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意义]引入关注用户互动体验和情感投入的用户契合理论,为提升图书馆微信服务水平和用户活跃度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基于LDA对知乎社区中有关微信用户参与的回答文本进行分析,提取用户契合的特征词,并结合用户访谈对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用户契合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进而获取"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得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用户契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平台内容质量、平台系统质量、互动参与意识和用户感知价值,其中用户感知价值的影响最大,而平台系统质量并不对用户契合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内容是影响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的关键因素,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和供给优先序研究,可使高校图书馆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 在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现有服务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用户满意度的前馈控制方法--Kano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用户满意指数和精细化Kano模型,分析各服务内容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和影响程度。[结果/结论] 将现有29项服务内容划分为8项高魅力服务内容、10项低魅力服务内容、5项高期望服务内容、2项潜在服务内容、4项无关服务内容,提出各类服务内容的管理策略;通过对用户满意指数分析,结合四象限散点图,确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供给重点,进行优先级顺序,旨在帮助管理者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有先后缓急的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从而实现满意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微信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调研中国高校学生对微信图书馆的使用意愿,探索影响用户使用微信图书馆的因素,以期为微信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在技术接受模型、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以重庆大学微信图书馆用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社会影响和使用态度是影响用户使用微信图书馆的主要因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用户使用意愿,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但是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提出的服务改进建议,对于提升微信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借鉴大众传播理论开展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与微信平台间的服务融合、创新优化与应用推广,对改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 以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型(CMR)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指标因素,基于DEMATEL系统因素分析的大众传播视角,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根据各指标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结合因果关系四象限图,提出若干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的建议和对策。[结果/结论] 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严谨性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媒介引力场模型和影响因素体系,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辅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 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相似文献   

6.
“满意镜像”理论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测度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析图书馆服务质量"满意镜像"的形成机理、路径和影响要素。[方法/过程] 依据"满意镜像"理论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镜像"模型,基于理论文献分析模型的测量要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有效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和路径分析法进行模型验证与参数估计。[结果/结论] 图书馆外部服务质量的5个服务维度(环境设施、资源获取、馆藏资源、服务魅力、服务保障)对读者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图书馆内部服务质量的5种组织氛围(组织管理氛围、人际关系氛围、学习创新氛围、工作服务氛围、激励成长氛围)对馆员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馆员满意度对读者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 认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控制需要有效地把握馆员满意度和读者满意度的镜像关系,从营造健康的组织氛围(公平管理、馆员激励、学习交流、赋权一线)和优化读者服务质量(资源适用、拓宽沟通、服务增值、信息教育)的整合视角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问题,探究用户的技术焦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机理,建立技术焦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的中介模型,引导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以用户参与为中介变量,分析技术焦虑与用户参与、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作用关系并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技术焦虑对用户参与存在显著的反向作用,用户参与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技术焦虑以用户参与为部分中介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产生反向作用,技术焦虑的个人维度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比图书馆维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关文献回顾和梳理,提出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关系质量的概念和构成因素,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模型,选取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图书馆服务质量三维度对用户满意均显著有影响,对用户信任均显著有影响,服务环境和信息控制对用户承诺显著有影响,馆员服务对用户承诺显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服务质量问题,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服务质量控制流程,引导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引入ARIS流程建模方法探讨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流程设计思路,以武汉大学图书馆移动订阅服务为例,应用ARIS建模工具构建服务质量控制流程体系框架与核心模型,通过具体实践在ARIS仿真平台上检验流程运行效果。[结果/结论] 流程运行仿真结果显示,图书馆通过该流程进行移动服务质量控制后,移动订阅服务使用率、用户订阅需求处理量、订阅内容更新率、订阅文章收藏量都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应用ARIS方法构建的移动服务质量控制流程模型能够帮助图书馆明确服务质量控制中各要素、各流程单元间的内在关联,更好地开展跨部门协同合作,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效率,为移动服务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意义] 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进行全面合理评价,提高其传播影响力。