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学术期刊“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与“特色化”是理论误区因而不能成立,学术期刊履行使命必须排除“四化论”的干扰;第二,学报“四化论”客观上使得各个学术期刊做朝三暮四式的稿源争夺,必然导致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淡漠与忘却,致使中国学术期刊陷入理论认识误区,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学术编辑在学术活动、学术期刊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学术期刊出版规律不以编辑意志为转移;第三,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漠视必然导致中国学术期刊迟迟不能“走出去”,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学术期刊与学术事业,因此,应当科学认识学术期刊使命,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履职尽责;第四,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首先是学术期刊使命应当回归本位,其次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必须改弦更张,必须明晰中国学术期刊改革的这些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在经济上真正自负盈亏、走市场化之路的,无论种类与绝对数量均不是多数;学术期刊在属性上属于非商品;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规模保持在二三种.西方学术期刊的属性及其经济机制对于中国同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克服学术出版物商品论的错误思维定势,纠正学术出版模式求大求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不是商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当前对学术期刊性质的研究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许多论者几乎都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但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者的前提是其生产者为独立的法人,生产者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学术期刊界中极少存在,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在西方学术期刊的经费是靠政府拨款、基金会、慈善机构资助等。因此,  相似文献   

4.
“特殊商品”论──关于新闻是不是商品的对话杨思迅甲:老乙,我看你一篇文章谈到大众传媒要有市场观念,其中“新闻是商品”这个论点大概站不住。我最近在刊物上看到两篇文章都不同意新闻是商品。一篇文章说新闻“有商品属性”,但不能“等同于商品”;一篇文章说“新闻...  相似文献   

5.
“受众商品论”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这一特殊商品,具有积极的批判和启发意义;但同时,其定义的“受众”商品本身属性上有着诸多的消极特点,又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本文试着从“受众”这一关键概念出发来解读“受众商品论”,并以此管窥传播政治经济学历史价值和局限。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的评价与“核心期刊”——与王振铎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振铎先生发表于《出版广角》2000年第12期上的文章《质疑“核心期刊”论》(《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转载)对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核心期刊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核心期刊“已闹得我国编辑出版界搔首踟蹰”,甚至“泛滥成灾”,“应尽快弃置不用”,或加以严格限制。笔者在此就该文的一些观点与王先生提出商榷。一、学术期刊的评价办法王先生的批评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核心期刊”这个概念是就学术期刊而言的,人们最关心的也是学术期刊的评价,所以以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的双重属性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着全然不同的景观: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曲高和寡”的严肃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学术期刊是严肃文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方面军。由于它的高品位、学术性使它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但从根本上讲,它导源于学术期刊自身所包含的一个矛盾——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这就是学术期刊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赵文义  杨琦 《编辑学报》2006,18(2):103-105
在当前对学术期刊性质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许多论者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但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阐述公共利益的内涵及本质属性,分析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刊物的特殊性的基础上,认为学术期刊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期刊吃皇粮旱涝保收的日子即将终结。学术期刊必须更新办刊观念,树立学术期刊也是商品的经营意识。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社会效益居首位,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目的,经济效益是手段,目的通过手段实现。学术期刊的经营意识一是指学术经营意识,二是指市场经营意识。学术期刊在市场营销中的经营核心应该是追求“质量规模”,即学术质量、品牌影响带来的论文发表收入及其由此衍生的学术活动、版权合作贸易等收益。在经营策略上,学术期刊应当重点围绕人力资源策略、经营创新策略、市场定位策略、特色品牌策略、扩大容量策略、缩短刊期策略、以人为本策略、机制创新策略狠抓“质量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假使可以将“信息时代”当做一个观察视角,那么,当代学术期刊编辑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信息前沿”。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学术期刊编辑事实上正在远离着这样一个位置,或者,他们稳坐其中的那把椅子上多处螺丝钉已开始松动。 在信息研究领域,“信息对称”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如上所论,假使一个本应位居学术前沿位置的学术期刊编辑开始或已经深陷障碍状态,其结果不难想象。简单地说,一个信息服务业者自身困惑于信息的获取,势必导致信息服务质量的摇摆不定。 信息专家指出,任何一个信息终端使用者,其信息行为都是以自…  相似文献   

