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依据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将儿童游戏分为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四种基本形式。因此,探讨和分析这种以认知发展为分类参照维度的各种基本游戏形式的产生及发展,即可演绎出学前儿童游戏  相似文献   
42.
儿童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和游戏性.构筑起童年特有的成长旅程和文化世界.照应于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性情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43.
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性价值及重要地位已毋庸置疑,而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来保障,广大的幼儿教师是真正承担和支撑起这  相似文献   
44.
对于所谓"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说法,我始终认为这是大人们在脱离了童年之后,以旁观者身份发出的一种感慨而已。事实上,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不仅能体验满足、舒畅、愉悦、欢乐、惊喜等,也一定会经历担忧、纠结、悲伤乃至恐惧、愤怒等。童年的生命体验里有快乐,也有不快乐,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就强调要让儿童感到快乐。如斯宾塞所  相似文献   
45.
丁海东 《中国教师》2012,(11):25-28
<正>现代童年正在遭遇一种文化生态的转换与危机。伴随着电子化的媒体传播与玩具推广、商业化的娱乐消费、居住环境的城市化建设、快速运行的生活节奏,儿童越来越远离了淳朴的乡土自然、传统的游戏活动、浪漫的童话阅读、诗意的自由幻想和无忧无虑的童年体验。无疑,现时代的童年危机,构成为本文审视童年及其童年价值与现实启示的背景与前提。  相似文献   
46.
作为现代科技及其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产物,儿童动漫正在成为影响现代童年生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儿童动漫以其影像制作和呈现的技术优势,以及可供儿童心灵漫游的梦想世界的打造,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磁场并深得儿童喜爱。然而,倘若不能确保自身拥有善意的教化品性与涵养,动漫媒体也足可成为劫持童年精神的文化祸端和不良诱惑,让懵懂儿童彻底丧失理性自觉与现实意识的精神自主和成长动力。应对动漫文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儿童教育当需扬其"魅"抑其"劫",既需要藉助于动漫文化以寻求与儿童精神的文化共鸣,更需要基于儿童理性成长的诉求,祛除动漫文化的精神蛊惑。  相似文献   
47.
48.
早在1959年的《儿童权利宣言》中就已明确提出:儿童应有游戏和娱乐的充分机会,社会和公众事务当局应尽力设法使儿童得享此种权利。其后,“国际儿童游戏权利协会”于1961年在丹麦成立,为推动和促进各成员国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工作开展,提供交流的国际平台。1979年该协会发布《儿童游戏权利宣言》,专门就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事宜向国际社会发出宣告。  相似文献   
49.
本期问题: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经常面临设计教育活动并撰写教案的任务.可以说,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时间有多长.撰写教案的时间也就有多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撰写过大量的教育活动方案.然而.教案中对于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和撰写.多是凭自己模糊的经验和感觉完成,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把握.实际上,我们一线教师所设计和撰写的教案.常常在目标设定上被评判者认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这是否有一个基本的规范?  相似文献   
50.
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概述论证式教学的特点及近几年的研究趋势,总结了TAP论证模型、CER论证模型、ADI论证模型、PCRR论证模型和SNP论证模型5种不同类型的论证式教学模型及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推广论证式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效途径。虽然论证式教学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已取得一些研究进展,但实践表明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仍有一定难度,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