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章从心理学、社会学、图书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青少年阅读进行整体性的研究,通过多学科视角的整合分析,提出了图书馆促进青少年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1<阅读疗法>与王波 阅读疗法在国外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医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和图书馆学等多个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儿童阅读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为我国儿童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搜集、整理国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领域对儿童阅读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各学科视野下儿童阅读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儿童阅读在国外受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且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②各学科在研究视角、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分野,但在研究取向、研究主题上也存在相互交融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中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使儿童进入一个观察不到、抽象的知识世界,势必成为儿童精神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儿童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儿童的精神成长更是儿童成长过程的关键。本文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多学科视野,来多角度研究儿童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各学科虽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研究宗旨是多学科协同并进为儿童阅读的研究提供相互交融的多样性、全方位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早期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就已经具备了宏观图书馆学和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属性,为后世形成俄罗斯自己的图书馆学学术传统奠定了历史基础和学术思想基础。作为一种宏观图书馆学和理论图书馆学的学术视野,其研究方法必然突破图书馆内部作业的实用局限。早期俄罗斯和前苏联图书馆学通过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当代俄罗斯图书馆学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传统与美国图书馆学学术传统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上有某些相通之处,但在整体上却有根本的差异。因此可为深入研究图书馆学方法论理论和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提供极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在培养未来高水平图书馆干部的专业科目中,《读者工作》课程居于中心地位.以综合图书馆的科研与实践成就,和教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资料为基础,这一课程揭示读者工作方向、读者研究、宣传图书和阅读指导的方式与方法、情报活动和图书馆各部门读者服务工作等关键性的理论、方法与业务组织问题.多年来形成的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高等教育的特定体系包含一切教学形式.然而苏联图书馆学的发展、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求和讲授图书馆学各课程的经验,都要求改善并充实这一课程的结构,即审查并调整其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并充实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时期的图书馆学是一门把图书馆学当作群众性地交流社会思想形式的社会科学;重视图书流通、阅读过程、自学教育和书目工作研究,强调图书馆和读者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图书馆的普及性,重视图书馆的计划管理、集中管理和民主管理;图书馆为居民平等服务的特色,包括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儿童和青少年以及专家平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社会学是在图书馆学,社会学相交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图书馆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但多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却或多或少地忽视对社会、对人的研究。为此,建立一门图书馆社会学,以全面讨论图书情报与社会、与社会组织、与人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本刊1987年第6期发表钟宁同志的《图书馆社会学的意义》,初步提出这个问题。本期再发表李广建同志的《关于图书馆社会学》,希望引起识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阅读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认为图书馆阅读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研究“馆内阅读”现象;二是研究“社会阅读”现象;三是研究“阅读推广”现象.图书馆阅读研究的任务有三:一是整理与分析传统阅读理论,提供“经典阅读”的最佳场所;二是学习与借鉴国外图书馆阅读理论,供给图书馆学新鲜血液;三是关注与重视图书馆阅读实践,提升图书馆阅读研究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面向儿童的阅读疗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阅读疗法的研究在国内的兴起,图书馆学、心理学、医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领域都相继掀起了研究的热潮.为系统回顾和总结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阅读疗法面向儿童的发展历程,丰富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建立儿童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文章利用SPSS 13.0等统计软件,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我围面向儿童的阅读疗法研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现实社会现象,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学的解释性研究与运作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超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0):11-13,16
解释性研究和运作性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两个方向。指出图书馆学的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寻求理解与寻求规律,并从图书馆学职能变化的角度讨论图书馆学的运作性研究--模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2000至2009年共有106项知识管理自科与社科项目获批。以该106项项目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国内知识管理立项研究大致分为两大主体: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核心的知识管理综合性研究和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技术与系统研究,图书情报界在国内知识管理立项研究中处于从属地位。国内知识管理立项研究集中在知识管理流程与隐性知识领域,对于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不同组织环境、组织文化、人的关系研究较少;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领域和视角较窄,其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科。缺乏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方法;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研究方法体系不够成熟,理论研究明显占据优势,实证研究的特点与规范程度没有明确。  相似文献   

13.
规范研究、经验研究、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常用的图书馆学研究范式。梳理这些研究范式的概念与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规范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扩展图书馆学研究思路。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经验研究、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偏多,实证研究缺乏,定量研究往往被忽视。为此,图书馆学研究应坚持多种研究范式并存与互补应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弘扬实证研究方法,从而促进图书馆学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规范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性”与“后继性”研究的基本含义及具体衡量标准,尝试对“原创性”图书馆学研究着重提出新领域、新视角和新方法。“后继性”图书馆学研究认为应将“继续性”研究和“争论性”研究作为评判依据,试图为中国图书馆界评判图书馆研究成果有无价值及价值高低提供具体标准,以利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主义"的批判要适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图书馆学而言,“主义研究”非常重要,缺乏“主义”,图书馆学的思考则丧失一种彻底精神和整体思考。图书馆学“主义研究”的实质是“学科研究”,除了受“定量研究”者批评外,还要受到同属于“定性研究”的“领域研究”者的批评。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但如果对“主义”批判过度,则会出现学理研究的“浮躁”。所以,对“主义”的批判要适度,简单地否定“主义”,其结论必将失之偏颇,存在“主义”批评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信息用户研究的时代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信息用户研究是信息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讨论热点、时代特征和研究趋势3方面对信息用户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法学的研究视角与重点研究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信息法学的研究层次,重点探讨信息法学的研究视角,包括科学研究原理视角、不同学科研究视角、法学理论视角、信息法律体系结构视角、信息活动相关领域视角和研究方法视角,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法学新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立法动力研究、信息法律体系研究、信息法学学科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8.
芝加哥学派——中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之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46-49
美国图书馆学的芝加哥学派为图书馆学引入正规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可以说芝加哥学派的实证研究是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开端[1]。回顾芝加哥学派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并追溯我国图书馆学界实证研究的历程,指出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遗憾地错过芝加哥学派科学的改造,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最后,呼唤以科学的研究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费成  王晓光 《情报学报》2007,2(2):172-178
信息资源管理(IRM)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融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边缘学科。本文以2001~2006年美国Idea Group出版集团连续出版的5卷《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课题》丛书为例,从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角度分析了西方IRM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chronicles the rapid expansion since 1990 of research within archival science and characterizes contemporary archival research culture. It examines the role and state of key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such as growth in doctoral education, forums for presenting and publishing research, the numbers and size of graduate archival education programs, availability of diverse funding for research, trans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ols appropriate for investigat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wide-ranging research questions. An Appendix articulates and names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hose derived and adapted from other disciplines, with a view to adding to the “literary warrant” for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promoting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nd providing sources for the teaching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professional and research caree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sustain and extend the emerging research fro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