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对靖继鹏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以期赓续与弘扬我国情报学教育理论,为新时期我国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人物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理清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现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情报学教学的启示。[结果/结论] 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内容体系包括基于中国情境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情报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迎合社会需要的多目标培养体系。同时,用国际化视野构建情报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社会需求不断推动情报学课程改革创新,深化情报工程专业方向中的多学科融合教育是靖继鹏先生情报学教育所带来的学术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梳理靖继鹏先生信息生态学思想,并勾勒其学术思想大厦概貌,让后辈充分体会先生信息生态学思想的精髓。[方法/过程] 通过搜集和研读靖继鹏先生在信息生态学领域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对先生的访谈,将先生的信息生态学思想分为4个阶段:信息生态学思想积淀、信息生态学思想初步建立、信息生态学理论体系形成以及信息生态学思想向纵深方向发展。[结果/结论] 从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方面总结先生对于信息生态学思想的贡献,概括其信息生态学思想的创新性、前瞻性、时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4个主要特点,先生的信息生态学思想丰富了情报学教育体系,推动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梳理中美情报学更名情况,以为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考。[方法/过程]从情报机构、情报协会、情报学科、情报教育机构等4个方面梳理中美情报学更名情况。[结果/结论]总结中美情报学更名的4个特点:起源于情报工作实践、情报学信息化、情报学技术化、情报学教育的iSchools化,从专业实践、信息技术、情报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国内情报学发展的建议,为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情报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情报研究是致力于解决决策信息不完备问题之情报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情报学理论探索的实践之源。[方法/过程]明确情报研究在情报学理论探索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梳理情报学术生态思考的主要内容,回顾生态观下治学理念的实践尝试,可以得出对情报研究中治学思考的几点看法。[结果/结论]情报研究中的治学离不开冷静细致的学术生态思考,生态观下治学理念的实现则需要坚守学术理想的信念、营造共享交融的环境、享受持之以恒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情报学界最早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探究其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内容体系,有助于启发后辈研究学者,推动信息经济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结合先生个人经历与时代发展因素分析先生信息经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然后通过研读先生信息经济学领域成果概括其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先生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特征及贡献,最后提出研究展望。[结果/结论] 先生构建了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凝练了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拓展了信息经济学应用领域,他的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具有前瞻引领性、系统全局性、应用实践性3个典型特征。结合先生信息经济学思想与现实发展,从创新理论基础、拓展应用实践、追踪发展前沿3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回顾总结我国情报学近20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情报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进展》第1-11卷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文章选题、主题并总结各选题特点;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定进展周期内我国情报学在理论研究、范式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新兴信息技术等是《情报学进展》所载文章的主要选题,各选题呈现出不同特点。未来,智能化的情报学将融合多学科,面向科学发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秉  吴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52-58
[目的/意义] 近年来,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安全情报学尚极为年轻且不成熟,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正处于"迷茫期"。因此,探讨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问题正当时。[方法/过程] 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针对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中的4个方面(即学科由来、学科基本概念界定和认识、学科身份与学科建设视角)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安全科学,应科学界定安全情报学学科基本概念,应积极吸收情报科学理论与方法,并在"大安全"观与"大安全情报"观指导下,面向安全管理,综合统一各类安全情报,提炼共性安全情报学问题、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科学、统一、具有实践性的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对情报概念内涵、情报学理论范式变革、情报工作内涵进行梳理,阐明发展数据驱动型情报研究工作的必然趋势。[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从历史视角梳理信息、情报学的概念内涵和情报工作对象的演化,基于数据-信息-情报-知识-智慧(DIKIW)的相互关系模型,说明在情报工作中数据建设的重要性;将情报学的理论范式分为四类,阐述每种范式指导下的情报工作重点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在情报学多元范式和DIKIW的基本认知下,未来情报工作的战略选择应该重视发展基于数据的情报研究,进而建立以智能情报为核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决策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情报学界的"情报"术语争议现象,反思情报学学科基本术语的混用与混乱对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带来的影响,呼吁规范情报学术语,重构情报研究理论和情报方法体系。[方法/过程]根据术语学的原理和思想,从术语语境、概念层次、多语术语翻译操作3个方面分析情报学现存术语争议产生的原因。[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对情报术语的探讨是情报学随社会发展的必然,情报学对术语体系规范的需求反映出对理论重建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徐扬  刘姝雯  腾菲  罗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07-112
