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传播形态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媒介与体育形成了共存共生、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媒介以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为报道内容,这能够增强受众对媒介的关注度,成为媒介的重要盈利点;另一方面,体育事业需要媒介的推广和传播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独特的共存共生、相互依赖的特性,使媒介本身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体育传播的方式、渠道、内容、受众和盈利模式的变迁,这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不同的媒介特征.体育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变迁不仅涉及体育事业本身的呈现形态,还在深层次上关系到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逐.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布雷特·哈金斯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大卫·罗维合著、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宏伟翻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新媒体与体育传播》一书,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出发,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媒介变迁与体育传播的新发展.作者将体育传播与媒体转播权和媒体盈利模式相结合,分析了体育传播媒介变迁背后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再分配问题.这就将体育传播研究延伸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为读者理解体育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刘丹凌 《今传媒》2016,(10):31-31
主持人语:媒介批评主要指的是基于人的传播活动对媒介现象进行的价值评判和反思性活动。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多元化、传播的多渠道、传媒的市场化等引起了网络的娱乐泛化,甚至是娱乐过度化,这种现象正在消解新闻传播中的文化深层意义。在这样的媒介时代是需要批评的,我们要立足媒介批评的理论来看传媒的角色以及传媒现象,这样才能促进媒介文化的进一步积累。本期栏目作者梅珊珊以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并对竞技体育传播提出合理化建议;覃秋媛以武汉高校学生为访谈对象分析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旨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姜成坤则分析党报在媒体融合中的批判与解构问题,以促使党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映射出各自领域的问题。本期“媒介批评“栏目从国际、国内以及理论、现实的维度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各种现象进行研判和分析,以加深大众对当今媒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运用,也促使媒体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5.
Web2.0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邹军 《新闻知识》2006,(4):12-14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永无止境的传播需要,媒介总是顺应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与人类社会同步演进。伴随媒介演变的脚步,人类对于媒介的了解和运用媒介的能力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之中,媒介素养因此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传统媒体主导着人类信息传播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媒介潜质全面介入传播领域,互联网也被冠以“第四…  相似文献   

6.
孔玮 《传媒观察》2012,(1):28-29
正二十一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崭新一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不断出现,大众媒介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手段源源不断地将发生在全球各地的信息展示给人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整个地球犹如一个"地球村",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大众媒介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会生活的领域几乎都无法摆脱媒介的  相似文献   

7.
姜英 《新闻界》2009,(1):93-95
本文结合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轨迹,从社会转型与当代审美文化的流变.受众分层与受众审美情趣的提高,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媒介竞争的加剧、媒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市场化发展的需要等到四方面分析了新世纪深度报道复兴的背景与动因,并指出深度报道在新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下的传播策略在于从选题上、表达方式上,传播形态上,传播理念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全媒体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进步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报道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各类网站等信息传播互动工具,面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的体育赛事报道以及相关体育人物和各种体育活动新闻,满足了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详细分析2022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的全媒体视角传播,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更多的全媒体宣传尝试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传播是指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基于自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一种群体传播形态.由于其融合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多种模式,因此成为媒介社区中的主要信息传播形态.如果说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1.0的话,那么大众传播和聚众传播则依次是人类传播2.0、人类传播3.0.聚众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不仅将营造更加辉煌的媒介景观,而且将广泛地影响日常生活、传播机制和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0.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媒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和传媒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边界渐趋模糊的现象,从构成媒介行业的软硬件体系,基于这些设施的媒介传播的活动与实务,以及人类社会与之相应的社会安排与组织形式3个层次,对传媒业的边界消失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形态上不断整合的媒介产品,也将促使以其为基础的传播实践活动、商业运行逻辑、传播制度规范等产生相应变化,但后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传媒业的内外融合,不但要从语态、观点、技术、渠道等内容生产传播角度寻求创新,更要从机制、规范、制度等角度创造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谷桂林 《青年记者》2008,(10):77-78
媒介融合的内核就是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对方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介形态,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旨在整合传播技术和功能,进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借助新媒体建立广播网,拓展报道方式和丰富节目样态,克服了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了传播功能的延伸。在2008年的雪灾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网,紧紧围绕大局,共享新闻资源,这种“台网一体”的媒介运作模式在报道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多层次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征,在当今媒体时代与媒体自身发展融为一体,两者呈现出共荣共生局面.一方面,体育作为重要的活动项目,尤其是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重要主题.由此,衍生出体育传媒这一新兴传媒类型.另一方面,随着体育本身的不断发展,以大型赛事为主导的体育项目本身成为传播体育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动员社会公众兴趣,吸引公众眼球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这一层面上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实体媒介.如今,体育与传媒结合更加紧密的情况下,体育文化与传媒文化呈现出交织的三位一体状态.因此,如何理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值得探究.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大卫·罗独著、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吕鹏副研究员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的《体育、文化与媒介:不羁的三位一体》一书,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分析.全书按照体育媒介、体育媒介产品和体育媒介的未来三个方面,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梳理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与传播的成果与经验,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进行国内国际重大体育完整活动报道的传播规律,2008年9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本刊编辑部等单位主办的,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分会、央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的"奥运电视报道与传播高层论坛"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办.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中异化现象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燕 《现代传播》2001,(6):39-43
大众传播无疑是人类历史进程中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大众传播以其强有力的传播优势,给予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日趋显著,同时也悄然削蚀着人们获取直接经验的主动性,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媒介化生存的滋生与蔓延.这种有悖于大众传播初衷的所谓"异化现象"有着较为复杂的生成原因,其中媒介权力等现象因素尤为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广告媒介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目前人们将广告媒介划分为传统广告媒介和新兴广告媒介,多种传播形态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受众往往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与媒介接触习惯选择自己最便捷的媒介接受信息。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和细分化的受众市场,使得党报的广告传播活动日益艰难,广告传播效果愈加难以把控。在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重围,成为新形势下地市级党  相似文献   

17.
胡正强 《青年记者》2012,(11):16-18
媒介批评的欲望、动机虽然往往是因传播实践而激起,但支撑在其背后的则是人类传播活动漫长历史的整个过程.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其思维方式与新闻传播显然有所区别,透辟的理性解析和文化阐释无疑是其话语实践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媒介批评学从西方引进大陆,中国媒介批评史的研究也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中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和开端自然也就成为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陆报纸媒介奥运报道建构下的台湾议题,已成为大陆媒介大型赛事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起到了让大陆民众走进台湾,了解台湾体育及其社会发展的传播功效。本研究梳理了《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1984—2012年奥运会期间有关台湾议题方面的报道,指出大陆媒介建构下的台湾形象呈现出:友善、多元、体育与政治议题时常交叉、通过奥运报道促进两岸和平、共享中华荣耀的传播图景。建议大陆媒介在今后的国际大型赛事报道中进一步挖掘和扩宽台湾体育报道的内容和质量,加大图片报道和体育人物、事件的报道深度,使更加全面、鲜活的台湾形象呈现在大陆受众面前,为搭建海峡两岸民众的相互认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海量信息的传播场域中突出重围,吸引体育用户的注意力,成为体育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数字时代新闻学发生了情感转向,情感性成为体育报道的重要传播特征。本文从捕捉情感、呈现情感和传播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情感表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以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传播环境的全球化实现了人类沟通无界限的追求,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人类传播在经历了口头语言、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发展阶段之后,现在已全面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自身具有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使现代新闻传播在实现互动性、扩充信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