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70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21.
论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道德可以分为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道德。所谓社会的道德,主要是指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所共有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社会理想和社会风尚,包括社会建制的价值原则等。所谓个体道德,是指个人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维护公共利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完善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行动以及所建构的道德品质。个体道德是由道德理解、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构成的,是个人在具体的、终身的社会生活中个性化的道德表现方式。一个社会的成员作为公民必须是通过培养的,社会成员并…  相似文献   
22.
高三,人生紧要关头之一.下面结合自身的一些感受谈一下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我想会对你有些帮助,尤其是高三学生.我也不讲什么样高深的理论,只是根据一些例子谈一谈.  相似文献   
23.
教育哲学怎样关涉美好生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教育哲学及教育在当代的命命,把教育哲学作为探询美好生活和“好教育”的价值思考方式,把教育作为培养“好人”的德性品质的方式,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就建立在这种对终极价值的探询之上,这使得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有了终极的根据,同时,也使现实的教育具有理想的价值定向。  相似文献   
24.
基于脑科学和神经网络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有关知识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知识创新理论进行总结分类,结合脑科学和神经网络的最新理论,从物质场、思维场和精神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知识创新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知识创新管理动态模式,指导企业的知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5.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质量风险。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有一定延迟。由于可能长期存在企业文化冲突,导致外包企业对外包商的工作并不认同或配合,引起文化差异风险的波动。由于外包企业在外包过程中不断泄露信息给外包商,导致外包企业管理能力下降,失控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6.
质量管理过程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看,质量管理已经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质量改进与创新.综述了前人对质量管理与知识管理关系的研究,认为目前质量管理领域尚未明确地、自觉地采用知识管理的理论视角研究质量管理.从知识管理角度和组织学习角度分别提出了质量知识价值链分析和基于组织融知-发酵模型的质量知识创新分析方法,为质量管理过程知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7.
中小学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学校德育各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保持德育各要素的适度状态和良好的运转机能,从而有效地完成现代学校德育任务的活动。  相似文献   
28.
公共价值教育何以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生活实践具有公共生活的维度.公共生活是追求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支撑公共生活的公共价值是由文明社会的公共福祉所定义,是公民个人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实践的普遍原则和标准.公共价值是公民在共同生活中共享的、在理性上共同认可的价值.公民的公共生活的实践必须选择和认同公共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价值的认同和实践是公民的道德实践的内容.公共价值是普遍的,对公共价值的认同是公民的价值承担的普遍义务.否认或拒绝公共价值,就会消解个人的价值承担的公共维度和道德维度.塑造公民的公共价值观是促进文明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公民生活的福祉的必需条件.没有对公共生活的价值承担的教育,公民的道德品格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通过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公民才能理性地形成公共价值认同,才能在公共生活中付出符合价值的行动.教育必须包含对于公共生活的实质性价值的学习,仅仅程序性的价值教育根本就不是价值教育,它放弃了对公民的价值引导的责任.公民的价值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和促进人的基本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实现公共生活道德实践的公民美德与"公民风范".  相似文献   
29.
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无疑是打造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工具。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的成功离不开来自于企业内部多方面力量的推动。本文基于对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以及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组成要素的研究分析,构建了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各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并做了实证验证,为我国企业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建议和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30.
“教师市场”的建立与教师劳动的商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一个政府想要自己的国家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人们利益独立化。──萨缪尔森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危机,教师劳动待遇低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由此而引发社会与教育诸方面的问题很多,如教师严重流失,教育资源应用非教育化,学校职能的异化等等。就教师劳动报酬而言,其劳动所得与付出的严重失衡,导致教师职业的社会信誉力与吸引力下降。教师劳动的“知识密集型”特点,使教师成为知识分子问题的焦点,教师劳动个人回报率过低,已危及到社会对知识的价值取向,涉及到在“知识社会”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