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主体和客体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主体是指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指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运用这一哲学观点对“编辑”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过程,是构成编辑概念的几个要素。所谓编辑主体,是指通过编辑程序直接或问接作用于编辑客体的人,即编辑者。所谓编辑客体,是指编辑主体作用的对象,既作者和文稿。编辑过程,即日常编辑工作中确立编辑思想、拟订编辑计划、组稿、编稿等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2.
刘红霞 《新闻窗》2010,(2):70-71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是指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运用这一哲学观点对“编辑”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过程是构成编辑概念的几个要素。所谓编辑主体,是指通过编辑程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编辑客体的人,即编辑者。所谓编辑客体,是指编辑主体作用的对象,既作者和文稿。编辑过程,即日常编辑工作中确立编辑思想、拟订编辑计划、组稿、编稿等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版业引进策划这一做法的本身无是非可谈,但要使之真正地发挥作用,达到出版主体的预期目的,关键还在于出版主体如何灵活地去运用它。由于各出版单位在对出版工作进行策划时的做法不同,从而使“编辑”与“策划”二者有了不同的组合形式,即策划编辑制和编辑策划制,并具有迥异的意义与效果。 所谓的策划编辑制,就是出版单位从编辑或全体职工中把那些(一人或数人)头脑灵活、知识面较为宽泛、市场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员挑选出来,专门从事选题策划工作,有些出版单位还为此而成立了独立的策划编辑部或编辑…  相似文献   

4.
编辑基本规律存在于编辑活动中,是共同遵循的客观现实.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规律则是编辑概念的本质现象,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利用优选、优化的手段,对作品进行审理和加工,使之易于流存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一)这几年,不少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从系统论和选择学的角度来探讨编辑活动规律,提出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环境构成编辑活动大系统。在这个编辑活动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文化选择这个中介实现的。通过文化选择,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具体化了从而也实现了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统一,达到编辑活动的最终目的。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具有必然性,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自觉选择。若不如此,编辑主体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选择学理论还告诉我们,编辑主体在对编辑客体的文化选择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自觉、自主态势;选择什么,由编辑主体根据客观需要而决定。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始终是在编辑主体的支配下进行的。编辑主体对客观环境分析和利用得准确与充分,选择就顺利。显然,编辑主体的素质决定着文化效果的好坏。所以说,提高编辑主体素质,发挥编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编辑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阐释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显然,编辑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客体则指被赋予一定文化意义(内涵)、具有文化教化功能和社会传播价值的资料或现成作品.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特征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波 《编辑学报》1994,6(1):53-56
思维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科技期刊编辑思维(以下简称“编辑思维”)是在编辑活动中,依照一定的程序,对科技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考过程。它贯串于编辑活动全过程。编辑思维作为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属于认识论范畴。期刊编辑要把科技期刊真正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8.
周国清 《编辑之友》2012,(2):100-103
编辑客体是指编辑活动中与编辑主体相对的一切客观事物,即编辑主体可能的或现实的作用物,属于精神客体和社会客体的范围,而且以精神客体为主;编辑客体始终与编辑主体处于矛盾运动之中,编辑主体须适应编辑客体变化发展的新要求,以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这样就把编辑客体的范围扩大了、层次提升了,有利于以开阔的视野从广泛与深入的矛盾运动中把握编辑活动及其规律,拓展编辑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在编辑活动系统中,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文化选择实现的。编辑主体在对编辑客体的文化选择中处于主动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对编辑客体的信息的选择、存储、加工改造的过程始终是在编辑主体的支配下,是为实现编辑主体的行为目的而自觉、自主地进行的。这一实践过程充分体现了编辑劳动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中稿件客体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和稿件,是编辑活动过程最基本的主体和客体。至今对客体稿件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在编辑活动过程的作用和变化尚未认真讨论过。本文引入“稿件品级”、“稿件价值”和“加工难度”三个标准,企图给稿件客体以形象、深入、准确的描述,并进而从一个侧面探讨、揭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是编辑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编辑现象中的主体性和主客体相关性,构成了编辑学自己的发展轨迹。沿着这条轨迹可以观察到,编辑学既不是编辑主体,也不是编辑客体所决定的,而是由编辑主客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一、编辑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范畴。编辑主体是“现实的人”,它首先是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其次它又是能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者,它只有在编辑实践中才显示其本质力量。编辑主体不是个体的人,是指群体而言的。编辑客体是编辑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编辑责任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编辑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规划、组织、审评、编选、加工、整理文稿的人。编辑工作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根据西方守门人理论,在精神产品两次生产中,守门人要想创造出知名度、美誉度俱佳的学术精品,无疑责任重大。所谓职之所在,责有攸归是也。笔者认为,如何认识处理好政治与学术的关系是责任问题的核心。本文拟对责任内涵、责任误区、责任人作出分析,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谈新闻策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辑策划。这里,主要探讨在当前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一、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其一,编辑策划是新闻传播传受关系由以“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变化的要求。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以传者为本位,不够重视受众的需求,许多新闻媒体的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我播你听(看),我编你读”,…  相似文献   

