验取决于界面感知交互模态、心智模型匹配程度、交互情境沉浸维度等关键因素,可为多模交互设计、数字文化服务开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讨公众科学,即一种通过招募普通大众协作进行科研工作的众包模式下,任务特征及游戏化设计对用户参与意愿影响,为有效优化公众科学项目任务设计及游戏化应用提供指导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工作特征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公众科学项目用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解释公众科学任务特征如何通过满足公众的基本心理需求进而影响公众参与意愿,并讨论游戏元素对任务特征与基本心理需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采用组间实验(游戏化设计组vs.对照组)获取506份有效数据,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对参与意愿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公众任务的重要性对归属有正向影响作用,反馈性对胜任有正向影响作用,复杂性对胜任有反向影响作用;而游戏化设计对任务特征与参与者心理需求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交互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交互功能的模式众多,选择哪种交互模式是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信息服务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实际使用体验,分析比较了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交互功能的模式以及各模式的原理和差异,进而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选择实现交互功能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按所利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类型,图书馆微信可以分为自媒体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移动服务门户三种不同的建设类型。根据图书馆微信功能定位的不同,其内容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媒体型微信以推送图文消息为主,互动型微信重在图书馆与读者间信息的交互,移动门户型微信则需将图书馆各项业务服务嵌入微信平台,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中,媒体型微信建议固定推送栏目,优化信息呈现方式;互动型微信可以综合多种互动方式,重视信息的反馈;门户型微信业务界面要尽量轻便化,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6.
感知示能性在社会化媒体后续采纳阶段的调节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的采纳和使用是近年来信息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以往针对社会化媒体的后续采纳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首先对感知示能性概念进行界定和扩展,并借鉴系统适应性使用理论对社会化媒体后续采纳特征进行提炼.然后将感知示能性构念作为理论视角切入到社会化媒体的后续采纳阶段,构建了社会化媒体适应性使用构念以及三个相关的外部变量,并通过调研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感知示能性构念在社会化媒体适应性使用中对于媒体特征、任务复杂度以及社会情境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显示:①媒体特征、任务复杂度和社会情境对于社会化媒体的适应性使用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②感知示能性对于媒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分别是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但对于社会情境的调节效应则不显著.本研究丰富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和用户体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化媒体的交互设计和评价提供相关的准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提供反馈是一项增强用户动机和参与的重要设计。研究反馈信息对公众科学志愿者参与表现的激励效应,为改进公众科学项目的反馈信息设计及提高志愿者参与表现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 基于反馈干预理论框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构建反馈类型及反馈效价对公众科学项目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及参与表现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探讨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的交互作用。实证采用2(反馈类型:描述型vs.评价型)×2(反馈效价:积极vs.消极)组间实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在公众科学项目中,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对志愿者参与体验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志愿者在评价型反馈中比描述型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反馈中比消极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及沉浸体验。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对自我效能感具有交互效应,在消极反馈中,志愿者在评价型反馈中比描述型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对参与表现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驱动因素,有利于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发生的机理,从而助力直播电商领域的持续发展。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的逻辑框架为基础,结合直播电商具体情境,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构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与交互氛围正向影响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意愿,感知风险反之,其中,心流体验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感知有用性与感知风险,交互氛围影响相对最弱;技术促进性与信息交互意愿对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栋祥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7):120-128
