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依托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体育服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构成及基本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及其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达到实现公共服务的透明化和管理运作的规范化,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期对加强政府体育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满足公众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等产生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中小学生正值身体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部位尚未发育成熟,其运动器官也是如此。因此,他们的力量素质较差。如果过多地采用负重练习,尤其是大重量的杠铃练习,不仅会造成学生肌肉的横断面加大,导致身体形态向横向发展;而且会影响肌肉质量,使肌肉僵硬,缺乏弹性。从生...  相似文献   
83.
以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基于上海基层实践,深入剖析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治理的不同模式。发现: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同构治理模式、委托治理模式、协作治理模式 3. 种 ; 3. 种治理模式存在各自的利与弊,这一现状是国家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多面体现,也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选择了不同发展路径的结果。通过研究旨在明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基层体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其治理功能,进而推进基层体育治理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能训练的功能源流与诉求整合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表明:基于功能诉求的体能训练是功能性体能训练理想表达的一种训练理念;体能训练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训练者对体能训练的诉求是主观的、特定的;基于功能诉求的体能训练在概念上强调了使用者的不同诉求与体能训练皆具功能性的客观体现,是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有之义。在基于功能诉求的体能训练过程中,体能训练功能与训练者诉求有机结合,平衡、进阶、叠加、专门功能对训练安排、训练内容、训练负荷与方法手段的切实诉求做出应答,以体现基于功能诉求的体能训练理念贯穿运动训练全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
摘要:县级是我国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行政层级。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在县级层面开展机构改革,体育主管部门多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部门合并,自身地位因此遭遇危机,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较为少见。为深入了解相关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深入长县及其所在省份,以参与观察和访谈为基本手段开展田野调查,并将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比对分析。调研发现,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在与其他社会主体互动时处于弱势地位。经分析后得出结论:缺乏法律法规支持、体育工作边缘化、转型期工作机制应变滞后、交界面困境、资源不足以及不良行政现象的存在,是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弱势地位的重要成因。县体育主管部门应获得更多法律法规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更要在县级平台尝试打造“大群体”工作格局,加强政府主导、促进部门协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才能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地位。  相似文献   
86.
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之间的关系是贯通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它构成了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政治议程。旨在纵向寻觅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指导方针确立与调整的全过程,通过对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认为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关系总体上经历了建构期、混沌期、失衡期、转型期、波动期、创新期6个阶段,反映了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关系愈发朝均衡方向发展,提出二者关系均衡发展的逻辑是基于背景、压力、行为、观念及权力等因素;在当下中国体育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遵循渐进式变迁以保持制度稳定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制度的革新,建立二者战略定位对等、价值取向重合、内在结构互嵌的稳定均衡发展模式,使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朝向均衡发展的矢量方向前进,是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7.
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比较(fs/QCA)对我国31个省区市全民健身参与度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旨在揭示全民健身参与度影响因素的复杂互动机制,并获得多重条件的联动适配方式,以寻求提供全民健身参与度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其一,政策扶持力度、场地供给能力和文娱类消费水平是提高我国全民健身参与度的核心动力,而健身指导水平和组织建设基础是助力全民健身参与度提高的辅助力量。其二,省区市高水平全民健身参与存在两条驱动路径:一是“政策扶持+经济支撑型”,由政策扶持力度和文娱类消费水平构成;二是“政策扶持+资源供给型”,由政策扶持力度、场地供给能力和健身指导水平(或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基础)构成。其三,条件组态之间存在着潜在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