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成绩,但不能说我国基础教育就不存在问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需厘清什么是高质量的"基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向的就是高质量的基础.其次,要转变育人方式,要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从注重共同基础到关注个性需求,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并延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82.
83.
一、学业水平考试全科覆盖为防止学生严重偏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在高三仍需继续学习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覆盖,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郑富芝:全科覆盖主要为防止学生严重偏科。为尽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除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科以等级呈现成绩外,其他科目只考必修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成绩合格即可。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分散备考时间和门数,减轻集中备考压力。  相似文献   
8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困惑。立足于师道的本质,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理解师德与人性的关联,处理好教师德与能的关系,是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根本;基于教师德与行的统一,形成教师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的和谐,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合理运用教师权威,是澄清困惑的保障。  相似文献   
85.
当前,教师专业化正在由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向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化过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能否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是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体积极主动地为改变自身的专业发展境遇及其所处的专业发展环境做出选择,并朝着选择的方向施加影响的个人品质。教师专业发展的践行可以借助自我导向、借助外力和集体协作三条途径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于选择过程、动机过程、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等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选取522名小学教师为被试,主要探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动性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教师的个人能动性高于其外部能动性。10~20年教龄组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人能动性高于比其教龄短的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动性高于经验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设立掌握目标的教师,其专业发展能动性显著高于设立成绩目标的教师和没有设立专业发展目标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用无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对教育研究专家,地方教育行政官员以及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内容的权重因教师职称不同而异,中教初级教师的培训内容中教育基本技能的学习应占较大权重,中教一级和高级教师的培训内容中一般化知识的学习应占较大权重。  相似文献   
88.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42,自引:2,他引:142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申继亮,辛涛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除了从宏观上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教育体制以外,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工作,应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此,近10年来,我们在国家有关...  相似文献   
89.
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隐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提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搞清学生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以及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多数学校仍处于摸索的初期。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逐渐引起教师观念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当今中学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观是怎样的?正如认知内隐理论原理所指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一旦形成关于人类知识结构及其发展的、自己独特的认知观,无论正  相似文献   
90.
应用学习经验问卷,对高中生进行数学学习经验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得分较高,学习焦虑得分较低;学习焦虑中,课堂焦虑最严重,考试焦虑次之;学习态度中,学习信心得分最低,有用性最高;学习动机中,工作投入显著高于自我投入;(2)高中生数学成绩、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高焦虑、中等焦虑、低焦虑3组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中间组学习成绩最好,而高焦虑组成绩最差;(4)高中生数学学习焦虑、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之间,以及它们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5)高中生数学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学业成绩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