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09年1月20日上午,中国政府发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我国相当多的传媒当天和第二天报道这条新闻时,对其中关于核武器问题的表述做了不正确报道.例如.中央电视台四频道新闻节目该条的标题是"中国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中国以特色的"中国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从而不断崛起与发展,并开始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我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财经周报的<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自2008年由周报改为日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我国第一份跨地区、跨媒体的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这四份财经类媒体在传播财经资讯、深度解读经济动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发展成为新财经类媒体的佼佼者,在竞争白热化的报业市场中占据了可观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全球一些著名的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遭遇广告和发行量双下滑,<时代>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变为月刊.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世界少有的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的新闻周刊.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在头版位置对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事件做了题为<学生会主席直选全记录>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对该报道真实性的质疑.本文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叙事学理论分析该报道,揭示其本质只是在议程设置下的"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5.
党报经济报道由于其权威、庄重、严肃的特质,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更能给人可信度和安全感.2008年下半年以来,<湖南日报>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热心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坚定信心保增长"为主线,积极探索经济新闻"三贴近",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术期刊的"异化"与"坚守"——从遴选"核心期刊"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诚 《编辑之友》2010,(6):60-62
每当新一轮"核心期刊"遴选结果公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番热闹的议论景象.譬如,2009年下半年,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还没正式出版,而网络上已是炒得红红火火,有人在网络上煞有介事地纷纷推出"赝品"2008年版.导致<总览>编辑部电话不断,询问网上公布结果的真与假.其"核心期刊"效应,已成为中国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可见,2008年版<总览>牵动了多少学者和学子之心,也牵动了近2000家将要入选核心期刊的期刊人特别是杂志主编的心.[1]  相似文献   

7.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几乎每天一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中国的奥运和奥运的中国,这一系列报道为日本读者塑造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问题百出的"北京形象",这种描述本身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文本,本文以<朝日新闻>"看看北京"栏目为例,借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语态理论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平 《传媒》2007,(6):44-45
从1998年<首都经济报道>开播,首创了北京电视台唯一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节目,到2004年首次全面的改版,<首都经济报道>给自己的节目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在首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关注百姓的经济生活,以当日新闻焦点和近期经济热点为内容的,以主持人演播室点评为形式的,以互动为手段的次深程度经济报道.并坚持一贯的亲民作风,贴近百姓经济生活,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蹿红的网络现象,随着其对相关新闻事件的不断介入,以及所形成的相应社会舆论影响,已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8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相关报道即称"人肉搜索"对于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而言,就是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女报>2008年1月16日,在题为<善意有时也会伤着孩子>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上下工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很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 <检查日报>2008年1月10日,在<气定则心定>的文章中说:"孰不知,搞建筑工程,是要有资格证,许可证及相关手续的." <华声报>2008年1月8日在<误食毒蘑菇南非两华人严重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的报道写道:"孰不知,他们当天采集的野蘑菇毒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以下简称<辽>),因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采写报道的该记者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遭受质疑.1月8日,当地公安机关正式撤销立案、撤销拘传,并派人登门道歉.  相似文献   

12.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6):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正当全国人民准备喜迎春节之时,我国南方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笔者对"南方雪灾"期间出版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家媒体的相关报道作了分析和比较,归纳出这两家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党报在抗灾报道时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5.
石俊  吴扬 《青年记者》2008,(14):68-69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和<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经观>)作为两份财经专业类的大报,从两者的定位以及市场认可度来说具有可比性.本文试图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一个切入口,探究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管窥财经类报刊的竞争趋势.本文选取两报在2008年3月3~18日有关两会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报道不实"一词近来屡屡见诸报端,几乎可以获评2010年的传媒流行语了: <"炒蒜高手买百斤金条"报道不实> <"70%举报人遭报复"报道不实> <三年内免谈收房产税报道不实> <发改委称电价调整报道不实> <合肥女教师诱奸900男生报道不实> <西安成直辖市报道不实> …… 不实,不实!真是不一面足.  相似文献   

17.
周泽: "警察抓记者",已经逾越了公众能够接受的底线 赵金:"朱文娜事件"可谓是2008年记者维权第一案,引起的社会关注也是空前的.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事件的进程.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了朱文娜采写的<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报道了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的官司,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1月4日,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朱文娜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1月4日下午得知遭拘传信息,朱文娜到友人家暂避.7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记者报道辽宁西丰官员负面新闻遭警方拘传>.7日下午朱文娜向中国记协提交相关材料,中国记协维权处表示要高度关注此事.8日朱文娜回单位上班.8日下午西丰县公安局召开会议决定,对朱文娜撤销立案、撤销拘传.9日中午时任<法人>杂志总编辑王丰斌代表杂志社就朱文娜事件发表声明.9日下午3时西丰县委县政府指派相关负责人赴北京,向法制日报社表示道歉.  相似文献   

18.
余婷 《新闻实践》2009,(9):29-30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作为日报补充的全球著名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时代>周刊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沦为月刊.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却独树一帜,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对数字媒体从不热衷.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加入WTO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既凸显出一个经济大报的气魂,又提高了入世报道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20.
叶锡环 《传媒》2010,(8):68-69
在"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关注之际,<温州都市报>推出通讯<温州人瞄上了"卖碳翁">,借用"卖炭翁"这个文学形象,率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晦涩难懂的"碳汇"概念,反映温州人在国内率先尝试建立碳汇计量标准的做法以及蕴含的巨大商机.让人明白世界气候变化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同题报道中显得不同凡响,获得2009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