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劼 《编辑之友》2018,(6):85-90
近几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网络平台盗播游戏直播节目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引发了实务界和学界对网络游戏和游戏直播著作权保护的关注.首先,网络游戏由游戏引擎和游戏资料库组成,游戏直播节目主要直播玩家操作游戏画面,其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能否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值得研究.其次,玩家操作游戏是否属于创作游戏,玩家能否作为著作权人就网络游戏享有权利也存在争议.再次,未经许可的游戏直播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还是属于合理使用尚无定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重点讨论了网络游戏与游戏直播节目的可版权性及权利归属;与游戏直播有关的权利内容;以及游戏直播可否构成对网络游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作为电视新闻主播如何应对新闻直播的常态化,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直播"的理解,电视新闻主播的团队意识以及主播个人的经验和直播能力的构成,解构电视新闻主播在节目中直播能力的运用,并对此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压缩时空,大量普通民众24小时全天候在线让机构媒体疲于应付,AI主播应运而生。就演变历程来看,AI主播脱胎于传统播音员,构成要素上动漫形象居于主要位置,在应用上,首次发端于游戏娱乐,再是信息传播,目前已扩展至电商直播。在发展困境上,AI主播在定位、链接以及人格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AI主播应在明确目标,完成清晰定位;推动应用,形成粉丝社群;理清思路,重视文化创新等方面发力,以更好地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视频截图的著作权法保护应区分视频的类型。其中,视听作品的截图作为视听作品的一部分,不宜将其视为摄影作品,相比之下,认定截图构成视听作品组成部分更为合理;录像制品截图的保护在我国有其特殊性,由于连续画面和单帧画面的独创性标准不统一,目前在录像制品截图的保护路径上难以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将录像制品的截图作为摄影作品保护,从结果上看是相对公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因真实性强、反馈快、互动性高等特点,让拥有巨大粉丝量的网红电商看到了一个销售的新途径——直播销售。笔者在文中将网红主播销售类传播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分析网红主播在直播销售过程中的传播行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务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爽 《东南传播》2021,(2):108-111
游戏直播行业近年来的不断壮大,对互联网络的生态产生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然而,作为游戏直播行业根本动力的游戏直播受众,同直播平台、游戏主播相比,似乎并没有因为行业的繁荣获得相应的回报,反而陷入了重重的困境之中。这些困境一方面是由于游戏直播行业对受众时间的极尽剥削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文化与精神的变迁。新的文化和精神面貌既加剧了受众的困境,同时也被后者深深地影响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悄然兴起,视频主播在这一热潮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直播软件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到视频直播的热潮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认识个体参与网络直播的现象,文章从拟剧理论角度对视频直播中的主播角色进行分析,认为非职业主播通过直播活动,实现了虚拟的自我角色实现过程和身份重构体验;半专业化主播经由直播活动,实现了其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转向明星的身份重构;专业化主播通过直播过程,实现了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走向多元的重构。在我国转型时期下加强对网络直播现象的关注,才能更好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汶川地震"直播开始,国内新闻直播节目对主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其中,新闻主播的"信息集成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对"一专多能"的新发展,将主播置于广播电视采编播工种交叉重叠的位置上,主播成了真正的"主"播。本文从"信息集成能力"的阐述入手,提出信息集成能力的构成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功能的日益完善,近些年,依托互联网而实现的强大的交互功能吸引着来自于中国各个年龄段的网民们。从最初的网上聊天,网络交友到微博的实时更新和直播这种新型网络沟通方式的出现,这些都使得网络传播功能越来越强大和万能。2016年是中国的直播元年,国内竞技类游戏直播作为网络直播最初的生力军,通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该行业固定的模式。在这期间涌现了一部分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主播,他们作为主持人的一种,在网络直播中起到了主体作用。本文就直播行业和主播这一职业目前的状况,对网络主播的播出风格加以归类、整理和探讨,希望能对主播这一职业的发展和未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苑宁 《青年记者》2016,(24):88-89
网络游戏直播缘起于网络游戏视频,但视频传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网络游戏直播平台.游戏直播平台的建构者在专业的游戏赛事中获取经验,再以游戏主播的方式进行直播.社会临场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将社会临场感理论运用到新闻学领域,主要强调媒介使用户在体验之后获得相应的社会临场知觉. 网络游戏直播平台及用户分析 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提供电子竞技内容的媒体形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内自2014年开始涌现出一批游戏直播平台,如斗鱼、战旗、龙珠直播等.①用户关系是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4月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在此之前,文化部将斗鱼、YY等19家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中国新闻网,4月18日) 主播实名制、加强内容的审核,网络直播平台迈出了自我净化的第一步.不过,主播实名也不是万能神药,对于一些人来说,实名也无所谓,她们更在意的是金钱.毋庸讳言,目前的网络直播最吸睛、最捞金的部分,就是“激进表演”.这也造成网络直播的内容陷入低俗化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3.
