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中伤亡人数之多,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说是“多年未遇”。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表现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媒介还把人关怀融入报道的各个层面,不仅告知公众海啸事件本身,更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宣扬灾难中体现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2.
彭剑 《新闻前哨》2005,(2):10-11
灾难事件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非同一般的惨烈性与毁灭性,带给人类无尽的心理恐怖与创痛感,因而,一旦发生,便迅速成为媒体倾力报道的主角和读争睹的热点新闻。从地域角度划分,灾难事件新闻分为本地灾难新闻与非本地灾难新闻。2004年12月26日早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全球最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并波及东南亚8国,死亡人数在15.5万以上。  相似文献   

3.
突发灾难事件无疑是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是如果媒体报道视角错位.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本次印度洋海啸地震灾难报道中.一些媒体就出现了报道视角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化的日渐普及,人们对电脑系统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电子化早已成为企业必要的经营条件。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电脑系统也可能因为天灾或人为因素等意外事故,导致系统毁损或是长期无法运作,造成整个企业在运营上的重大损失甚至是企业的危机,因此建立计算机灾难恢复系统势在必行。 一、计算机系统灾难恢复系统简介 1.什么是灾难 灾难是关键业务的信息服务中断了一段不可忍受的时间。这个定义基本上反映了灾难的性质。灾难的性质是相对的,因为在A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可是,2005年1月3日<参考消息>引自<德新社>新德里1月2日电的消息报道:"在上周可怕的海啸灾难中,印度南部沿海村庄里挂在高杆上的大喇叭播出的发生海啸的消息,挽救了7000名村民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郭伟 《今传媒》2005,(4):22-23
2004年12月26曰,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使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损失惨重。正是因为此次海啸的突发性、负向性、冲突性、刺激性以及全球性的特征,许多媒体都对其投入相当的精力,印度洋沿岸的灾难全景开始慢慢显现。  相似文献   

8.
2004年岁末突发的印度洋“海啸”灾难过去已经半年多了。回顾和总结前段时间世界各地媒体的报道,是十分有意义的。我国众多媒体全方位地报道了这次罕见的“海啸”。本仅以中央电视台的海啸报道为案例,进行分析。的确,在这场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及其后,中央电视台以极大的同情心跟踪报道了海啸带来的巨大灾难。在报道海啸的过程中,央视始终把“人”和“生命”作为关注的重点,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友好邻邦遭遇灾难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9.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5,(2):31-31
据美联社1月2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博客(在线日志)的浏览量2004年获得了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其在总统选举和其它一些新闻事件(比如近期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曹璐  万梅 《中国广播》2005,(3):20-25
2004年末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瞬间吞噬了近30万人的生命。这场人类突如其来的浩劫震惊了全球。灾难像一面镜子,检验着多极化世界格局中从首脑到平民各阶层人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全球化责任,以及面对人类灾难的应急对策、应变能力。面对这场浩劫,当今似已不居强势的广播媒介,在全球性的防灾、救灾、减灾活动中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前沿性作用。广播媒介,特别是主流广播媒介在灾难报道中的理念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灾难恢复系统能够保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遭受不测灾难袭击时 ,其关键数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得以恢复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电子文件的完整和安全 ,维护企业服务的持续性。本文重点阐述了电子文件灾难恢复系统的设计程序、建设模式和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甘丹 《新闻记者》2005,(2):33-3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8.7级地震海啸。无疑是震撼全球的重大新闻。世界媒体争相报道,其中美国CNN网站(以下简称CNN)的表现相当出色,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年底.印度洋洋底地震引发特大海啸。全球皆惊。天灾一发生,各新闻媒体迅速反应,争相报道,一时间。“印度洋”、“大地震”、“海啸”等关键词成为群众视线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海啸灾难发生后,泰国南部六府在此次灾难中遭受巨大打击。当时正值圣诞节假期第二天,著名旅游圣地普吉岛及其周边旅游度假区很多欧美游客在海啸中丧生。当地的很多建筑及通讯设施遭摧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宕机而导致业务中断的情况不断出现,灾难恢复已经成为许多IT经理考虑的头等大事。这种情况在2005年也不例外。自然灾害.人类冲突和经常爆发的安全漏洞攻击都促使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机构意识到需要实施或提高其综合业务连续性计划.其中包括IT灾难恢复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10,(40):58-61
继2004年12月印尼在印度洋海啸中成为重灾区后,这个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第五次遭遇7级以上的地震,同时.地震引发了海啸和火山爆发。截至10月26日晚,这场灾难导致108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相似文献   

18.
新兴媒体在“海啸”灾难报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栓 《军事记者》2005,(3):13-14
去年年底发生在南亚东南亚的连环地震海啸,造成了数十万的人员伤亡,无疑成为人类在2004年遭受的最大灾难,震惊了全世界。海啸发生后,许多家媒体对此都进行了详细的追踪报道。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此次海啸无疑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全世界的人们都该为此默哀。对于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使命的媒体来说,必须及时全面地把最新最快的信息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9.
孟盈  董天策 《新闻知识》2005,(2):5-6,47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的强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疯狂肆虐,席卷东南亚各国,造成举世震惊的灾难,新闻媒体无不及时跟踪报道。在这次国际性灾难报道中,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凸显人文关怀的新闻理念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体现。这里仅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家报纸在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3日的有关报道为例,从标题、图片、内容三方面剖析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安静 《新闻知识》2005,(11):93-93
提起灾难,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与车祸、地震、海啸、空难、火灾、战争等一系列恶性事件联系在一起。近两年来,在媒体上极力报道的有这么几件:非典、伊战、大平煤矿事件、印度洋海啸。这几起灾难从发生到最终处理,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能得知灾难事件的新动向。如果把有关这几起灾难的一系列报道放在一起来看,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以下几种“怪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