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爱华 《新闻传播》2023,(23):109-1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很多与医养相关的行业,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也重新焕发活力,吸引了更多受众。但目前有些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依旧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节目形式老旧重复,甚至养生知识缺乏专业论证、以及对商品的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观众对此类养生电视节目印象不佳。对此,节目制作人与媒体人应当承担起自身在养老保健方面的引导责任,关注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真实诉求,加强行业监管,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为观众打造精良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本文通过分析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以及中老年受众的诉求,总结当前此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是一类以疾病预防、宣传健康养生理念为内容的节目形式,近几年,这类节目越来越火爆。本文从传播的5W模式出发分析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特点,提出安徽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应结合本土的优势,避开劣势,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电视荧屏上,健康养生类节目可谓是风起云涌,怎样才能在同质节目里脱颖而出,尤其是已经播出了四五年的时间以后,如何突破瓶颈期,这是健康类电视节目亟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一、健康类电视节目的生存环境(一)健康类电视节目面临的竞争格局1.同类健康节目的竞争健康养生是人们关心的一个永恒话题,具有历久  相似文献   

4.
张萌 《声屏世界》2013,(5):29-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国内电视节目中的健康养生类节目也赢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其中,央视主办的《健康之路》与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脱颖而出,成为受人们欢迎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最早的《健康之路》脱胎于央视《卫生与健康》节目,于1996年7月开  相似文献   

5.
赵晖 《传媒》2013,(8):37-38
养生文化是当前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电视媒体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推出针对健康养生问题的节目。笔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为例,探讨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荧屏前,探究这一类节目热播的原因,首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养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各种慢性病、亚健康问题成为"隐形杀手",而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大众,人们都想少花钱、不吃药、身体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刚好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强烈需求。很多电视台陆续推出健康养生类节目,节目多了,难免出现同质化趋势。一个  相似文献   

7.
健康传播视角的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播出,将会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不单单有助于社会大众建立起正确的养生观,同时还有助于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也不可以否认当前中医养生电视节目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覆盖率较低,播出时间不合理以外,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再加之品牌建设较为滞后,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推广。为此在健康传播视角下发展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中医文化作为根基,并加强对受众诉求的了解,同时以此为基础设计节目的内容,从而在满足受众诉求的同时,切实提高其健康素养,进一步推动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发展,增强节目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美食类电视节目构成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杰 《东南传播》2013,(4):80-82
燧人氏五万年前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此人类开始了烹饪,随着时代的进步,饮食文化慢慢丰富起了她的内涵。人们已经从果腹的基本需求,到饕餮的物质享受,再到养生的健康追求,人们对美食的态度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样我们的美食电视节目也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迅速地丰富了起来,它既迎合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又弘扬着中华美食文化。本文将深入分析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各种构成元素,结合多档美食类电视节目探讨其如何进行选择以满足受众需求,并能发挥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本现状目前国内的健康类电视节目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健康早班车》、《人口》、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健康你我他》、上海电视台的《名医大会诊》、山东电视台的《养生》等.浙江省内,不少电视台也都推出了风格迥异的健康类节目,有浙江电视台的《健康零距离》、杭州电视台的《相约健康》等.从内容而言,这些栏目主要以讲述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为主;从功能而言,健康类电视节目主要以传播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全民族健康意识、普及医学必备知识以及全面提升大众生活水平为目的,是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藏品类电视节目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本文以藏品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藏品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结合笔者多年电视节目从业经验,提出对于藏品类电视节目的相关看法和建议,为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类电视节目主讲人的定位及要求,探讨教育类电视节目主讲人对教育类电视节目发展前景所可能具备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的发展,电视电影事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主要类别,纪实类电视节目得到优化和创新,通过客观记录与主观表现的统一实现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审美本质体现。针对纪实类电视节目创作,需要注重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结合对表现与记录二者的有效处理,提升摄像创作的效果,进而促进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纪实类电视节目摄像创作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3.
黄敏 《新闻世界》2014,(12):192-19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在日益提高,为了满足或者迎合广大民众热衷了解中医药养生和保健知识,从中央电视台到各个地方台纷纷制作播出医药养生节目,形成一股“养生”热潮。其中不乏养生专家、学者的身影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本文从电视养生节目热播的背景下,分析医药养生节目如此火热的原因,探讨医药养生节目通过电视平台如何构建专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英语类电视节目在国际间的传播和形象塑造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本文从国内英语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对英语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流程进行剖析,分析并阐述了英语类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对外英语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国内英语类电视节目的现状相对于英语广播而言,我国英语类电视节目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徐锦杭  陈钢 《新闻传播》2010,(9):115-115
近两年来,随着各类打着养生保健旗号的专家“横空出世”,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节目越发青睐,养生类节目和养生类书籍也是大行其道。图书销售排行榜、电视节目收视率,都把“养生热”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网友发帖称,“现在是养生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你不懂得食物颜色搭配,不知道足三里穴位在哪,没听说过阴阳五行,那你肯定是不看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不上网的非现代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制类节目的普及,法制类电视节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结合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着重分析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定位及其发展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晨 《现代视听》2011,(6):51-54
与娱乐节目新闻节目等电视节目一样,文化类电视节目有着其独特的界定标准和分类,由于文化类电视节目自身特点与普通大众心里取向有一定差距,造成其"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如何突破瓶颈,找到发展方向成为每个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晓茹  范玉明 《青年记者》2016,(14):105-106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指普通人或者明星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并被真实记录后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①纪实性、全民参与性和娱乐性是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核心特征.真人秀电视节目类型多样,有野外生存类、表演选秀类、户外竞技类、游戏益智类、婚恋交友类、美食类、职业应试类等等.  相似文献   

19.
益智类电视节目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指以游戏、竞赛或问答的形式为载体,通过智力与知识的比拼赢得奖品的节目,其目的是为了在娱乐的过程中传播知识。益智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经历了将近14年的本土化发展历程,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知识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总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阐述益智类电视节目创新的途径,有利于为未来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观众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观众旅游消费日益增多的今天,旅游类电视节目却陷入了发展瓶颈。本文从我国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总结当下旅游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初步提出解决的思路。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的旅游类电视节目起步于风光片和纪录片,较早的如《请您欣赏》《祖国各地》等,属宣传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