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院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落后、软硬件建设不足、忽视基础教学等问题,应从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1.分析与讨论根据1979~2000年间全国农村儿童青少年各个时期身高、体重2项生长指标的实测值,运用灰色分析GM(1,1)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建模,并通过数学拟合的方法可得到未来一个时期青少儿身高、体重生长生育的预测值,该预测值能比较科学地反映未来一定时期全国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与状态。为了进一步弄清楚我国农村青少儿未来10年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与特点,本文将预测结果同2000年的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未来10年我国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与特点。2.生长发育继续提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提前,不仅表现在突增高峰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85~2005年全国7~18岁学生4次体质监测数据,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方法,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全国学生体能发展的期望值.主要结果:(1)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学生力量素质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体能素质下降速度有望放缓;耐力素质持续加速下降且趋向"低龄化"发展.(2)针对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能素质,提出当前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教育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建国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目标,反映了我国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近20年涉及学校体育的主要法规、政策文件,按学生体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安全、运动训练、体育比赛、体育教师、体育设施等8个方面进行收集和梳理.认为:第一,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出台是应各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第二,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指导性强,对化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在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中尚有局限性,各级学校在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解决方案为:第一,通过提高法规政策的预警能力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体系;第二,通过推行法规、政策落实“问责制”与强化执行监督机制,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依据1985~2000年全国13~18岁学生各时期的体质调研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索我国青少年各时期5项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表明:过去15年间我国青少年5项身体素质整体发展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各项素质的基础水平对未来素质发展的影响较大,并就如何发展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问题,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及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要求 ,对普通高校 12 46名应届毕业生体质现状进行实际测试 ,其结果是应届毕业生体质发展极不平衡 ,身体形态发育较好 ,但身体机能、素质各项指标较差 ,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一、二年级学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许良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94-195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性新兴学科,单凭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本文在对国外物流教学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我国物流的特点,探索了"实践与项目驱动式"物流管理教学法,并在部分课程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需求与招生规模扩大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组从少数民族地区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出发,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实践教学及化工企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教考分离等方面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形成了适合培养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