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兰 《图书馆论坛》2013,33(1):86-90,81
通过调研国外大学图书馆利用电子书阅读器开展服务的情况,从采购、数字资源建设、编目、借阅服务、教学与科研服务、培训与推广6个方面探索电子书阅读器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索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和PC阅读3种数字阅读方式,电子书阅读器更适合深度阅读。虽然我国图书馆应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借阅服务主要存在电子书资源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障碍,但图书馆可采取积极与出版商沟通,丰富电子书资源渠道;结合数字资源建设,提供特色馆藏服务;应用加密技术,完善版权保护等对策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电子阅读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作为传播信息资源的场所应利用这种能够完善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工具。在介绍目前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阅读器应用于图书馆借阅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使电子阅读器在提高文献利用率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美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随着电子书数量的增加与普及,图书馆电子书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将电子书的收集、整理、借阅、管理等服务纳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来,成为各类型图书馆重要的服务内容。[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美主要图书馆的电子书及电子书阅读器的借阅政策及服务模式进行比较,从中美图书馆电子书的流通、推广和电子书服务平台3个方面进行电子书服务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借鉴美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目前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借阅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于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借阅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规章制度建设的先进理念,为完善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过程] 依规章制度的内容类别,从馆藏政策、资源采集、读者服务、培训推广和管理规范5个方面总结台湾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规章制度建设的经验。[结果/结论]在制订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规章制度时,应着重制订科学的评估标准;优先采用联盟采购方式;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借阅服务。  相似文献   

7.
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摘以美国图书馆开展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的运行情况、具体操作方式、相关的政策法规、读者的反响和态度及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图书馆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面临的障碍,为其它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数字阅读的发展,图书馆手持阅读器免费借阅受到读者欢迎。但是,图书馆的手持阅读器借阅存在电子书数量有限、种类单一,以及更新费用需要读者自行承担等问题。图书馆与网络内容提供商之间通过B2L2C模式进行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有效解决当前的手持阅读器服务难题。  相似文献   

9.
对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校友服务专栏建设、书刊借阅、电子资源使用、参考咨询服务、公共设施开放以及收费问题,认为内地高校图书馆应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经验,积极提供校友服务,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赛迪网讯】4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周三发布了Kindle图书馆借阅服务。这项新功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允许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用户借阅美国的1.1万个图书馆中的图书。Kindle图书馆借阅服务将提供给所有型号的Kindle设备和免费的Kindle阅读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1.
电子书阅读器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调查和图书馆网站调查,描述了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现状,并分析了电子书阅读器在出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现在还不是大规模推广电子书阅读器的最佳时期,但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兰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131-137
从年代分布和主题分布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1年是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的黄金年代.国内较多研究电子书阅读器对图书馆的影响、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国外则较多研究电子书阅读器试验项目的评估、电子书阅读器在图书馆及教学和科研环境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研究的异同,指出国内学者应加强实际应用案例、应用满意度与效果、电子书阅读器在教学和科研环境中的应用、解决措施等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电子书是基于现代出版技术的新型出版物,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出版商为保障自身利益对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做出种种限制。为了弥合出版商和公共图书馆在电子书借阅方面的立场差距,双方都在寻找一个双赢的机制,本文通过考察国际图联、美国图书馆协会、英国政府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英美两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的共同点:公共图书馆向读者免费借阅电子书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公共图书馆电子书的借阅模式包含三个组件,即一书一借,提供远程服务,限定借阅次数。图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4.
电子书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文献借阅方式,电子书服务正成为高校图书馆一项新的业务项目。对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章分析了电子书阅读器的特点,探讨了电子书产业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图书馆采访、编目、典藏和流通工作的影响,认为图书的全文数字化及电子书的管理与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In spite of the widespread trend of e-book adoption by U.S. academic libraries, interlibrary loan (ILL) of e-books is significantly lagging behind because of license agreement restrictions, unstandardized platforms, library policies, and technological barriers. More recently, the long-cherished tradition of ILL has been further challenged, becaus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cademic libraries are adopting user-based e-book purchasing model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bypass ILL.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indings of two longitudinal surveys on e-book ILL practices in U.S. academic libraries, based on random sampling. The results from inferential statistical analyses reveal that, while inter-library lending of entire e-books is seldom practiced and shows no growth, e-book chapter ILL is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U.S. academic libraries. Librarians have grown more knowledgeable about licensing and technological issues, but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se barriers are mixed.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larger institu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perform e-book ILL services, and their librarians tend to be more positive about the future of e-book ILL.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从远程读者界定范围、网站栏目设立、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对新西兰8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远程读者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升远程读者服务意识、增加远程读者服务栏目、合理界定远程读者范围、客观开放服务内容、注重服务规则制度制定、加强服务人员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借阅工作的比较,以及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借阅工作的理性思考,提出复合图书馆时期借阅工作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