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40多年前.她18岁,从省城师范学校毕业.如一只美丽的燕子,飞回了大山。接过父亲手中的教鞭,用娇嫩的肩膀,撑起了孩子的天空,扛起了山村的未来。  相似文献   
82.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理解性的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或手段的语言。对一个人来说,随着语言的逐步掌握和言语的不  相似文献   
83.
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相关研究,探索合肥市在其城市发展历程中,如何结合城市主城空间的现状及其外围地区的空间发展形势,对其进行新的整合和合理配置,以保证城市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并充分体现城乡统筹、可持续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4.
综合多变防守发展态势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篮球运动防守的重点从防区域、防人到防球标志着防守理论的不断地进步。综合多变防守有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一是混合运用形式,盯人联防的相互渗透。盯中有联、联中有盯;二是在不同的防守区域内变化运用几种防守形式。篮球运动员只有树立灵活、多变的防守意识,掌握综合多变的防守战术,才能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防守水平。  相似文献   
85.
8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它对大学生的道德、学业、性格、健康及安全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学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因势利导,减轻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87.
中国篮球运动的理论思维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篮球运动理论思维落后于运动实践的发展 ,缺乏创新性。技战术层面表现为缺乏时空对抗技术概念 ,尚未把准战术发展的脉搏。体制上把篮球推向市场 ,走职业化道路 ,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而在最关键的内核层面人格精神上的理论思维则是个空白点 ,有待于我们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8.
本院男篮参国1999年广东大运会的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技术统计和分析,揭示本院男篮技战术水平发挥较好但全队攻击点少,队员得分能力不均衡,远投技术不稳定,传球失误多等问题,旨为今后训练工作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第十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为线索,以阅读推广活动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的图书馆应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媒体的阅读推广活动;加强培养阅读推广人的媒介素养,重视阅读活动的品牌建设,同时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全面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员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阅读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与“教学即研究”对应的教师行为,是通过研究自己的教学和组织学生的研究,使研究成为教学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状态,以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同时获得自身专业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学生行为是根据教师的引导运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教学即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内涵:融合教研关系是其起点,改善教学生活是其本质,实现教学相长是其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