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禹建强 《青年记者》2003,(12):12-14
2001年5月,由中国最权威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上市公司北大青鸟联手推出的报业新秀《京华时报》强势杀入北京报业市场。在一年之内,《京华时报》在全国报刊广告收入排名中位列16,2002年全年广告经营额达到3.5亿。《京华时报》被称为北京报业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5月18日起,一份小开张、每天下午出现的新报纸《法制晚报》悄然登场,摆上了遍布北京城的书报零售摊点。这份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新晚报的到来,给国内传媒业界一个明确的信号:北京的报业市场格局还要变。北京的报业市场不乏竞争,但是近年来竞争的主战场集中在早报方面。目前,北京早报零售市场上销量比较大的有几家综合性日报。它们中间有“传统风格”的大开张早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有通俗性的四开《京华时报》和《北京娱乐信报》,还有小开张的《华夏时报》以及创刊不久的《新京报》。最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3.
在路上——“京华”启示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学东  喻乐 《传媒》2004,(5):8-19
对于北京报业乃至整个中国报业而言,<京华时报>从草创到成长,具有某种符号意义.从没落的机关报到都市主流报纸的成功转型,引入国有商业资本,延揽职业报人、建立有限责任的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用吴海民社长的话说,"我们在路上,一直在寻找".也正是这种"寻找",诞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新突破.这份于2001年5月28日横空出世的都市报,在北京市场一战成名,一年半便在广告经营额上创下3亿元的骄人战绩,昂首挺进全国报刊广告十六强,三年下来发行量稳居北京早报市场第一……坊间盛传<京华时报>迫使<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放弃零售全力争夺订阅市场,迫使京报集团试图借助晚报之力再办一张晨报,迫使<新京报>避免与<京华时报>正面冲突,迂回发起向<北京青年报>的攻势.我们可以质疑种种说法的准确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京华时报>的令人生畏的力量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京城报业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4.
朱学东  高江川  喻乐  黄洁  杨蕻 《传媒》2003,(10):8-16
在京华时报携带商业资本和南派报人闯入北京市场后,北京报业市场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但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即将联手对光明日报旗下媒体《生活时报》的改造,必将在北京报业市场掀起波澜,可能对北京报业乃至中国报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喻乐  朱学东 《传媒》2004,(11):8-9
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报业市场日益成为全国报业巨头的角力场。中央大报、综合性日报、专业性报纸近300家报纸在这片平面广告盘子高达几十亿的市场上你争我夺,这个市场因为竞争的需要而日益产业化、规模化,也越来越信奉达尔文主义,整顿与淘汰、兼并与重组越来越成为北京报业的主旋律。若干年前,一位资深报人见到《京华时报》的恢弘之势时曾发出的感慨:“未来的北京,将是优  相似文献   

6.
“北京报业市场早已被分割殆尽,《京华时报》此时出马能行吗?”“就目前的京报格局来看,《京华时报》很难分得一杯羹。”“对《京华时报》,担心也好,怀疑也好,害怕也好,都为时过早,咱们走着瞧。”……如果说在5个月以前,围绕《京华时报》的“横空出世”,世人大多还抱以迷茫、怀疑、观望的话,那么,5个月以后的今天,《京华时报》却将京报天下一分为四,引爆京城报业市场重新“洗牌”,这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份报纸刮目相看。人们常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京华时报》,打她5月28日“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一…  相似文献   

7.
京城报业战火重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一宪 《传媒》2001,(7):9-10
早在1996年,就有业内人士断言,北京的报业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格局也已经基本稳定,出现大的变化几乎不可能。 可是,当历史的车轮滚进21世纪的门槛时,北京报业市场再掀波澜,随着从去年10月9日《北京娱乐信报》(以下简称《信报》)的创刊,到今年5月28曰《京华时报》的诞生,北京报业市场这块大蛋  相似文献   

