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斌 《出版视野》2005,(4):35-35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给南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生命损失。根据亚行2005年1月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上个月印度洋的海啸造成了超过15万人死亡,有可能使将近200万人陷入贫困。仅印尼一国,海啸灾难就是以将近100万人陷人贫困。简单的几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更让人陷入深思。此次灾难后,  相似文献   

2.
2004年年底.印度洋洋底地震引发特大海啸。全球皆惊。天灾一发生,各新闻媒体迅速反应,争相报道,一时间。“印度洋”、“大地震”、“海啸”等关键词成为群众视线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肆虐.震惊了全球。与此同时,另一场地震——围绕海啸报道的新闻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河北广播》2005,(2):31-31
近日,省红十字会对印度洋海啸捐救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北电台新闻中心采访部、经济频道《百姓30分》因宣传成绩突出,被省红十字会评为印度洋地震海啸捐款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新闻中心记者严红霞、经济频道记者白红彬被评为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新闻三昧》2005,(1):F002-F002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袭击了人类——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8个亚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遭受地震海啸的重创。截至2005年1月中旬,上述国家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人。  相似文献   

6.
突发灾难事件无疑是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是如果媒体报道视角错位.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本次印度洋海啸地震灾难报道中.一些媒体就出现了报道视角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地震和海啸的爆发一开始就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和生命,但在那个灾难降临的12月26日.我还没有完全从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摆脱出来,就像此后很多人跟我描述的那样,也许印度洋离他们太远了.他们怀疑这场人类800年才遇到一次的大海啸是否真的值得去关心。  相似文献   

10.
甘丹 《新闻记者》2005,(2):33-3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8.7级地震海啸。无疑是震撼全球的重大新闻。世界媒体争相报道,其中美国CNN网站(以下简称CNN)的表现相当出色,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参加海啸峰会,他的专机捎了16吨捐助物资。“中国总理是唯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印尼外交官员拉赫  相似文献   

12.
正当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突发事件报道持续占据世界各大媒体的中心或显要位置时,长征出版社像一位有先见之明的预言家,适时在“中国军事报人金钥匙库”中推出朱金平同志的新《论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13.
陈峻俊 《新闻前哨》2005,(12):71-71
一图胜千言已是老生常谈了。印度洋海啸事件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正是由于图片的作用,使全世界的受众如临其境地参与了这次颠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9级地震带来的大海啸,使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国家蒙受巨大灾难。纵观各大媒介,对这次灾难的图片报道大至分四部分:海啸前、海啸瞬间、海啸后灾难现场、国际救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这些图片强调了新闻的真实可信,使这次空前灾难给受众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图片新闻的生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 第一阶段是图片话语“意义”的生产,即新闻传播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也是所谓的“编码”阶段。海啸中的许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中伤亡人数之多,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说是“多年未遇”。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表现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媒介还把人关怀融入报道的各个层面,不仅告知公众海啸事件本身,更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宣扬灾难中体现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5.
马晓中 《新闻世界》2005,(11):43-44
10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动摇”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地震波及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其中巴基斯坦损失最为惨重.据估计此次大地震最终造成的死伤人数将超过5万人,经济财产损失巨大。从2003年伊朗古城大地震到2004年引起印度洋海啸的苏门答腊地震,再到几天前突然袭击巴基斯坦的大地震.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大地震频繁出现.这不禁使人担心大地震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大地震是不是正在逼临亚洲?我们到底能不能预知大地震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8.9级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灾面积之大、伤亡人数之多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印度洋海啸预警机制的缺乏,导致信息传递、分享都无法赶在灾难前实现。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帕森表示:“我们只能通过媒体知道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可是,2005年1月3日<参考消息>引自<德新社>新德里1月2日电的消息报道:"在上周可怕的海啸灾难中,印度南部沿海村庄里挂在高杆上的大喇叭播出的发生海啸的消息,挽救了7000名村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印度洋海啸灾难·聚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公共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当今世界,各种危机频繁发生,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人们防灾知识缺乏、抵抗风险和危机的应急能力严重不足是其中之一。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20.
截至1月8号.香港已为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捐出近7亿港元善款.平均每个香港人捐出100港元,成为全球单一捐出最多善款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