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尤其在近几年里,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的任务是深化教学改革,搞好教学管理,真正办出职业教育特色,这已成为各院校的工作重点和热点。为此,本文就如何搞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一初步探讨。一、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教学管理的要求职业教育是以社会、经济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向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职业教育有自身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1.培养目标的应用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第一线,培养实…  相似文献   
12.
13.
王宝峰 《考试周刊》2014,(80):92-93
本研究将同伴反馈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分析探讨了同伴反馈的合理性和利用率,以及学生所做出的修改类型。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同伴反馈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语言实验室为我国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场所.我国语言实验室主要经历了传统模拟语言买验室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两个阶段.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相比传统模拟语言实验室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以及提供资源的多样性,同时其整体系统具有稳定性、易用性和易维护等特点.为了加强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的应用,我们直转变观念,加强教师对实验室各种媒体的操作培训:注重网络安全的保护,保障教学顺利进行;与原有的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备取所长;加强实验室资料库的建设.为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CAI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平台,大力推进远程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学子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提高运转的效率和效益。本文探讨了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拉伸形式及延迟时间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测试法,以20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分别对慢跑、慢跑+静力拉伸、慢跑+动力性拉伸、慢跑+组间继续静力性拉伸、慢跑+组间继续动力性拉伸5种准备活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的下蹲纵跳(CMJ)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组间动力性拉伸对CMJ能力的发挥有利,成绩提高2.3%,而组间静力性拉伸对CMJ能力的负面影响明显,成绩下降4.3%。拉伸后随时间延长(10min)CMJ出现下降现象。结论:不同拉伸组合方式及拉伸后的延迟时间对CMJ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论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缺乏态度、方法、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导致学生对学科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这不仅难以应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文物保护、道德风尚等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因科技的负面作用引发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新知,以生活经验的借助,解决数学问题,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相似文献   
19.
同伴反馈作为过程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学生在相互协商、相互合作中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分析了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对学生读者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动机、写作责任意识、写作内容、沟通交际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步骤、策略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充分发挥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应有的优势,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羲之(321~379年,或为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小字阿菟。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南),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