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8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玲  邓树勋 《体育科技》2001,22(1):37-4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普遍出现的生理现象,其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现象.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末完全阐明.根据文献报导,从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大因子、遗传因素等对心肌肥大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2.
前言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可以测得人体的最大吸氧量,并以此来评价人体的心肺功能。然而,对一些老年人或一些极少参加锻炼的人来说,就无法测得他们的最大吸氧量,因为他们达不到测最大吸氧量(vo_2 max)所需的极限练习强度。所以,有些研究试图在次极限强度下对Vo_2 max进行估计,但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也不可靠。比较而言,总效率(由Iamb定义,1984)的测定是一种较理想的解决办法,它可以为年老、体弱者在一般练习强度下身体状态的变化提供评价方法,它要求的强度低,而且  相似文献   
113.
肌纤维类型的研究是运动生理学近二十年来一项重要进展,给运动选材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一项重要生理科学依据。1962年,生理学家伯格斯特隆(Bergstrom)首创活体肌纤维检查术,研制成功肌肉活检外,使几百年来对动物肌纤维类型的研究开始应用于人体的研究,由于实验技术的突破,很快在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对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一些优秀教练员,如美国著名游泳教练、生理学博士康西尔曼等把肌纤维类型理论应用到选材及训练中,取得明显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114.
从事运动活动必然要引起心血输出量的增加,为满足心血输出量的增加可通过加快心率与加大心每搏输出量来达到。因而了解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影响,常以心率的变化为指标进行探讨。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生理学教科书中就有了关于运动前、后心率改变情况的描述。如:心率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关系;在进行静止用力动作时,呼吸和循  相似文献   
115.
在当前国际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千分之一秒的胜负都需要运动员付出极大的生理代价, 这就更加要求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的运动能力, 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下面就一些比较常用的生化指标的特性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对训练的适应, 机能状态的评定, 实际应用方法等, 使运动训练更具科学性。本理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以中国优秀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比赛对她们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早期诊断心脏疲劳的实效性,同时对1,6-二磷酸果糖(FDP)的营养干预效果做动态观察。连续30天的多日赛后总体心率变异性没有产生明显改变,比赛+果糖组比赛后心率变异性和比赛组相比,也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在本赛季连续30天的多日赛对心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都未产生明显影响。磷酸果糖对心脏的营养干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