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7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认为对科学环境的研究正从科学图谱呈现阶段转向建模解释阶段,学术网络模型具有丰富的模型揭示能力。将科研团队视为人类社会系统,借助和扩展学术网络模型概念框架,根据多种科研团队相关学术网络模型的内在关联,融合构建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整合科研团队多维数据,全面揭示科研团队概貌。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的潜在静态分析应用方向,并进行实例分析,体现元网络模型的揭示能力。  相似文献   
222.
论信息服务业产权重组与机制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服务产业有三种组织类型 ,各有其特点。信息服务业的改革应本着划分功能、转换机制、明晰产权、有序竞争的思路进行。信息服务产业化应走联合协作之路 ,其集团化途径是纵向、横向一体化和多元化联合 ,联结方式可以是紧密型的 ,也可以是松散型的。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223.
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纲 《情报学报》1999,18(4):335-341
本文阐释了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信息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改进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和途径,进而系统地分析了信息生产、信息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信息产业的政策目标和结构调整,从总体上构建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24.
基于渔获统计的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琪  陈新军  李纲  方舟 《资源科学》2013,35(10):2032-2040
可持续利用评价是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础.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0年西北太平洋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营养级,探讨61年期间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定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研究认为,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1950-1961年,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3.40~3.45 间;1962-1973 年,平均营养级呈振荡上升并达到历史最高值的3.58;1974-1987年,平均营养级由最高值下降至历史最低值的3.35;1989-2010年,平均营养级出现了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并稳定在3.41~3.45间.若仅统计营养级大于3.25渔获种类的产量时,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从1988年开始出现稳定下降,从1988年最高的4.05逐步下降到2005年的3.84,并在2006-2010年稳定在3.84~3.86间.营养级平衡指数(FIB)在1950-1973年持续上升,1974-1987年间出现下降,1988年则大幅上升,1989-2010年间在波动中下降.研究认为,西北太平洋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已经出现“捕捞对象沿着海洋食物网向下移动”的现象,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表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且平均营养级的下降主要是由过度捕捞所引起.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意义]舆论场的观点极化早已成为不断蔓延且加深的社会顽疾,加剧了群体对立与社会分裂的进程。因此,亟需从跨学科视角对极化现象开展研究。[研究设计/方法]本文对国内外观点极化研究领域文献进行细致梳理,从基础理论入手,利用指标和模型探究极化形成机制与发展脉络。[结论/发现]极化是个体、群体、系统性偏见叠加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内容特征和结构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度量,基于偏见同化、结构平衡或特征扩散理论构建模型探究其内部机制;另外,极化现象的治理工作应从宏观制度规划角度出发,落实到具体的中观数字空间构建和微观干预手段实施。[创新/价值]构建了一个融合多领域视角与跨学科概念的“理论-指标-模型”研究体系,为开展舆论场极化研究提供明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6.
三元世界理论已逐渐得到计算机科学、情报学、哲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但对其概念内涵、逻辑关系以及划分依据等方面仍不够明晰且存在较大认知差异。文章在梳理三元世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C-P-S三元世界理论的内涵及内部逻辑构成进行解读,探讨其与数字孪生、元世界的内在关联。同时,着重探究三元世界理论在国家安全情报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分析三元世界与国家安全情报的内在关系,挖掘三元世界视角下国家安全情报工作中的新场景、新手段,提出国家安全情报空间,有助于对三元世界理论与应用的再认知与再思考,对开展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意义]多模态内容的富集涌现推动着技术模型的更新迭代。探讨和理解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挑战与机遇,对AIGC未来的应用拓展和场景落地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立足于互联网的演化发展,从网络形态演进、内容生产、人机交互模式、网络资源组织四个层面梳理了AIGC发展的基础条件。以数据赋值、模型赋智、空间赋能三个维度为着力点,分别探讨了AIGC的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和发展阶段。[结论/发现] AIGC与技术算法的融合应用,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组织、数据资产管理、用户研究和信息伦理四个角度。[创新/价值]信息资源加持下的AIGC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为整个内容生态和创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尝试。分析其要素、特征和影响,有助于促进AIGC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