[目的/意义] 公众科学平台是一种新兴的公众科学服务模式,其发展现状和服务实践对我国的公众科学平台建设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方法/过程] 以公众科学平台Zooniverse为例,从其发展现状、面向公众科学项目全过程的支持服务以及公众科学生态系统的创建3个方面,总结和分析该平台围绕公众科学的服务创新和实践探索,并探讨关于我国公众科学平台建设的思考和启示。[结果/结论] 除自然科学领域外,Zooniverse也表现出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特别关注;Zooniverse平台提供面向公众科学项目全过程的一站式支持服务,并创建一个完善的公众科学生态系统以支持在线交互和协同合作;为加强公众科学平台建设,我国应该借鉴Zooniverse的实践经验,巩固公众科学平台建设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并尝试新兴ICT在公众科学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开展情况,对官方微信服务的账号类型、聊天界面、自定义菜单和推广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档案馆微信服务方面存在的档案馆与微信平台结合度不高、信息交互功能缺失严重、服务功能利用待完善和推广力度薄弱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档案馆微信服务的发展对策,从而为档案馆微信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交互性、专业性及影响力的日益增强,给传统的应急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基于大众力量和群体智慧的公众科学模式,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一种创新的、多层次的视角。[方法/过程]研究以新冠疫情的暴发为背景,在分析梳理公众科学及危机众包的研究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群策群力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构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众科学平台的现实任务。[结果/结论]研究指出了目前公众科学介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三个症结:重响应,轻防护;重参与,轻合作;重贡献,轻共创。针对该现状,文章首先明确了公共卫生类公众科学的内涵定位,其次从"造"与"用"、基本框架和能动性三个角度构建了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科学平台的体系。研究为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社会防控治理能力,增强公众健康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探究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形成机理,旨在为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和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学生视角,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理清范畴间的作用机制,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收益、用户需求、社会影响和信息偶遇直接影响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公众科学已经从一个新兴概念逐渐演化成互联网环境下群体协作的利器。然而,由于公众科学项目发起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方的广泛性和异质性、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还有很多难点。科研众包理念是成功开展公众科学项目的前提和重点,因此可以作为公众科学的理论视角去进行概念解析,而对于科研众包类型的解构也将有助于公众科学项目的模式设计。本研究认为基于科研众包类型和公众科学开展环境两个维度,可以有效构建公众科学项目的业务模式并进行业务划分;以“机构观”的思想去驱动、管理并维系公众科学项目的发展,加入第三方组织机构这一实体可以重构公众科学项目的运作模式。而立足于图书情报学科,可以对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进行深入探索,尤其可以从特色馆藏利用、数字人文平台构建、科研数据管护以及用户激励和培训等方面开展后续工作。图4。表1。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14.
15.
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发展现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获取期刊(OAJ)平台是OA关键基础设施,对促进OAJ的发展、传播和利用均有重大意义。它是国家/机构科技期刊的宣传展示平台,是图书馆科技文献资源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信息服务机构的推广平台。通过对8个OAJ平台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现状考察发现,OAJ平台在资源纳入和剔除标准、评价体系,高级检索功能,交互式服务、相关知识链接、互操作性还存在不足;与检索性平台相比,OAJ全文平台在增值服务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未来OAJ平台应不断完善平台资源组织、资源评价的制度和方法,注意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16.
Web2.0时代,虚拟学术社区作为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平台,在科研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用户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挖掘用户持续使用社区的深层次动机,推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建设。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使用过虚拟学术社区的相关用户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主轴、选择性三级编码,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社区认同感的核心因素有3个:社区平台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人际因素。社区平台因素包括社区运营、社区功能、社区品牌效应、社区活跃度和社区氛围等,个体认知因素包括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感知信息安全、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和期望确认等,人际因素包括交互关系、信任关系和互惠关系等。在因素识别的基础上,为虚拟学术社区运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17,29(6):520-523
从内容生产、重构“传—受”关系、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3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问题.提出:1)改变学术期刊生存逻辑——将学术内容采集“点”延成“链”,信息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2)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传—受”关系,利用互动平台让学术期刊回到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并把“小众”学术推向“大众”视野;3)根据不同媒介平台功能,拓展学术期刊传播渠道等实现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路径,以使学术期刊获得立体化展示科研信息的传播效应,并在全媒体领域形成一个多层次学术信息传播圈.  相似文献   

18.
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构建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为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优化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构建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使用SPSS软件,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讨论。[结果/结论] 从用户感知角度全面综合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构成,主要包括服务过程与系统运行、用户特征与费用、档案内容的内部特征、档案内容的外部特征和公众平台界面设计5个维度以及服务交互性等25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