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安拴虎 《编辑之友》2010,(12):104-106
<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发表了拙作<浅谈"冒号+'因此'"句式的不成立>(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浅谈>),文章是与<编辑学报>长年来将一些说明因果句处理成"冒号+'因此'"的句式的做法以及与<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同仁"的"答疑"进行商榷的,不意却引来李兴昌、陈浩元两先生的副题为"答安拴虎先生"的文章(<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主张:"说明原因的复句+冒号+'因此'"的标点法足对的(以下简称<是对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2007年第4期,在显要位置刊登了李景和先生的长篇论文<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副题略).李先生在论文中一方面批评<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编辑活动说",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编辑行为说".文章有破有立,读后颇有启发;同时对李先牛的批评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提出来向李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3.
<档案管理>2009年第6期刊登的归吉官先生的<关于档案价值与档案客体价值的思考>(以下简称"归文")一文,提出了"档案客体价值"的概念,并"就档案价值与档案客体价值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与归吉官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4.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10,22(3):278-278
<编辑学报>2009年第6期刊载了<科技论文的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统计分析>[1]一文.正如该文作者所提及,在编辑论文稿件或查阅文献过程中经常遇到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但笔者认为,该文中"1.6英文关键词单复数不一致"的举例不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读了<北京档案>第五期刊登的西阳同志的杂谈<是缺"米"还是缺"巧妇"?>后,很受启发.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档案部门搞不出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并非缺‘米',主要是缺‘巧妇'."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刊》1990年第4期刊登王华良的《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以后,于1991年第2期刊登王振铎、姚福申的两篇商榷文章,引起学术界浓厚兴趣。其中,姚福申的《“编辑”辞义辨析》(以下简称《辨析》)一文,并非仅仅批评王华良,多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编辑学刊>(以下简称学刊)开展了一场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争辩之烈,影响之巨,可谓少见. 从1990年11月15日学刊总第20期发表<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起,至1997年12月25日学刊总第56期刊登<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概念应当保持一致>止,历时7年.在20册期刊中,用了147个页码,刊载了20余万言讨论文字.有18位作者发表了37篇论文.作者单位分布全国11个省、市的5所高校、6家出版社、1座社会科学院和1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无卷号的期刊在参考文献表中怎样著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仁 《编辑学报》2001,13(4):233
问:以前<编辑学报>在参考文献表中对无卷号的期刊的著录示例是:"王士敏,陈玉堂,李穆.科技论文的标题及其拟定.科技与出版,1994,(5):29-30.”<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也采用这一格式.然而,这一格式与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给出的示例"华罗庚,王元.论一致性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1973(4):339-357”不一致,2001年的<编辑学报>也改用了这一格式.请问究竟哪种著录格式规范呢? 答:GB 7714-87给出的和2001年<编辑学报>使用的格式是规范的.提问中的2种格式的区别仅在于年与期号间加不加",”,末项后加不加".”.我们知道,参考文献的著录符号采取的是符号前置的方法(这一点在GB 7714-87中未明确指出),对期刊的年卷期标志和页码的著录符号是这样规定的:年、卷前用",”;期号加"()”,其前无符号;页码前用":”;页码是末项,其后自然不加著录符号,但为了便于电子版使用,修订后的GB 7714加了"每条文献的末尾可加‘.'”.<编辑学报>作为印刷版期刊,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在年与期号间及末项后不加著录符号显然是规范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周系文 《编辑学报》2002,14(6):436-436
<编辑学报>2002年第2期<话说退稿>一文(陈灿华等著)很有针对性,作者的分析也比较公允和客观.我还有几点看法再补充一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11.
"无用"的阅读与编辑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敏 《编辑学报》2010,22(1):93-94
<编辑学报>2008年起新设了<好书推荐>和<感悟>专栏,作为杂志的忠实读者,我惊喜之余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作为影响力在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一种传播类核心期刊,而且是报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为主的科技核心期刊,开设这种看似"无用"的栏目,其实是体现了主编的智慧的.这种"无用之用",反映了我们编辑同仁的精神诉求.曾有人动情地撰文说,栏目中推荐的好书,能提升我们的精神,能帮助我们确立更为理性的价值观,能使我们的伤感与快乐充满诗意[1].我想,重视与读者的情感交流,正是<编辑学报>在诸多专业期刊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编辑同仁共同的精神家园的魅力所在吧!  相似文献   

12.
最近阅读<编辑学报>1999年第11卷第4期的"问与答"栏目,很感兴趣.这园地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内容切合读者需求,极有参考意义,值得花力气来办好.本期的三篇答问文章,我读过之后感到很有收获.但同时亦发现若干令人遗憾之处,出于探讨提高的目的,特此提出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思考——兼与蔡克难先生商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克难先生在<编辑之友>2010年第2期发表了<试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系>(以下简称<试论>)的文章,现将<试论>中主要的3个观点概括如下-- 1.给出"出版""编辑"新定义; 2."出版"概念大过"编辑"概念; 3.出版活动不必需编辑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4.
重视期刊"稿约"增强编辑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期刊编辑的观念中,"稿约"无关紧要,笔者抽查了150份科技期刊,发现刊登"稿约"的很少,有的常年在封底刊登(如<编辑学报>),有的不定期刊登(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有的从创刊号起就没有刊登过;除了使用"稿约"外,"征稿启事"、"征稿简则"、"本刊启事"等名称比较常用,极少数则用"告作者"、"版权声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撰写格式"、等名称来替代;"稿约"的内容也极不完整,大多数只是介绍刊物栏目设置,及对论文的字数、格式、参考文献、文献著录规范要求等;"稿约"刊登的位置有的在封三,有的在封四,有的利用期刊中的补白位置见缝插针."稿约"具有帮助作者了解刊物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提高作者投稿的针对性和命中率的作用,但只有这种作用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刊登了唐远清<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的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一文,提出转载媒体要承担与首发媒体同样的核实责任,如果转载了虚假新闻应当承担与原发媒体同样的责任.之后,该作者在<新闻记者>2009年第2期发表的<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与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并将自己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归结到一点":媒体的天职就是"报道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6.
<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报")和<楚天金报>(以下简称"<金>报")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个强势品牌媒体,两者均是省级市民都市报,前者以"责任媒体,百姓关怀"为办报理念,后者以"好信息是金,好服务是金,好情感是金,好报纸是金"为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18.
<档案解密:日军侵华产物"大八过">一文(刊于<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发表后,笔者为了慎重,在翻译成日文的过程中对原文又作了再次严谨的考证,蒙日本柴田诚教授提供了许多日本史料和新证.该文补正后,刊于日本"千叶历史学会"主编的<千叶史学>(第42号)上.  相似文献   

19.
诸仁 《编辑学报》2006,18(2):93-93
问从<编辑学报>上经常可以看到"2万1 000册""1万3 500余家"一类表示,请问这类表示在科技书刊中允许吗?有什么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蔡克难 《编辑之友》2010,(11):78-79
2010年第6期<编辑之友>有篇文章论及本人发表于年初的<试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试论>),作者文章其名<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该文不长,其内容通篇除了批判本人的<试论>一文而外,并没见到此君有什么关于出版活动或编辑活动"思考"方面的立论,更兼该文所持逻辑推理或对常识的掌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本来不打算回应.奈何其文直以本人姓名做题,谓之"商榷",不予回应看来也不妥当,如此,就做如下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