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视为一个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基本性质,即客观性、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层次性;同时探讨了影响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的外部环境主要因素,即体育体制模式、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和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现状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探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布局的现状与问题.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实践.高校竞技体育布局的规模、结构、竞技水平等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前瞻决策不足,主导特点不明,比较优势不清,层次目标分离等同题.提出项目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合理利用竞赛驱动机制,以校园文化包容竞技体育等若干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3.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出口"不畅必然导致"进口"不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江苏省17所高校的2008届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从社会、高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和完善就业的对策,为职能部门和运动员如何提高就业率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利益群体的特征和利益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我国职业足球利益群体的特征与利益诉求分析为主线,将构成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利益群体分为俱乐部、职业球员和行业管理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利益群体的特点及其利益诉求的差异性,以及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各利益群体在职业联赛中的稳定性目标.  相似文献   
65.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一条龙”培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责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校企结合等方面阐述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运用经济学、营销学等理论,分析了中超联赛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超联赛的发展对策: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改进产品质量;建设联赛文化;培育市场;治理联赛秩序;改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利用自组织系统科学原理,了解江苏青少年女足组织管理、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教练员、训练、竞赛等现状,提炼出对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系统有序演进的有益启示,为女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8.
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中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旨在探究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中学训矛盾的现状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时间冲突、训练水平、训练条件、个体意志、文化基础、育人目标、体制传统、集体意识8个方面是矛盾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因素。并认为,当前阶段学训矛盾难有全局性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局部缓解。  相似文献   
70.
多方竞赛取胜受着很多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无规律可言。文章对实际中抽象出的一个多方竞赛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具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