[方法/过程] 运用扎根理论、信息传播等相关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方法,结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从微信平台自身特征、用户、服务方式及内容、传播效果4个维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以山东某师范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构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体系中传播效果的权重最大,服务方式及内容其次。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关系质量是用来衡量用户与图书馆关系强度的指标。本研究试图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图书馆关系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图书馆关系质量的管理建议。[方法/过程]针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问卷调研,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总结图书馆关系质量的构成维度;并对用户感知的关系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象限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关系质量是由满意、信任和承诺3个维度组成的,用户对其评价总体上偏向于正面。其中,承诺维度评价最高,信任维度评价最低。对图书馆熟悉和非常熟悉的用户对图书馆关系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一般熟悉和不熟悉的用户。为了提高用户对关系质量的感知,图书馆应该建立推行图书馆服务的规范准则,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能力,推动资源导向服务向用户导向服务的转变,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用户满意度是阅读推广活动有效性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促进阅读推广的高效开展。[方法/过程]针对参与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用户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运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论证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阅读设计"、"推广支持"、"阅读环境"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推广因素,作为非推广因素的家庭所在地、学科领域、是否担任过职务也对用户满意度造成影响。多方参与的深度推广支持服务,差异化、弹性化的阅读设计,推广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增强用户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微信息生态环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息环境的出现对图书馆的现行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图书馆应通过构建微服务系统形成并发展图书馆微信息生态环境。图书馆微服务的具体实现模式可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碎片化、微内容聚合、契合移动终端特点的新服务开发、与移动SNS融合这几个方面入手。图书馆应将微服务纳入其服务体系,应用微信息技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以用户为中心评价考核微服务的效果,逐步形成微服务与传统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创新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过程中的体验需求,探寻影响用户需求的主要因素,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提出优化移动图书馆设计的建议。[方法/过程]根据用户体验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特点,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全面剖析移动图书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影响用户需求的各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动态变化过程,并利用建模工具将其作用机理可视化呈现。[结果/结论]从感官体验设计、信息资源设计、交互设计和情感化设计4个方面提出移动图书馆改进建议,以提高其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情境影响着用户信息需求,而用户信息需求源于其自身综合素养与解决目标问题能力的势差。在微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深入研究移动图书馆场景化用户信息需求及其特征,挖掘用户信息需求规律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和关键。[方法/过程] 将移动图书馆视为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研究用户的场景化信息需求内涵、要素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以社会认知理论、用户满意度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需求规律进行总结,并运用日志挖掘的方法对用户场景化信息需求规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 在移动图书馆场景中,对单个用户而言,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或具有链式、支链、树状和网状等不同的优势,但对用户群体而言,其信息需求具有严格按照"链式-支链-树状-网状"的趋势递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试图通过质化研究发现影响国内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以此作为确定满意度指标体系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过程] 以实地访谈和扎根理论为资料获取和观点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实地访谈用以获得未成年人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真实评价与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作为理论归纳的方法,从经验数据获得理论解释。[结果/结论] 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包括图书馆归因范畴和未成年人用户归因范畴;前者包括资源因素、环境因素和服务因素,后者包括用户认知因素、用户能力因素和用户行为因素。未成年人用户归因范畴的因素(用户行为、用户能力和用户认知)是图书馆自身因素之外影响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归因范畴"也通过影响"用户归因范畴"中的因素实现对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追求优质内容生产还是知识付费情境建设,是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面对的重要权衡,本研究旨在为知识付费平台建设和知识营销策略优化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前因构型,分析"内容"(Content)"情境"(Context)"辨识"(Conciousness)各自作用和协同并发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复杂影响机理。[结果/结论] 根据实证析出的典型路径发现:①"内容-情境-辨识"(CCC)联动匹配的组态能够激活研究框架,驱动在线用户"行为"(Behavior)选择生成;②付费产品中"内容质量*内容效用*合法化"是用户需求响应的核心条件,付费情境中"群体规范"是用户知识扩散行为的充分条件;③存在5种高解释力的复杂解结果,对网络交易论以及本文倡导的用户知识付费观的影响及整体效益有所差异;④与许多文献结论不同的是:受限认知能够成为用户行为决策的支持性因素,而涉入认知却成为组态中起调和性作用的变量,需要与具体情境因素共同促成用户选择;⑤不同参与条件的搭配存在"结果等同但效益不等同"的等价替代作用,具体条件及其组合可以通过等价替代的方式促成用户知识付费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从用户视角分析图书馆帮助民众有效消减信息搜寻焦虑的作用机理,自下而上地评估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化进程中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成效。[方法/过程]通过对708位图书馆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体特征、图书馆使用行为、图书馆使用体验和信息搜寻焦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个体的教育、经济差异通过中介变量对信息搜寻焦虑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教育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高的两组群体焦虑感更强;图书馆使用体验越好,越有助于消减用户日常信息搜寻活动中产生的焦虑感;图书馆使用行为对信息搜寻焦虑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其子维度认知能力障碍与信息利用障碍存在间接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