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蒋瞰 《新闻实践》2013,(6):39-40,41
关于灾难报道,国外媒体遵循的报道理念是:陈列事实。不予以评价,不引导观众;受众关心的只有两点:灾难怎么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开始应对?这是灾难报道的核心价值。本文对社交媒体时代国外灾难报道的理念与机制作了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2.
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考验着媒体的应对能力,报道不当将导致伦理失范,甚至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尤其近几年来,严重的灾难事故频发,备受各界关注。良好的信息沟通,对于消除隔阂、获得进步是有益无害的,本文主要分析灾难事故中媒体对遇难者报道的伦理失范问题,并在借鉴国外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为合理报道灾难新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阳 《新闻前哨》2012,(4):71-7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急剧上升。"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媒体,尤其是地方台来说,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巳成为我国媒体高度关注的“常态”操作机制问题.此写于印度洋海啸突难发生之前.表刊还将结合印度洋海啸灾难报道的实践陆续刊发关于竞发事件报道的应急策略和机制的探讨性幸.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突发8.0级地震。这是新闻媒体应对突发性灾害报道的一次大考。它是对媒体报道能力、反应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最能反映媒体的危机应对机制是否成熟、有效、可行。灾难发生距今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次灾害报道中,中国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迅速、透明、责任感与人性化,使一向颇有微词的外国媒体对此深表赞赏: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中写道:“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洪荒时代就从未停止过与自然环境的斗争,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却又将无数的灾难降临到人类的头上。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就经历了玉树地震、安徽洪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这些灾害的到来,不仅考验了国家的救援机制.也考验了新闻工作者在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随着媒介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灾害的报道,广播作为接收性最强、接收条件最低的媒体,在灾害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亚空难发生后,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各展所长,及时、快速、多样地发挥了信息传播的功能,然而,在新闻职业伦理和素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外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缺少自律、对他国灾难幸灾乐祸、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在空难报道中存在价值观偏颇等人文素养欠缺,以及少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新媒体则表现出人为地将灾难神秘化、灵异化等科学素养欠缺等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和从业人员有必要准确把握灾难报道的根本目的,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是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罕见的现代媒体事件”。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比起灾难爆发期的轰轰烈烈,灾难恢复期是一个持续的、渐变的过程,大众媒体的角色和报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关注2009年以来,“人民网”策划的汶川地震的周年专题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框架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透析当前自然灾害恢复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反应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可以提升媒体灾难报道的层次,进而促使媒体更理性、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事件时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随即引发海啸、核电厂核泄漏等一系列灾难,牵动世人心弦。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同时也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在灾难报道中展现着其迅速、客观、权威的媒体形象,但如此冷静的报道态度却在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特别是在此次3.11大地震报道中,NHK成为全球媒体关注、获悉日本3.11大地震事态进展的窗口。本文旨在通过NHK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的不同细节案例对其灾难报道理念加以梳理总结,并探究这些报道理念由来之源头。以期借鉴,改善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报道。灾难事件以其突发性、损毁性、多变性、震撼性等特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正是这些反常因素,灾难事件对新闻媒体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因此,灾难新闻报道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体的参与又赋予了灾难事件新的媒介意  相似文献   

11.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个别媒体存在着缺失人文关怀精神、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对受灾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本文从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讨论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灾难事件中非亲历者的信息活动,提出灾难报道的基本功能为避险需求和情感抚慰。其中,避险需求包括应对性诉求和预防性诉求,相对情感抚慰功能具有先发性。社交媒体一方面使得官方机构能够绕过大众媒体直接满足公众的避险应对性诉求,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媒体能够溢出性地满足公众的情感抚慰诉求。同时,我国重特大事故应急响应已经从以往的“条块结合”式响应制度转向以事件为导向的垂直响应制度,这些都对专业媒体的灾难信息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蕾 《新闻世界》2014,(6):293-294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相对国外媒体,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国内媒体对于如何报道空难等灾难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日本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对灾难性报道的经验和做法,体现在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灾害报道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及完备的灾害信息传输系统等。借鉴日本NHK灾难报道的经验,可以从法律制度、行业自律、人才队伍和机制等方面构建中国的灾害报道体系。  相似文献   

15.
灾难事件由于其特殊的负面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灾难报道中找准新闻视角是媒体协调各方关系,优化传播效果,增强报道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找准灾难报道的最佳新闻视角、报道策划在灾难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丁为 《新闻窗》2011,(3):18-1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或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尤为急迫,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发挥舆论引导主动权,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文齐 《青年记者》2021,(17):22-23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良好的应急报道机制是提高媒体组织运转效率、宣传报道工作质效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年防汛应急报道为案例,分析新形势下应急报道的新趋势,提出融媒体时代党报应急报道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9.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灾难性事件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不同定位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框架不同,对于国外灾难新闻,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不同类型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是否存在不同的报道视角?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对两大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框架分析,发现党报对境外灾难报道旨在国家形象塑造,而都市报更多的是新闻本位主义,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经过汶川大地震这一特大灾难的考验,中国记者的整体形象有了质的提升.中国媒体的公信力有了提高。笔者认为,面对灾难事件的突如其来.以中央媒体为代表的应急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但从整体上说.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灾难报道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