陈昕 《东南传播》2022,(9):126-129
本研究通过在直播间参与观察主播和观众的行为来搜集资料,分析网络主播是如何进行“自我商品化”的,观众又是如何参与到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当中去的。网络主播将自我包装为一种商品,通过语言性策略和非语言性策略将自我呈现在直播间当中供观众进行消费。观众通过留言评论和主播实时互动,共同建构直播场景,并通过送礼行为参与到主播“自我商品化”的过程当中。主播身体的异化是主播和观众“合谋”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来都是新闻主播传播新闻,而最近央视的新闻主播却成了新闻的制造者,先是《新闻联播》连续换上几个新面孔,其中郭志坚的微笑成为观众谈论的焦点,后有贺红梅晚间补妆画面被直播,接着又是文静早间播报当着全国观众打哈欠……一时间,央视、主播成为舆论热议的关键词,批评讽刺愤怒者有之、理解调侃打趣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15.
吴凡  宋杰 《传媒》2023,(20):76-78
围绕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实时盗播问题,学界及司法实务界一直就采取何种保护路径争论不休。本文从著作权保护路径可行性、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可行性以及邻接权保护路径可行性三个维度来分析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广播组织权保护路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立足于中国著作权法制度的立法目的和设计初衷的基础,不宜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认定为作品,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应当依据广播组织权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王芳 《记者摇篮》2010,(9):58-59,57
随着听众观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以及大型主题策划直播的要求的日益提高,一批以编采播见长的编辑记者型新闻主播脱颖而出。,做直播时代的“全能型”新闻主播已成为对主持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直播飞速发展,网络主播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由于网络直播入行门槛低,导致主播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解公众对网络主播的态度,本文从公众对主播认知度及自身是否愿意当主播入手.通过描述分析法和推断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探寻公众对网络直播未来发展的看法,得出公众心目中主播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些对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李琴 《青年记者》2017,(23):23-24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网络直播近年来井喷式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也相伴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网络主播与直播观众.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直播热潮下,直播内容低俗、网络主播违法现象频频出现.从社会学视角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火爆的网络直播现象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究其本质,网络直播就是主播身体的展演,以及观众对其所进行的"凝视".本文提出在主播与观众的身体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身体成为主播自我呈现的媒介,也成为观众在文字符号后潜在的主体对象.直播中呈现身体并进行一种面对面交流,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身体是网络直播的基础.同时,在网络直播间中,可以说是建构了一处虚拟的场景,该场景提供了主播与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虚拟空间,也是伴随着身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黄子馨 《东南传播》2018,(7):145-146
最近几年,网络直播在国内的用户正在不断地增加,去年国内网路直播的用户已经达到3亿多,传统的电视主持人也都对网络直播进行试水,比如谢娜、蔡康永等.网络直播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网络直播中的主播们所运用的技巧以及策略都有哪些?而这里面又有什么传播技巧以及策略是传统电视主持人能够进行借鉴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电视主持人的转型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