11.
学术出版属性及管理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1992年底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我国经济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全社会都在大谈如何“走向市场”。作为文化科技事业之一的学术书刊出版界也不示弱,积极探索自己的路子:有的把“协作出书”变成“买书号”,有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有的登载广告,有的挖空心思通过摊派等非正常渠道扩大书刊的销路。一言以蔽之,都在“钱”上打主意,即搞所谓的“经济效益”,似乎学术书刊部门是商品生产者,学术书刊是商品已成定论。我们认为,探讨学术期刊的出路,关键在于搞清楚学术书刊出版部门及其产品的属性,只有抓住其本质,才能真正找到出路,也才能真正找到管理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商品价值实现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和任何出版物一样,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商品价值的实现有其特殊性。由于学术期刊最大的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创社会效益不归办刊单位所有,使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靠自身经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窘迫,有的出版单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寻找生财之道,使学术期刊商品价值的实现步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国档案界学术讨论的活跃,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档案商品论便是其中之一。 档案专业期刊上有关“档案商品论”的文章很多,其观点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理论,论证档案具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并进而得出档案是商品的结论;二是根据当时正在讨论中的科技商品化、信息商品化、知识商品化的理论,认为档案既然是信息、知识与科技的载体也应该商品化;三是认为档案利用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就说明了档案具有商品性。本文主要是针对档案商品化的第一方  相似文献   

14.
论书籍的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书籍的装帧徐柏容【天津】书籍的装帧,往往被人说成是“包装书籍”,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是将书籍等同于一般物质商品误识的延伸。一般商品的包装是商品的外在附加物,是可与商品分离的。人们买来食品后,吃的只是被包装的食品,而扔掉包装的...  相似文献   

15.
尹玉吉 《编辑之友》2016,(10):30-37
通过对中西方学术期刊的深度研究,可发现西方学术期刊理论包括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术期刊历史源流;第二,政府与学术期刊关系;第三,西方学术期刊普遍实行的“同行审稿”制度;第四,西方学术期刊评价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对中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1个方面:第一,牢固确立学术期刊非商品理念;第二,根本改变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参照系;第三,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出版基金资助制度;第四,位于高平台上的学术期刊应积极与西方同行开展合作并创办英文版;第五,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技术以支持和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在线协作系统开发;第六,开展开放存取运动,创新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第七,强化行业协会与学会在学术期刊中的主导作用;第八,积极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第九,强化学术期刊规范,克服学术行为不端;第十,中国学术期刊应有条件自愿地实行集约化;第十一,审慎可控有序分步部分试行学术期刊“登记制”.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临时受命,做外围的配合采访,属于“无证记者”。在无“证”采访的19天里,我采写的《随州市长论大部制》、《商品不短缺,涨价太高没理由》、《自主招生就怕递“条子”》等稿件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7.
党大恩编著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尽管书名不叫《学术期刊编辑学》,但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写法,却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精到实用的学术期刊编辑学。 “学术期刊”,顾名思义,“学术”是内容、内涵,“期刊”是外壳,是载体。“学术期刊编辑学”,是打造学术期刊的一门学问,他的打造者则是治理这门学问的编辑人员。好的编辑人员,是治理这门学问的  相似文献   

18.
受众商品论对认识资本主义传播业性质和运作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但也有很大争议,受到各方学者的质疑和修正.本文尝试梳理受众商品论的历史和现状,并思考其在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意义,以及所需要进行的更新和转变.首先,追溯受众商品论的源头,理清斯麦兹的论证;其次,梳理学界对受众商品论的争论;再次,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商品论的新突破;最后思考受众商品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对于目前学术期刊的困境应当客观地看待。因为导致学术期刊“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些也很难称得上是“困境”。学术期刊的高品位特性使它不可能像大众文化期刊那样拥有众多读者,“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学术期刊发行量小的“困境”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Z1)
人决定着期刊的一切文/陈德宝报刊是特殊的商品。人──生产商品,也消费商品、需要商品.从“需要原则”来论证,埃斯库罗斯说得好:“需要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们是否倾听到这“需要”的呼声?我们在生产“垃圾”,还是在制造“商品”?我们,作为“商品”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