[目的/意义]针对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的特征、现状及问题,探究情报学知识和技术在FinTech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梳理Fintech概念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从情报学视角,讨论FinTech在特征、应用、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学与FinTech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强化FinTech业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加强情报分析、商务智能以及情报学视角的大数据分析,为FinTech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关联的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情报学带来了诸多影响。有效梳理和整合这些影响的发展脉络与应用场景,强化人工智能在当前情报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能为情报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研究设计/方法]聚焦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从高被引论文、文献共引、主题词共现三个维度对人工智能在情报学中的知识基础及其演化和研究热点予以分析与解读。[结论/发现]归纳了人工智能研究对情报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情报学研究主题的衍生和情报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两方面,并从理论创新、研究对象拓展、信息服务提升与学科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在情报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创新/价值]通过对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进行深入量化分析和定性研究,探讨和揭示了该主题下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相关发展规律,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传统数据挖掘技术很难有效地对海量、高维、动态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这成为当前商业智能、决策分析和知识发现等领域中的主要技术瓶颈,网络动态数据挖掘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网络动态数据挖掘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对网络动态数据挖掘研究的形成过程、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研究认为:网络动态数据挖掘过程中突变性问题、与情报学的融合问题、社交网络动态演化模型、研究合作网络时序变化及网络动态数据挖掘中的粒度计算问题等是情报学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6):146-148
[目的/意义] 对《知识学研究》一书内容及思想的再次理解,对图情学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并展现出来的学术意识展开思考。[方法/过程] 对文献展开思辨性、比较性思考与归纳。[结果/结论] 《知识学研究》是一部以"大学术观"为指导的,以知识及知识资源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科学阐释;同时也认为图书情报学最终也将以"知识"为最终的指向。该书体现出图情学人的学术自觉、自省与自立,其倡导践行的"大学术观"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i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iSchool 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对美国排名前15的iSchool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评估4个方面对其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美国iSchool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其学习与研究能力;其核心课程类别设置广泛,涉及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位教育、认证、双学位、辅修等多种方式;认证协会、排名机构与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美国iSchool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主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对文献关键词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发文量的变化情况分为三个阶段,梳理出总体研究热点。进一步对三个阶段中发文数量最多、上涨速度最快的阶段进行细粒度划分,基于关键词共现方法分析研究主题的时序变化情况。[结果/结论]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研究主题集中、多样化程度低,近十年来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主题发展迅速,知识组织和管理主题的研究热度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7.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阅读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对阅读推广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保障推广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方法/过程]借鉴TQM理论,全面分析阅读推广所涉及的责任主体、推广对象、推广内容、环境资源及技术手段等系统要素,参考PDCA循环,梳理阅读推广的工作流程。并将TQM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四川师范大学阅读推广活动中检验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结论]证明TQM理论对阅读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以情报学为例,探索基于社会化问答网站热点的学科认知特点挖掘方法及其可行性。通过总结归纳知乎用户对情报学的知识期待和学科认知,为情报学学科建设提供特定参考。[方法/过程]以知乎情报学话题下的"精华"讨论内容作为分析对象,运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挖掘关注热点,并对这些关注热点的自身属性、相互关系和核心程度等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结论]知乎的情报学关注热点可分为信息检索与搜索引擎、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等7类,反映出大众对情报学的技术、商业、学科、社会4方面的知识需求,进而构建出信息技术、现实应用、信息社会3个维度的学科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研究情报学如何响应大数据语境提出的功能要求,在研究内容、方法及范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聚焦.[方法/过程]应用历史分析方法,梳理总结情报学应对纸介质信息爆炸时在文献选择、内容揭示、服务提供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应用规范化方法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情报学在服务对象、信息获取、信息序化和决策支持上的挑战,基于情报学的三维范畴描述讨论情报学在信息发现、信息序化、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与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新研究取向.[结果/结论]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既应坚守历史演化所积累的学科特色,也应积极响应时代挑战,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更要求情报学学科融入新时代,积极探索数智化人才培育路径。[研究设计/方法]从认知到应用全方位策划“情报学+”数智化人才的培育理路,明晰育人体系,重点描述人才核心素养模型的搭建以及对人才培育路径的思考,展现情报学育人的本土化、特色化、智慧化。[结论/发现]情报学学科未来应致力于培育服务新时代各工作领域和研究情境的复合应用型情报学人才,不断探索更完整的人才培育闭环。[创新/价值]以中国哲学思想赋能新时代情报人才培育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体现哲学思想现实价值的同时,为情报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