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是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以儿童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体验完成“故事”并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策略。它包括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  相似文献   
32.
仔细审视最近在课程实施研究领域所发生的理论转向及转向后的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最近的研究特别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知和情感.包括他们对课程改革所宣扬的价值的认同.对自我能力是否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看法,似及教师由课程实施所引发的情结。在课程实施研究领域的转向以及研究焦点表明.在课程改革(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这客观现实之外,我们更需关注教师内在的主观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质的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的课程研究在当今课程领域方兴未艾。质的课程研究极富人文精神的方法论思想集中体现在崇尚自然主义、注重整体探究、关注互动过程、采用归纳分析、主张多元理解、承认价值关联等方面。  相似文献   
34.
根据教师一般能力的特点,从提炼名师育人智慧、解读教师专业标准和回应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三个方面,遵循案例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育人过程与结果相统一以及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建构了教师一般育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情怀感染能力、教师人格示范能力、教育过程引导能力3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分解为敬业精神、理想信念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121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35.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给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野下 ,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以期建立新的课程文化精神 ,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36.
笔者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招生难、就业难、学生专业思想不稳以及教学、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培养目标、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基地、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论文等七个方面对教育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37.
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主义和一元性等弊端日益凸现,强调多元理解并致力于实践问题的解决,是后现代主义的追求。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推动着从教学研究一元到多元的转换,这一转换使研究由外在走向内在,由裁定走向参与,由宣示走向对话,行动研究成为普遍采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8.
课堂人际对话是一个永恒的教学话题,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中,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常解常新。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的思想结构。随着社会和时代精神结构的变革,今日之学校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师生冲突频仍,反社会倾向日甚,团体派系滋生,自我排他者日众。这些具有社会心理性质的教  相似文献   
39.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新的课程方案以书面的文本形式存在,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这种静态的“理想的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课程实施,才能够转化为教师“领悟的课程”和学生“经验的课程”,新的课程方案才得以付诸实践,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因此,研究课程问题不可避  相似文献   
40.
课程政策的主体问题是解决课程政策的归属和制定问题,对课程政策主体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课程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课程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本从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以及个人主体对课程政策的主体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