14.
论编辑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汉语中,编辑一词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作动词用时,编辑一词当指编辑活动或编辑工作;作名词用时,编辑一词当指具有编辑身份的人。人们所以具有编辑身份,总是由于从事了编辑活动。因此,我们讨论编辑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编辑活动的概念。就编辑学的研究来说,当然要研究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只是现实中从事编辑活动的人,他们往往同时从事写作等编辑活动以外的文化活动,还可能从事政治活动或有关的经济活动等。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同时  相似文献   

15.
蔡雯 《当代传播》2000,(4):37-40
近年来有关“新闻策划”的讨论 ,引发争议的焦点实际就是策划的客体。编辑在策划什么 ?是新闻传播活动还是新闻事实 ?“新闻策划”这个命题本身显然说不清楚这一概念 ,因此 ,我们主张不用这个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词。但现实中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或者说一直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 ,大众传媒经常出于某种目的 ,策划并组织某些活动 ,或者诱发和控制某些事件 ,然后再加以大张旗鼓的报道 ,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超出了策划报道活动的范畴 ,的确在“策划新闻”了。有人将这种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件称作“假事件”(Psuedo -events) ,批评…  相似文献   

16.
巢乃鹏 《中国编辑》2012,(4):21-23,42
在传统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是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指文稿、作者和读者。编辑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数字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形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编辑主体(编辑人员)与编辑客体(作者、读者),编辑客体之间(作者与读者)强烈互动的三角锥模式。数字出版业态对编辑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角色要求,带来了编辑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凸现。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中的读者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编辑客体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增强,这成为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媒介新技术对编辑角色的冲击和消解是当前发展传播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编辑把关主体角色的迷失是当下出版界亟待解决的重大出版问题,重构编辑角色对于规范编辑活动,顺利开展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杜拉拉升职记》策划团队的实践和探索,系统分析了“创作出版论”与新媒介环境下编辑角色重构的关系,认为《杜拉拉升职记》出版传播的运作流程中全程策划,尤其是前期的媒介创意策划和后期的媒介产品异型延伸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对新媒介环境下出版理论创新具有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编辑”作为座标点,并由此引出三条射线,从而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的图型。《试论编辑意识》一文即由这一图型展开论述,分别涉及到反映主体活动的编辑意识与诸客体——图书、作者、读者之间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编辑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进 《编辑之友》1999,(5):52-53
编辑情感是编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形成的编辑活动的关系上是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所以,列宁曾精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lO月版,第255页)。审视编辑和编辑活动,首先应深刻认识编辑情感问题。进而秉要执本、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主体意识与编辑职能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闯 《中国编辑》2011,(5):27-31
编辑主体意识对于化解精神生产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编辑活动的创造性来源于编辑主体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编辑职能也由加工、选择向策划转型;数字化时代,应继续弘扬编辑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