8.
重庆报业市场较为独特,2004年底本刊记者曾进行过解析,那时《重庆晚报》与《重庆晨报》稳坐市场的格局刚刚被打破,《重庆商报》掀起新一轮市场冲击波,《重庆时报》意气风发开始创业,市场似乎有了改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何志敏 《新闻传播》2004,(12):12-13
2003年7月7日,由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合资控股的《东方早报》在上海横空出世,成为撬动上海报业竞争格局的活跃因子。又,2003年11月1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创刊的《新京报》杀入京城,不仅使人嗅到了北京报业市场的火药味,也使人深刻体会到南方报业强劲的爆发力。这标志着,国内报业市场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0.
《京华时报》魔鬼发行之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波 《传媒》2003,(12):44-45
生于2001年5月28日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老大、地铁发行量冠军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行”的美誉而声名鹊起。大树意识 《京华时报》的决策层很清楚:在市场竞争惨烈的环境下,新创办的报纸一开始就应该是一棵参天大树,而不能从一株小  相似文献   

11.
赵莉 《青年记者》2001,(2):15-16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京沪穗三地,都市报纸的零售额均占前列,其中《北京青年报》在北京零售量居第2位,《广州日报》在广州零售量占第1位,而且,《扬子晚报》发行量160多万,《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广州、深圳、上海是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报业竞争的主战场,《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都把发展重点转向城市,“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已成为各大报的共识。有人预言,中国报业已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纸已成为当今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代表。都市报纸的兴起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是由于适应了读者市场。市场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市场也是充满残酷竞争的,今年以来持续了半年的南京报业大战主要是在《服务导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都市报之间展开,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从目前美国的报业现  相似文献   

12.
<正> 新生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第一,地铁发行量第一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骁勇善战的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  相似文献   

13.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的重庆报业市场正演绎着一场新旧势力的重新洗牌。《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四家综合性都市日报之间竞争如火如荼,作为中国大报业市场的一隅,重庆报业的竞合现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看似共同瓜分市场的现状背后却隐藏着大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5.
吴瑛 《新闻采编》2007,(2):16-18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报业解禁以来,诸多不同党派不同风格的报纸纷纷创刊复刊,带来了台湾报业的繁荣。其中,《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张大报统治了岛内主流舆论十几年,而随着2003年香港《苹果日报》登陆台湾,报业市场四雄逐鹿格局逐渐形成。而其他带有财经、教  相似文献   

16.
李志平 《传媒》2001,(7):14
京城的报摊上,最近出现了两张新面孔:《北京新报》、《京华时报》。这两张报纸都是4开32版或40版的都市报。在北京报业激烈竞争的战火中,又加了一把火。 我的案头摆放着京城的四大都市小报:《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新报》、《京华时报》。这里,  相似文献   

17.
查国伟 《传媒》2005,(6):10-12
北京战区 代表队伍:<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华夏时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 领队:张延平任欢迎毕昆吴海民戴自更王建男丁亚韬吴佩华 竞争指数:★★★★★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文化的前沿阵地,一直是报业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北京这么多的报纸,数量多、品种全、派头大、行业繁.这些年北京报业市场一直比较活跃,从2000年-204年5年间,先后有<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共5家报纸创刊或改版,加入市场竞争,加上原有的<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晨报>共8份报纸共同争夺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18.
吴锋 《新闻前哨》2009,(10):62-6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庆报业市场就一直硝烟弥漫:先是1995年《华西都市报》携内容优势“强行登陆”,以“敲门发行学”撬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第一轮报业大战。后是2004年《华商报》携巨资入渝创办《重庆时报》,以全新的办报风格和营销手段搅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了新一轮市场博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搏击,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本土报纸不仅经受住了外来媒体的冲击,而且在竞争中实现了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伍悦 《报刊之友》2010,(2):43-4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时报》为代表的外地合营报业逐渐占领了重庆部分报业市场,打破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一枝独秀局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不在竞争中奋起,就在竞争中被淘汰。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和创新发行模式,确保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伍悦 《今传媒》2010,(2):43-4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时报》为代表的外地合营报业逐渐占领了重庆部分报业市场,打破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一枝独秀局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